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郭嵩焘全集》集外著述闻见录

2020-9-16 16:4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79| 评论: 0|原作者: 杨锡贵

《郭嵩焘全集》集外著述闻见录

 

杨锡贵

 

郭嵩焘一生著述甚丰,举凡经史子集,无不涉及。当其在世之时,不少著作即已刊行问世;逝世以后的清末至民国年间,又有一些著作陆续刊印行世;1949年以后,特别20世纪80年代以来,郭嵩焘著作逐渐得到有序整理与出版,但尚未进行系统全面的编辑整理。2007年始,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将《郭嵩焘全集》的编辑整理列入湖湘文库项目;至2012年,《郭嵩焘全集》由岳麓书社出版发行。

《郭嵩焘全集》的编辑整理工作,由梁小进先生担任主编,笔者有幸应邀参与其事。在编辑整理过程中,除充分利用过往有关郭嵩焘著作编辑出版成果外,我们还进行了大量的郭氏著述辑佚工作,新辑得郭嵩焘专著18种,并奏稿210件、书信373通、文40篇、诗词3首、联语27幅,共计653450万字,《郭嵩焘全集》(以下简称“郭集”)也因此而成为了迄今为止收录郭嵩焘著述最为全面的一部集子。

无庸讳言,新版郭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如个别校点欠精审、不当收而收之类的问题,以及辑佚工作因时间和条件的限制而仍存在致不尽如人意之处。正因为如此,郭集出版后,笔者对那些可能尚未收入的郭嵩焘著述,保留着深厚的兴趣,并予以高度关注。转眼六年过去,陆续又有不少新发现和新收获,兹将所闻见之郭集集外文有关情况,略述于后。

一、郭集集外著作

郭集集外著作,笔者目前所知,主要有郭嵩焘注《近思录》、《剑闲斋师门答问》及《玉池老人自述》删节文等三种。

1. 郭嵩焘注《近思录》

严佐之在《清郭嵩焘注〈近思録〉及其“宗朱”之学》一文中指出,新编郭集失收辽宁省图书馆藏清末抄本郭嵩焘注《近思録》四册一函,系郭氏佚著,当为海内孤本。该文对其版本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在对该版本中的四款郭氏题识进行考辨后,认为确系清末名臣郭嵩焘佚著;又据已知信息,推测郭嵩焘前后四次加注的郭注《近思录》,实际上是其在同治七年(1868)冬月至光绪十年(1884)春三月期间四度研读江永《近思录集注》的随笔札记。具体字数尚不清楚。

2. 剑闲斋师门问答

《郭筠老条答陈剑闲论学墨迹》(一卷),学界称之为《剑闲斋师门答问》,系光绪年间湘乡诸生陈瀚在思贤讲舍从郭嵩焘问学的部分记录,由其子陈尔锡据其家藏稿编成,包括陈、郭问答,郭嵩焘致陈瀚手札(5件)以及陈尔锡跋,问答部分涉及经学、小学、文论、职官、洋务、海防、外交、国际形势等方面内容,是了解和研究郭嵩焘思想的重要史料。函札已收入郭集,其余已由笔者据湖南省书馆藏清宣统三年石印本点校整理刊布,共计14000字。

3.《玉池老人自叙》删节文

《玉池老人自叙》系郭嵩焘于光绪己丑辛卯间(1891-1893)间所撰长篇回忆文字。时郭氏因疾病颠连,自忧其无长视久生之理,乃将平生志事,逐一条举,当作遗言,诏示子孙,清光绪十九年(1893)由养知书屋刻印,郭集所采用者即为该版本。但该刻本中隐讳字和删节处甚多,其中谈“与钱夫人仳离始末”一节被编者全部删除。

