由红网、湖南省文史馆和安化县政府等单位举办的第四届绿色发展论坛于2018年12月15日在茶乡安化县举行。本人应邀作主题发言,全文如下: 安化发展茶产业要打好三张牌 陈先枢
安化发展茶产业要打好三张牌,即文化牌、绿色牌和名人牌。只有打好了这三张牌,才对得住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安化黑茶”这块名牌,才能把茶产业做好、做大、做强。 打好文化牌就是要深度发掘和宣传安化茶的历史文化。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楚之茶有湖南之白露、长沙之铁色。”所谓“长沙之铁色”就是指长沙府所辖安化县所产蒸压制的黑色毛茶。有关安化黑茶的文字记载比此更早。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说:潭州茶中有益阳团茶和渠江薄片……,“以多为贵”。唐代渠江地域今属安化县一带。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色如铁”正是黑茶的特征之一。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从唐及五代学者对“渠江簿片”的连续记载及“其色如铁”“烹之无滓”“一斤八十枚”等描述看,“渠江薄片”即“长沙铁色”,是安化开发最早,销售最畅的黑茶品种之一,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明代为安化黑茶的兴盛时期。那时湖南贩运到西北地区的黑茶多产于安化,而从长沙集中转运到陕西泾阳,再加工成砖茶销往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地。 清代是安化黑茶的又一兴盛期。道光元年(1820)以前,陕西商人驻长沙府益阳县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人称“滚包商”。受托行栈雇人下乡采办茶叶原料,踩捆成包,叫“澧河茶”,随后又改为“百两茶”,踩成小圆柱形。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而成花卷,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所以又称“千两茶”。 还有安化红茶,其历史也值得一书。鸦片战争后,湖南开始红茶出口。为适应外商需要,外省茶商纷纷来湖南茶区倡导生产红茶,设庄精制。广东茶商(粤商)由湘潭至安化产制;晋商、鄂商等也接踵来到安化。随后不断传入邻近各产茶县。从此湖南省增加了一大宗出口茶类——功夫红茶,统称“湖红”。这些成箱红茶主要运往广州,供应英商洋行出口至英国。晋商精制的红茶则运至汉口,陆运恰克图卖给俄商。1861年,汉口开辟为对外贸易口岸,湖南距汉口较近,运输便利,红茶绝大多数运集汉口售与英、美、俄、德等国洋行。1880—1886年是湖南红茶出口的最好时期,据载,每年供应出口90万箱以上,折合27670吨,占当时全国出口红茶的27.6%,出口量居各省之首。湖南出口红茶一半以上又产于安化。 安化还有许多茶文物和茶业老字号,要大力保护和宣传,发挥它们在发展茶产业中的作用。 二是打好绿色牌,也就是打好品质牌。对茶产品品质的最起码要求,即无农药和其他有毒物质残留,无重金属超标,富含对身体有益的元素,有保健功能,讲究色香味形,不仅产品环保,包装也要环保。要大力培育名优品牌。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向顾客提供可信赖的、可感觉到的商品质量。质量与品牌是紧密相连的,名优品牌都是以其产品和服务的上乘质量作保证的。丧失质量也就丢掉了品牌。 茶产地的自然环境对打好绿色牌十分重要。如老字号“白沙溪”所处的小淹过去是一个环境十分优美,没有丝毫污染的地方。小淹位于安化县境东北部的资江南岸石峰山下,为安化古镇之一,亦为著名的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 相传南宋嘉定十七年(1244),宁宗之子理宗由邵州(今邵阳)诣京师(今杭州)继位过此,忽值石门潭伏涨,淹留竞日,故名“小淹”。 这里地沃物丰,盛产茶叶。 资水流至小淹和陶家湾,为大山所阻,形成深潭,即石门潭。石门潭北面即资江北岸,高山环绕,绿树成林,文澜塔矗立江边。塔前深潭,云气江声交汇,蔚为壮观。塔下有水月庵,为陶澍幼年读书之所。陶澍后来回忆说:“庵俯石门潭,距居宅三里许,两岸石壁,插江如门,水绿净,窈然而深,渔歌榜曲,有濠梁间意。”