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有“南方炎帝”与“北方炎帝”之分。本文以南方炎帝为研究对象,对大量与炎帝有关的古籍、传说、遗迹和考古发现进行分析演绎,论证炎帝民族以“炎”为名的本意和深刻内涵。从而揭示出湖南炎帝传说的共性,一是以农耕文化起源为中心,二是以太阳与火的崇拜为主线,以此构成辉煌的炎帝文化。 一、“炎”、炎帝与农耕文化的起源 “炎”字的甲骨文,就是用二火表示烈焰。时过四千余年仍为此义。对“炎”字的解释,有“火光上也”、“盛貌”、“热气也”、“南方也”等说。炎帝族之所以称“炎”,即与他们是一个善于利用太阳与火,并崇拜太阳与火的民族有关。炎帝为何方人氏?有两种说法。一为《国语·晋语》所载:“昔少典氏娶于有硚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把炎帝说成是黄帝的弟弟,是在姜水(在陕西岐山)成长起来的,故以姜为姓。另一说法则认为炎帝为南方人。如屈原《远游》:“指炎神而直驰兮,吾交往乎南疑。”南疑可能指湖南九嶷山。1995年在九嶷山附近的道县王蟾岩发现了距今万年前的栽培稻谷壳。这一惊人发现,给屈原的《远游》作了最恰当的注脚。 又,《列子·汤问》载:“楚之南,有炎人之国。”炎人应是炎帝族之民。楚之南,当为屈原所说的南疑。《淮南子·时则》载:“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应指楚地),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与祝融所司者万二千里。”更明确指出炎帝(即赤帝)所管辖的地区是在南方,而且地域辽阔。盛弘之《荆州记》载:“神农(即炎帝)育乎楚。”《荆州图记》载:“昔神农生于厉乡县(在湖北)。”郦道元《水经注·漻水》载:漻水的支流赐水,“水源东出大紫山,分为二水,一水西径厉乡南,水南有童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又云,“水北有九井”,“神农既诞,九井自穿”。 以上记述中,屈原《远游》、列子《汤问》等的权威性并不比《国语》逊色,而从地名遗迹来看,炎陵只有湖南一处,炎方、炎州、炎徼、炎天、炎湖(洞庭湖)、神农架都在南方,北方却少有炎帝族留下的地名痕迹。可见神农炎帝是南方农业民族的首领,而那个“成于姜水”的与黄帝是兄弟关系的姜水炎帝,应是西北游牧民族的首领。传说中,炎帝为神农氏,黄帝为轩辕氏。也就是说,炎帝是发明农耕的农业民族的领袖,黄帝是发明车骑战术的游牧民族的领袖。就文化水平来说,农业民族当然要比游牧民族先进;但就武功来说,游牧民族却超过农业民族。而人类高度文明却是农业文化的产物。从这个意义来说,以神农炎帝为代表的中华农业文化,在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估量的。 以此为思路来探索炎帝文化,就不会被错综复杂的先秦古籍所迷惑。由于神农炎帝是农耕文化的创造者,因此,只要紧紧跟踪“农耕文化”这一线索,就可以到历史的汪洋大海中去寻找炎帝文化的蛛丝马迹。 已有的考古资料表明,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人种最先起源于长江上游的云贵古陆,然后才蔓延到整个中国及其他地域。其中,沿长江往东迁徙的一支,似乎得天独厚,由于长江流域水美土沃,气候宜人,使得他们较早地进入了农耕时代。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和温暖,食品需要火来烧烤蒸煮,因此,便形成了远古人类对阳光与火光的崇拜,他们把火焰称之为“炎”,因此,把人群中懂得阴晴冷暖和善于管火用火的人尊为首领,也称之为“炎”。久而久之,这个民族便也以“炎”为族称,而这个民族的首领则被称为“炎帝”。远古时代,人们还没有姓氏,也不懂得要使用不同的称号去区别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首领。在崇尚太阳与火的部族里,凡被民主推选上来的首领,都一律称之为炎帝。因此,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经常有炎帝的称号出现在南方与北方。 “炎”的意义是阳光与火光,故远古人类发明符号时,它便被刻画为阳光形符号或火焰形符号,并把它用于族徽。到目前为止,中国最早的农耕文化遗址是洞庭湖西岸的湖南澧县彭头山和八十垱遗址,距今约九千年左右,发现有大量人工栽培稻谷的实物和三丘古稻田,可视为“神农炎帝”最早的文化遗址。其中出土有陶器与石器,也发现有刻画符号,但因资料不全,还不能确认为神农炎帝农耕文化特征的象形符号。 