据笔者目前所知,最早发现此节被删之文字者,当属民国时期的学者俞大纲。俞先生曾著《跋郭筠仙先生〈玉池老人自叙〉未刊稿》一文予以披露,不仅录有该节被删之全部文字(但未说明来源),并附有其所作千来字的跋语。后又有曾任国民政府湖南省文献委员会专任委员、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的黎泽泰先生,撰《〈玉池老人自叙〉校勘记》一文称:1965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征集地方文献,有人持来郭氏所书册页一大本,经细加检阅,即系《玉池老人自叙》原稿”,即取刻本与原稿相校,“始知刻本中隐讳字和删节处甚多,为之一一校正于后”。其中删节最多者,即系郭嵩焘与钱夫人婚姻始末之文字,约900字。俞、黎两先生所录该节之文字,略有差异,想系排印之误。兹略加甄别,转录于后。

官苏松粮道,随傅相驻扎上海。江苏士绅在营当差数十人,惟心契钱调甫俭约质直,能效忠言,来往独勤。一日,与孙竹堂观察谈乱后情事。竹堂言浙江仕宦之家,避乱上海,子女沦落,历数至数人。时陈夫人早逝,因告以有相安者,幸一为媒说。竹堂因言:“同郡徐氏,大族也。有女美而才,择配至逾二十六,挈其家避乱上海,顷以宁波克复归矣。为君求配,或当允见。”逾月,出示回信,并催取庚帖。余笑曰:“当时亦戏言耳。事端繁重,心更惮之。”时冯景亭在坐,顾曰:“将谋续娶乎?钱调甫有妹可求也。”余闻钱调甫之妹,自觉称心。随告冯景亭:“不求美,然不可有破相;不求才,然不可有劣性。”景亭极言其佳,言与钱氏姻亲,不闻有异议也者。未数日,擢两淮运司,其议遂寝。至泰州,旋奉署理粤抚之命,友人罗麓山忽为力请,一赴上海。方谕止,而已戛然行矣。比至,假黄鹤汀银千两,为余订庚,余不知也。回至上海,举行迎亲。甫入门,则多言狂躁,终日叫呶,有类疯颠。貌更凶戾,眉目皆竖。又以月事姅变,逾日即归。濒行,乃从上船,勃然一怒,即将庚帖掷还。庚帖在女手,未满五日,由女手掷还,岂非怪事。嗣是抵粤,就官舍。及回上海,不及一月。昼夜狂呼,未尝绝声。吾自至粤东,出宿外舍,谨别之,不与相见而已。未满月而归,乃罄其嫁妆及所有衣服,寄还其家,以书告绝,始终未成婚也。曾文正责言:“何不一查考而急遽成事?”吾谓:“钱调甫之妹,冯景亭为之媒说,尚何查考乎?”然调甫与其庶母避乱崇明,皆异居。及来上海,调甫亦迎至其家眷,亦与其庶母异居。冯景亭所谓未闻有异议者,大涉欺诬。景亭于此,殆亦难自解矣。其后,托左癸叟、姚彦嘉两次探访,以三事相约。一曰有无隐慝。大归后,于义可以另嫁;但无隐慝,则是我守义,我不可竟以无义处之。二曰其母是否尚存。此女之顽悖,多自其母;必其母死,或少失所凭恃。三曰其脾气是否能改?两人皆不敢加保。此为前生孽障,无可言者,而成之罗麓山、冯景亭两公之手。一月之中,如醉如梦,如逢鬼祟,神魂为之沮丧。至今子孙仆妾,皆无知其详者。稍述其略,以明区区内咎之心。反复自讼,终莫知其为何孽,何以成之冯景亭、罗麓山。百思莫测其故也。所谓至粤,先绝夫妇之伦者是也。

二、郭集集外文

郭集集外文,笔者目前所知者共十种。其中跋后两种,题跋、批注四种,序文三篇,传记一篇。

1. 王虚舟篆书条幅跋与钱南园先生遗集》跋后

(1)王虚舟篆书条幅跋

王虚舟篆书条幅,“纸本,今尺高七尺,阔一尺六寸,计八幅,每幅四行,行十字。本十二幅,今失其四,有郭跋可证。”郭嵩焘跋如后:

虚舟先生书《豳风·七月》诗,用乾皴法,纵横取势,为篆书神器。《法书考论》:“篆法,画如铁石,字若飞动。”观此益信。子箴前辈旧藏此书十二帧,遭兵乱散失。邑人林松圃州倅得八帧,怀远市归之京师。诗首章失去三十字,其前一行盖标题也。五章自“妇子”以下失去三十九字,馀皆完好。后二帧,先生自为跋语,并散失无存,可惜。先生之书,精气当不磨灭,倘得如林君者收之,以有合并时乎?是诗凡为月字三十,字各一体,变化之奇极之小如此。咸丰八年戊午三月,湘阴郭嵩焘谨识。

2钱南园先生遗集跋后

钱南园即钱沣(1740-1795),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乾隆进士。乾隆四十八年至五十四年(1783-1789),两任提督湖南学政,得人最盛。郭嵩焘称“滇人有惠爱吾楚,昆明钱公实相后先”,恳请时任湖南巡抚刘崑搜刻《钱南园先生遗集》。在刘抚的主持下,钱集遂于清同治十一年(1972)冬刊行。民国三年(1914),《钱南园遗集》列为云南丛书集部之二十七,并收有郭氏于同治十年冬所作之《〈钱南园先生遗集跋后》。2007年,云南民族出版社版出版余嘉华《钱南园诗文集校注》,亦收录了郭所作之跋后。兹以《钱南园遗集》所收郭《跋后》为底本,点校如下。

中丞刘公刻李瀛仙先生集成,嵩焘因前请曰:“滇人有惠爱吾楚,昆明钱公实相后先。钱公诗文雄厚峻深,卓然名世,而遗集无传,盍并搜而刻之。”中丞闻,喜甚,已而求得师氏所刻曰《南园遗诗》者二卷,及钱氏裔系所刻曰《钱侍御文存》者二卷,嵩焘为之校其讹误,补其阙漏,又从罗研生求得先生《逸诗》一卷,汇次为五卷,而敬跋其后曰:天地之气,阴阳刚柔而已。周子语德曰刚,善曰柔。善性龇于阴阳而成善也与,惟文亦然。严厉峭直,对之神竦,文之龇于阳者也;纡徐曲折,味之意怡,文之龇于阴者也。夫阳刚者气之充,而阴柔者情之衍,故君子尤务以气胜。先生生平浩然刚大之气,无屈无挠,其著于文,绝云霓,负苍天,巉岩峻绝,不可逼视。积阳刚之气以能自强,心周乎天地之外,而力贯乎一事一物之中,斯其负天下之重,犹掇之矣。先生遭际圣明,和珅既屡以私构陷之,响用益殷,虽复抑郁而气犹伸,而终以塞其遇而蹙其生,而先生之气,徵诸行事,灿著于诗与文,排奡挺时,既挫弥厉,其直养无馁者耶。其诗文所成卓卓,顾不显于世,意其名既盛,于文宜所略也。然先生终身宦迹在吾楚,楚人悲思而咏歌之尤至,讫今百数十年,固将有所寄,以永其思。中丞此举,犹楚人意也夫。诚有不可掩者,虽其诗文小技,流传久而将益显也。士苟抗古人之志,以游于今之世,其升沉得失之数,宜何争哉。同治十年辛未之冬,湘阴郭嵩焘谨记。

2. 民国《续番禺县志》收郭氏记一篇

民国《续番禺县志》载:“越秀山红棉草堂,郭嵩焘尝为之记。”并据《右宜札记》,转录郭记全文。兹点校整理如下:

越秀山后稍左,有峰兀立枕城,建楼五层其上,相传南粤王赵佗朝汉台遗址也。山半旧有红棉寺,寺僧鬻之洋人数年。吾友陈君经甫,集同志就洋人赎得,颜曰“红棉草堂”,将谋葺而新之,属嵩焘留一言为记。