这一山青水秀之地正是安化黑茶的发源之地。保护好这一方净土,才是安化发展茶产业的基础。安化要把一切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拒之门外。 三是打好名人牌。历代名人的茶品茗活动、茶礼往来,特别是名人的题咏,一旦与哪种茶挂上钩,那种茶也会变得有名气,身价倍增。安化最著名的历史人物当数陶澍,他写过不少咏安化 茶的诗联。陶澍(1778—1839),字子霖,号云汀。安化县小淹镇陶家湾人。早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嘉庆七年进士,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江苏巡抚、两淮盐政。任内督办海运,剔除盐政积弊,兴修水利,设义仓以救荒年。积劳成疾,病逝于两江节署,赠太子太保衔,谥文毅。 陶家湾在资江北岸,隔江与小淹镇相对,自然景观优美,陶澍记述茶马古道时说:“小淹地当要冲,有市集,行旅往来与夫牵缆而上者赓续不绝,实为必问之途。自城墙崖上距淹市,计路四里有奇,险者夷,阻者通,其泥洼低陷之处,则甃之以石,俾坚固而平,所谓道如砥,直如矢者,洵足以当之。”而捐资修缮古道者正是陶澍的伯父羡周公。陶澍诗云:“石门潭下水盈盈,石门潭上石如城。”潭边岩石“壁立万仞”,俗称乌龟崖。后陶澍将道光皇帝御书“印心石屋”四字摹刻于壁,共长九尺多,每个字高一尺六寸,故又称御书崖。 陶澍的诗见证了家乡黑茶生产的盛况。陶澍出生在资水河边从小就是采茶能手,每到采茶时节,黎明即起,背筐挎篓结伴上山采茶。他的二首《芙蓉江竹枝词》对此有生动的记载。诗云: 身背竹篓上山冈,白云深处歌声昂; 十指尖尖采茶叶,笑语阵阵比情郎。
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箱。 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雾香。 陶澍自嘉庆七年(1802)25岁赴京参加壬戌科会试,走上官宦生涯后,一生中3次回小淹,第一次是嘉庆十年(1805)归家奔丧,第二次是嘉庆十三年(1808)回家纳小, 第三次是道光十六年(1836)59岁时回乡省亲,并编修陶氏族谱。他毎次回乡,都不忘游览茶园,考察茶场,造访茶农,品味乡茶,并应邀为家乡的茶场、茶亭题联题诗,为小淹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茶文化遗产。 官场免不了应酬,但陶澍的应酬之法十分简便,也十分文雅,即品茶与赠茶。从赠董琴南编俢的诗中可看岀, 陶澍赠予董琴南的茶是茶饼,而压成饼状正是清代安化黑茶的主要形态之一。品安化黑茶是十分惬意的,“人从一口分,趣比字题酪,差堪润喉吻,未足劳辅腭”,似乎忘记了是在应酬。 陶澍的诗,或感时纪事、咏史怀古,或言志抒怀、唱和酬答,都显得感情朴实、器识宏远、思力深厚,具有一种既豪迈又平实的风格。林则徐赞之“直以雄才凌屈宋,还将余事压曹刘”。 陶澍生在茶乡,喝着家乡的茶走向全国,自是恋恋不忘家乡茶和茶人之辛苦,因此就有意为之推广。嘉庆二十年(1815)春节,他邀请在京的“消闲诗社”诸好友到自己家里畅饮安化茶,并率先吟诵了《印心石屋试安化茶成诗四首》以助茶兴。四首长诗有600多字,就不念了。 这4首诗,详细介绍了安化毛尖茶、边销黑茶的特点,产茶的历史,茶农生计的艰辛,以及安化茶与其他茶的异同,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乡情爱意,也是安化茶史的珍贵资料。 由于作者情真意切,又渗透着一种“哀民生之多艰”的爱民情怀,因此感染力极强,和诗纷纷,安化黑茶从此誉满京城,进一步销售到西北以外的全国许多地方,直至日、德、俄、朝和东南亚诸国。安化黑茶从边销茶发展到五湖四海普遍饮用的保健茶,陶澍功不可沒。 安化与茶有关的名人还有黄自元。黄自元是著名书法家,曾奉诏进宫为光绪生母书《神道碑》,深得光绪赏识,赐以“字圣”称号。黄自元以文联姻,世家对世家。其祖父黄德濂系清翰林、陕西督粮道,其父黄雨田娶清翰林、湖北襄阳知府郑敦允长女。郑氏为长沙茶乡高桥人。郑敦允孙女又是黄自元发妻,夫妻感情甚笃,在高桥甘草坑共同生活数十年,死后也葬于高桥。黄自元把安化与高桥两个茶乡联系到一块了。 安化与茶有关的名人还有不少,由于时间关系不一一叙述了。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22 21:26 , Processed in 0.1032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