但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长沙市南圫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遗址中,却发现陶器上刻画了“太阳”、“向着太阳、口含着禾苗的鸟”、“南方干栏式房屋”、“流水纹”、“花瓣纹”、“草绳纹”、“农田纹”等象形符号,明显地表现了太阳与农作物的关系。这一组颇具系统性的刻画符号,可视为神农炎帝农耕文化在艺术上的表现。特别是其中有些符号,与后世的甲骨文颇为相似,可能是中国文字最早的母形。 古籍中有关炎帝神农传说也把炎帝、祝融等看作太阳神。《吕氏春秋·孟夏纪》载:“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高诱注:丙丁,火、日也。)”《白虎通·五行》也说:“时为夏,夏之言大也。位在南方,其色赤,其音徵。徵,止也。阳度极也。其帝炎帝者,太阳也;其神祝融,祝融者,属续,其精为鸟,离为鸾。”这些古籍直截了当地告诉人们:炎帝是太阳神的化身,主要掌管南方广袤之地。《淮南子》中“时则训”、“主术训”对其辖地说得十分清楚:“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旸谷,西至三危。”这些地方大体上是炎帝神农部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先后开拓及迁徙之地。炎帝的后裔祝融则是凤(鸾)的化身,也是日神火精之类属。 至于把炎帝、祝融等视为火神的古代典籍那就更多了。如《礼记·祭法》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郑玄注: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绎史》引《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荒,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对这些载述只需略为诠释,乃知炎帝作为火神的功绩。众所周知,原始人类经过实践、摸索,逐渐懂得了以火去烧大片的处女地,用火灰(草木灰)作肥料,并且运用当时所有的简陋农具进行耕种。这样,不仅种植面积扩大了,而且作物产量也提高了。最早这样做而且成绩卓著的部族,就是炎帝神农氏。因此,郑玄注释《礼记·祭法》时把兴起于厉山的炎帝神农氏干脆称之为“烈山氏”。所谓“烈山氏”者,乃用火烧山之氏族也。《绎史》中说的“以垦草荒,五谷兴助,百果藏实”,大抵也是这个意思。以火烧山,广垦草荒,获取五谷、百果的丰收,使种植发展为农业,将社会向前推进,这就是炎帝氏之所以“代号”为“神农”,并且“以火为纪”,“为火师”,或称为“烈山氏”的缘故。 循此线索去追寻,我们可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找到神农炎帝农耕文化的种种遗迹。它起源于长江中部的洞庭江汉之间,沿长江向四方发展并呈南密北疏状分布,与古籍所记炎帝在“楚之南”、“南疑”、“南方之极”的方位相符。最早的神农炎帝农耕文化的遗址出土于湖南,最早的表现神农炎帝农耕文化特征的象形符号出土于湖南,炎神所居的“南疑”在湖南,炎帝的陵寝也在湖南。可以说,湖南是神农炎帝时代农耕文化中心,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二、炎帝下葬湖南传说中“炎”的色彩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征”天下“不顺者”,“南至于江,登熊湘”,可能指黄帝对南方炎帝部落后裔的征伐。“江”即长江,“湘”即湘山。据《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湘山,一名艑山,在岳州巴陵县南十八里也。”《水经注》作“编”,并谓洞庭湖中“有君山,编山”,君山“东北对编山”,“两山相次去数十里,回峙相望,孤影若浮”。可见,黄帝“南伐”,已越过长江,直抵洞庭湖区和湖南境内。由于黄帝部落的追逐征伐,炎帝部落的某些支系更进一步往南流徙,从洞庭之野直达九疑苍梧。于是在湖南各地留下了许多关于炎帝的传说和遗迹。 首先是炎帝陵的遗迹。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后汉书·郡国志》也有相同记载。有的传说则说炎帝为民治病,遍尝百草,在湖南日遇七十毒,终因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宋罗泌《路史·后纪三》所载更详:炎帝死后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叫茶陵,其后裔庆甲等徙居在此。