夫山水寄于天地间,犹之人也,倐焉而为台观,倐焉而为瓦砾,显晦因其时,而浅深适其趣。兹山之在城中,其为台、榭、亭、池,云烟变幻,屡兴屡废。吾不知其寄焉者,为豪杰伟人,为庸众,为胡越、流寓而至今无有闻者,均之寄也,而或传焉,或泯焉,其亦有幸不幸与?其传者卒少,非其可悲者,与夫豪杰、庸众、胡越、流寓偶一寄焉,至于久而同归泯灭。而或有得之而人忻然喜,有得之而人愀然忧,此又何说哉?庸众、胡越、流寓之视豪杰皆类也,曰此豪杰得之,曰此庸众、胡越、流寓得之,其于人无利病也。而或喜或否,其又有利病之见存者,何如也?是故比俗之人,欣其所得,而不知其寄也;君子于其所寄,而世运系焉,人心之不可泯者存焉。夫熟知兹山也,浩然独寄于是,为人所不争,而争乃大乎?

方春花开,弥望烂然,往来山下者,指识其处曰:“此红棉寺,陈君赎之为草堂者也。”其传也宜矣,春秋燕息而有城市山林之乐焉。二三友人举杯相属,话草堂故事,吾友亦将寄于是,以传兹山也,庸非厚幸与?同治五年丙辰夏五月,湘阴郭嵩焘记。

3.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郭嵩焘题跋、批注四种

郭嵩焘《正学编》《御纂性理精义》《周易参同契分章注解》《唐韩昌黎集》手书题跋,系曾任湖南大学校长的任凯南先生藏书,今藏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由学者李鹏连参与国家古籍普查工作时所发现,并予以辑释刊布,即潘世恩辑《正学编》郭氏朱笔题记、周子作、朱子注《御纂性理精义》清康熙翻刻本郭嵩焘朱笔题记、元陈致虚撰《周易参同契分章注解》清道光二十一年敦本堂刻本郭嵩焘墨笔题跋、唐韩愈撰、明蒋之翘辑注《唐韩昌黎集》明崇祯六年蒋氏三径草堂刻韩柳全集本郭嵩焘墨笔题记。

据李文介绍,该馆所藏以上四种,除为题跋外,郭嵩焘还作有不少批注。于《正学编》,郭氏先引申先儒周子、程子、朱子等言说,然后再阐明自己观点,充分反映了郭氏对先儒理学观的理解与认识,任凯南曾用红格栏“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稿纸”墨笔誊抄,题名为《正学编札记》,并用墨笔标记页码,共计九十二页,亦藏师大馆;于《御纂性理精义》,郭嵩焘亦有大量批注,对书中错讹进行校正,同时汲取宋明先儒性理精华,阐发了对阴阳五行、性命、理气、为学、治道方面的认识;于《周易参同契分章注解》,郭嵩焘在批注中阐明了自己对易道、丹经之道的认识及见解,以相佐证,强调了修身、修性、修命、治德、治道等对于炼丹修仙的重要性;于《唐韩昌黎集》,郭嵩焘有墨笔批注,或指明韩公撰文之时代、背景,或作题解阐述韩公写作之意旨,或论及自己研读韩文之心得与见解并予以辨析,不乏真知灼见,任先生对此加誊抄,题为《韩昌黎札记》,抄录于《正学编札记》之后,合为一册,藏于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4. 收于族谱中的郭嵩焘序文、传记

友人李超平先生在普访湘军人物家谱的过程中,从清光绪十四年(1888)修《吴江中村朱氏十修族谱》(即朱孙诒家族谱)中,发现了郭嵩焘所撰寿序两篇,一为清咸丰四年1854仲冬月谷旦所撰《貤封中宪大夫朱公辉山老伯大人七秩大庆》序文,一为清咸丰六年1856春三月所撰《敕授儒林郎孙裔公德配敖安人六十寿序》,超平先生已对两序文进行了整理,近2000字,尚待刊布;在《湘西灰埠吴五修氏族谱》中,超平先生发现有郭嵩焘《朝抡公夫妇合传》一篇,并转笔者。传记中的吴拔(字朝抡),世家善邑灰埠,是一位乡村读书人,“遁迹农圃中,灌园教子”,生平所事,着力祠谱实多”。 该传记约500字,笔者已作整理,尚待刊布。