秦汉时期茶陵为长沙郡或长沙国辖地,所以称作“长沙茶乡之尾”,或统称“长沙”。“茶陵”即“茶乡之陵墓”。显然,茶陵之名与炎帝陵有关。南宋时从茶陵析置酃县(今炎陵县),炎帝陵在酃县境内。 罗泌之子罗苹注:“炎陵今在麻陂,林木茂密,数里不可入。石麟石土,两杉苍然,逾四十围。两杉而上,陵也。前正两紫金岭。丁未春,予至焉。寓人云,年常有气出之,今数载无矣。所葬代云衣冠,赤眉时人虑发掘,夷之。陵下龙潭,传石上古有铜碑陷入焉。”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炎帝庙在陵侧。”白鹿原即今鹿原陂。炎帝陵始建于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为宋太祖所诏建。据明代东阁学士吴道南《重修炎陵庙碑》载:宋太祖登极,遍访古陵,求之弗得。忽梦一神人戴笠持两火。朝访群臣,有测其为帝者。乃遣使南来,至长沙峤梁岭,遇老人指示,果在岭下十里得帝陵。 重建神庙为前后二殿,分别祀神农和赤松子,明清两朝曾多次重修。今日炎帝陵为198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专款重建,占地2.4平方公里,洣水环抱,山峦叠翠,古树荫翳,烟云出没,蔚为壮观。陵殿坐北朝南,分为午门、行礼亭、主殿、墓碑亭四进。午门左右立戟门、掖门。主殿绘彩龙9999条,殿中供炎帝坐像。殿后为陵墓,今已成为世界华人寻根谒祖之圣地。 湖南关于炎帝下葬的传说留有拜日崇火痕迹。湖南地处南方,盛产朱砂等物,血缘属于炎帝、祝融的后裔,而且尚赤、尚左,尊向东方。故楚人拜日、崇火,两者相合无间。这从众多炎帝神农丧葬的传说中可得到印证。《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酃县分卷》中《山鹰遮荫鹿喂奶》:“相传炎帝的娘,一天晚上得了一个梦,梦见太阳好象就在自己怀里一样,热得身上很难过。惊醒后便怀了孕。怀孕一年零八个月,生下一个男孩。有的说这孩子是太阳投胎,长大以后会像太阳一样,使人欢喜。也有人说他是火星投胎,又带来九口井,有火有水,好上加好,以后会是个有作为的人。”故事中,炎帝神农的母亲梦见的不是鸟类,也不是兽类,而是太阳。女登梦见太阳投胎而生炎帝,正好说明炎帝神农部族是以太阳为图腾,即崇拜太阳的古老部族。 又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株洲市分卷》中《倒挂金钩》:“渔夫兴致勃勃地进了大石门,沿石阶往下走过九磴,忽然金光四射,他不得不把眼睛紧闭了一会儿才慢慢打开,抬头一看,宫灯的中间,炎帝的灵柩挂在四个金钩上面,倒悬在龙爪石下。灵柩、金钩、八盏宫灯,一齐放射出耀眼的金光。渔夫虔诚地叩拜,拜谢神农的大恩大德。”这强大之光就是与安眠在灵宫的炎帝有关联的太阳之光。 在一些炎帝神农传说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石头,诸如龙脑石、龙爪石、胭脂石、石人排、白鹿石、山鹰石等。石头,多为白色,白石不但与太阳同色,而且也闪光。因而,也与太阳有关联。“胭脂石”的传说叙述炎帝神农死后,他的“妃子”坐在河中间一块石头上梳妆打扮,以便与亲人永远告别。这块“石头上面有一小池,池里积满了清水,就好像一面圆圆的镜子”,正当她对“镜”盛装时,“山洪突然暴发,妃子被大水冲进了石头底下的深潭去了”。又说黄阳山上的群石的来源是因为久等炎帝神农的灵柩而由众人“坐化”成的。“那个打黄阳伞的,变成黄阳山;两个放铳的变成了两块大石头;那些坐着、站着、睡着就地等候的人全都变成为石”,既有太阳辐射的象征,又有荫护万物的宗教意义。使人们自然地与太阳联系起来。 古籍所载与民间传说不谋而合。罗泌说,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庆甲、徕(亦称炎帝)“俱兆茶陵”,即居于茶陵得到了发展。而且罗泌父子还亲眼看见炎帝部落的后裔及其仍以“炎帝”相称的首领,确实曾徙居茶陵、酃县等地,死后即葬于此。炎帝陵,或是这些神农氏后裔为奉祀其先祖而设置的衣冠冢,或是神农氏后裔迁居茶陵自称“炎帝”的首领的坟墓均有可能。而宋代仍保存的二百多座古坟,显然是这支徙居茶陵的炎帝部落后裔的氏族公共墓葬。