三、郭集集外函札

笔者所见郭集集外函札甚多,其中已整理刊布者64通,3万馀字;未整理刊布者13通,7700字。

1.《清代名人书札》中郭致友朋书札

《清代名人书札》系据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名人书札原件影印并附识读,所收郭嵩焘二十通致友朋书札中,有三通系集外文,分别为致某人一通、致张自牧二通。因文字不多,兹转录于下。

郭嵩焘致某人

昨闻方伯允程花楼募勇六十名,已窃怪其无名,以成一军不足,以之自卫,未免过多,今日复闻钱、周二事,以为办理军务,纷乱如此,将来恐不复可问。已函达中丞力言之,不暇瞻顾一切也。手示领悉,看此情形,不能不令意城一来矣。名心叩。

郭嵩焘致张自牧

女公子出阁之喜,承面谕用知之。近日道益高,直不知有门以外事矣。庄明府帖屡下,昨虽以雪后开霁,仍即就道为约,然因未宜过拂其意,只好相留一奉陪耳。荫老及仲云开岁尚未及一见,疏略可知。手此,即贺力翁姻丈大人大喜。嵩焘顿首。

郭嵩焘致张自牧

局开祠地,须商量一办法,即会同朱宇翁就协署议定。鄙意筹定基地,当签派董事八人,有须向各营官筹费之处,即由董事共函。总须基地购定,用可筹议一切也。顷思尊处西席,妹郎以下,有一先生可以延聘,名易筱亭,天分绝高,而善谈论,必得此乃可资其驾御也。敬请力翁姻丈大人台安。嵩焘顿首。九月三十日。

2. 《历史文献》第15辑所刊《郭嵩焘遗札》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15辑刊有任光亮先生整理的《郭嵩焘遗札》52通,涉及通信对象20人,其中致文煜、宋晋、龙启瑞、张炳堃、周诒晟、洪符孙、刘履芬、吴赞诚、张享嘉、春溪、郭弥生各1通,致焦桐良、吴炳崑2通,致周荔樵、周惠生2通,致赵烈文3通,致程桓生4通,致金安清5通,致夏献云6通,致周荔樵7通,致白恩佑12通,共计25000余字。

3. 《湘学研究》所刊郭氏致陆心源书札

2013年6月,郭嵩焘弟仑焘曾孙郭道晖先生来湘讲学,并至湖南汨罗飘峰之麓拜祭郭嵩焘墓,携来《潜园友朋书问》卷第五《郭筠轩侍郎书》,其中有郭嵩焘手札二十一通,并附郭昆焘致陆心源手札一通,经与《历史文献》第九辑所刊《郭嵩焘致陆心源书札》比对,发现除已刊者外,尚有九通未予刊布,而新编《郭嵩焘全集》亦不及收录。笔者进行了校点,并考定出写信时间,其中作于同治四年(1865)者六通,作于同治五年(1866)者二通,作于光绪八年(1882)者一通,内容涉及鲍军咸宁兵变、广东军务、去职回湘经过及陆心源著述等,有助于了解郭嵩焘广东防剿太平军的情况。此九函共计4700字,已刊布于《湘学研究》。

4.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收郭嵩焘致孙衣言信札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是毛泽东秘书田家英所藏的清代学者书札总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该书中收有《郭嵩焘致孙衣言》信札一通,约400字,毛健先生考订后认为,该信函当写于清同治二年(1863)。

5.其他郭集集外函札

此类郭氏函札,笔者已从《边事汇钞》中发现郭氏致朱克敬一件,从《葵园年刊》中发现郭氏复王先谦函一件,从《学衡》杂志中发现郭氏致龙皞臣书二件,从《近代史所藏名人稿本抄本》中发现郭嵩焘上胡林翼书一件、与阎敬铭书三件,从有关拍卖机构中发现郭氏致朱肯甫五件,共计13件,7700余字。笔者已分别识读整理,尚待刊布。

四、郭集集外诗作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3 19:58 , Processed in 0.09677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