炎帝神农氏所属的部落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的部落,炎帝则被奉为农业的创始者。《易·系辞下》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管子·轻重戊篇》日:“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人乃知谷食。”《逸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而种之。”由于炎帝部落较早地从原始采集、狩猎生活过渡到原始农业经济,因此他们对于在湖南传播推广农耕技术和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无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嘉禾、耒阳等地名的由来,均与此有关。 在河南与湖南都有“淇山”。河南禹县有箕山。而湖南宜章县南有“骑(淇)田岭”,桂阳县北有“淇江”。而淇江之阳有嘉禾县。据王应章《嘉禾县学记》载:“嘉禾,故禾仓也。炎帝之世,天降嘉种,神农拾之以教耕作,于其地为禾仓。后以置县,徇其实曰嘉禾县。”传说“嘉禾县”就是“天雨粟”,神农最初教民耕种的地方。 据《衡湘传闻》载,神农氏之裔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之耒山。”明《一统志》云:“耒水出郴州耒山。”“耒山”、“耒水”,均因神农后裔在其地制作耒耜而得名。今耒阳县则因处耒水之阳而得名。 茶陵县还有尝药亭的地名,传说为神农氏采药捣药之迹。神农氏为祈祷丰收,又命臣郴夭(一作刑天)作《扶持》之乐。郴夭据说是郴州人,郴州正因郴夭居此而得名。《神仙传》说,赤松子是神农时的雨师,《明一统志》记载,华容县有赤松子亭(今属南县县城),《浏阳县志》也载县境有赤松山,今慈利县也有赤松山和赤松村,这都是炎帝氏族赤松子后裔曾迁居于此所留下的遗迹。湖南境内这么多的神农氏遗迹,正说明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居于湖南,把原始农业技术传教给湖南人民的事实。因此战国时期著名的农学家楚人许行,正是神农氏后裔许国的子孙,他继承神农氏传统的农学经验,托神农之言,写成《神农》20篇,又有《神农教田相土耕种》14篇等农学著作。 在炎帝下葬的传说中也遗留着有关农耕风俗的痕迹。如酃县(今炎陵县)《踩田的来历》,讲述炎帝神农下葬途中,灵柩经过茶陵境内,抬棺的、送葬的人群,手拄哭丧棍,唱着丧歌,在田垅里走过,把一些禾苗踩倒了。没想到秋收时,这些曾被踩过的田的稻谷反而长得特别多。从这里人们悟出并摸索出一种新的耕作方式——踩田。以后,插秧十来天后就有了“踩田”(踩松禾蔸踩死杂草)的风俗。 南岳衡山的最高峰祝融峰则因炎帝后裔祝融部落而名。在漫长的岁月中,祝融部落逐步从炎帝集团中分离出来,并转而投靠黄帝部落集团。黄帝氏对祝融氏则加以重用,令其居火正,管理南方。《管子·五行》载:“黄帝得祝融而辨于南方。”《路史·后纪四》曰:“祝融为黄帝司徒,徙居江水。”《史记·楚世家》的记载更详:“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后繁衍成祝融八姓,其中季连芈姓之后,“或在中国,或在蛮夷”。也就是说,祝融氏后裔有一部分杂居于“蛮夷”之中,很可能逐步同南方“蛮夷”融合了。在湖南也就产生和留下了不少有关祝融的传说和遗迹。祝融被奉为南方的神,与炎帝相配。故宋初建炎陵庙时,“以祝融配食”。衡山的主峰岣嵝峰,因称祝融峰。因祝融“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水经注》也载:“岣嵝……南有祝融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丘九头图。” 综上所述,炎帝之“炎”有两层意义,一是阳光哺育、放火烧荒等农耕文化的滥觞,二是崇日尚火的图腾信仰和文化。从而可得出如下结论:从表层内容看,炎帝神农传说主要讴歌了远古时代以湖南地区为中心的农耕(神农)文化,以及炎帝把整个生命和精神都奉献给了自己民族的不朽功绩。从深层蕴含考察,则是反映了一个崇日尚火的古老民族千百年来顽强地传承着自己的图腾信仰、民族文化,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及其对整个中华民族及世界优秀文化作出的卓越贡献。正因为如此,湖湘人民对炎帝神农氏十分怀念。诚如清王万澍《衡阳稽古》所言“衡、湘之间,其民至今犹念柱(即二世炎帝柱),凡一境数里,共奉一柱,以春祈秋报焉,谓树者柱也。又所在有神农祠。”
参考文献: (1)何光岳.炎帝氏族的繁衍和迁徙(J).三湘掌故.长沙:湖南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23 13:32 , Processed in 1.0577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