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以后,汉王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战胜西楚霸王项羽,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正式登基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前202-8)。 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在分封的诸侯王国中,既封有韩信、英布等异姓王,又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即同姓王。西汉的长沙初为异姓王吴氏长沙国,后为同姓王刘氏长沙国。长沙作为西汉诸侯王国,自前202年始封至公元10年废除,存在了200多年。 汉高祖五年(前202),“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始建长沙国。长沙在秦朝时的郡县制被西汉时的长沙国取代,成为湖南历史上第一个由朝廷分封的诸侯王国;原附廓秦所设郡之“湘县”改为“临湘县”,长沙首次成为诸侯王国的都城。 临湘古城即长沙国都,《水经注》“湘水”条以为“是城即芮所筑也”,据学者们研究,应是吴芮初封长沙国时对原已存在的城邑有所拓建。但吴芮来长沙仅五个月便去逝了,估计当时的长沙城可能并未完工,最后由后继者完成。再后来应该又有扩建。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汉长沙城确是在战国时期长沙城的位置上向南北两面拓展了,其大致范围,北至今中山西路以北,东近今蔡锷路,南至今坡子街,西达下河街,大致呈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宽约800米的长方形格局。1方广数里,确有王城的气派。城内有王室宫殿、丞相府邸、百官衙门。吴芮的宫殿,即后来所称的“吴王殿”,也是后来刘氏长沙国诸王的居所,就在今市区八角亭以东、蔡锷路以西一带。1996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区中心五一广场平和堂基建工地,从一口汉代古井中,出士了汉代卷云纹瓦当和刻有“安乐”“未央”字样的瓦当。显然,这都是长沙国宫殿的遗物。今天心阁太平街的贾谊祠,即是贾谊当年任长沙王太傅时的邸宅。为了保卫王都的安全,城外水陆要冲还修建了驻扎军队的戍所。湘江两岸由南而北即有南津城、桔洲戍、北津城等,至今仍有遗迹可寻。长沙国都作为汉藩王都,雄峙于长沙国的中心地带,城垣高耸,宫室巍峨,为历代长沙王的驻跸之所和长沙国的政治军事中心。 吴氏长沙国的第一代王吴芮,是济阴鄄城(今山东濮县)人。秦朝时任番阳县(今江西波阳)令,因在任深得民心,被尊称为“番君”。秦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点燃了反秦的烈火。时原为秦朝“刑徒”的英布(因面部被“黥”,故人们又叫他黥布),带了一批“刑徒”在鄱阳湖一带活动,身为秦朝县令的吴芮即率子侄及部将梅鋗宣告起义,并把自己的女儿也嫁给了英布。吴芮举义后,闽粤王无诸和粤东海王摇闻风而起,也带领越人前来归附,参加反秦战争。后英布、梅鋗都率兵北上,分别随项羽、刘邦转战中原,进夺关中,为推翻秦朝残暴统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亡后,吴芮被项羽封为衡山王,以邾(今湖北黄冈)为都。项羽败亡,吴芮毅然归汉,并与韩信、英布等人上表称臣,拥戴刘邦,成为西汉开国的元勋。因此刘邦一登上帝位,就颁布诏书,嘉奖吴芮:“从百粤之兵,以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并封其为长沙王,建立了长沙国。汉吴氏长沙国共五王,依次为文王吴芮、成王吴臣、哀王吴回、恭王吴右和靖王吴著,至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因无嗣而国除,历时46年。 吴氏长沙国的疆域,大致为北临汉水,南至九嶷山以南即今广东连县一带,东至今鄱阳湖东岸即今江西波阳县一部,西至都庞岭以西的桃阳、观阳即今广西全州、灌阳县以西。辖有22县,包括今属湖南的临湘、罗、益阳、连道、承阳、酃、昭陵、容陵、茶陵、湘南、攸、郴、营浦、南平、舂陵、冷道等16县,以及今分别属于江西、广东、广西的安成、桂阳、观阳、洮阳4县和处于湘粤边界的龄道县,与湘鄂边界的下隽县。共有43470户,235825人。 吴氏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是长沙王,王位世代相袭。王国属官达51种之多,如丞相(汉高祖初曾称柱国),太傅、御史大夫、廷尉等;地方属官有郡守、县令或县长,县以下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亭长等基层官吏。马王堆汉墓2号墓的墓主利苍即是第三代王吴回和第四代王吴右的丞相,西汉杰出的政论家和文学家贾谊曾为第五代王吴著的太傅。吴氏长沙国独立自主性比较大,如有较大的实在封地,可自行任免太傅、相以外的官吏,可以自行征收赋税、征调徭役,拥有有一定的统兵权。 汉初吴氏长沙王与汉朝廷一样,以黄老无为而治思想治理长沙国,对汉朝廷亦忠心耿耿,刘邦认为长沙王吴芮既“贤”且“忠”,贾谊亦有“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之语评价吴氏长沙国;特别是当叛乱的黥布跑到长沙国的地盘时,长沙吴臣更是大义灭亲,诱之走越后杀之。这也是其他异姓王相继被诛除殆尽,而吴氏长沙王得以善始善终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156年,文帝之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景帝二年(前155),其庶子刘发封为长沙王,又建立长沙国,称为刘氏长沙国,仍以临湘为都。刘氏长沙国共传七代八王,依次为定王刘发、戴王刘庸、顷王刘鲋鮈、刺王刘建德、炀王刘旦、孝王刘宗、缪王刘鲁人和刘舜。刘舜袭封为王后2年,王莽篡汉,废除长沙王国,改为“填蛮郡”,国都临湘改名抚睦县,刘舜也被削去王爵,贬为庶民。历时166年的刘氏长沙国,随着西汉王朝的灭亡而终结。 刘发是汉景帝的第7个儿子,其母亲唐姬原来是汉景帝程姬的侍女。一次,因程姬“有所避,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酒醉的景帝与其发生关系并使其有了身孕,后便将其所生之子取名为“发”。景帝即位后,分封皇子,刘发因其母出身低微而无宠,被封到离京师较远的长沙。 刘发离别长安,来到长沙后,十分思念自己的母亲。明湘潭人周圣楷在《楚宝》记载:“定王载米博长安土筑台,以志思亲”。土台筑在定王府东南浏城桥水月村东北侧(今长沙市芙蓉区解放中路高架桥东侧),因刘发谥号定王而称为定王台,又因其常在此登台远眺长安而称望母台。今定王台书市后有一条老巷,仍名定王台。另又修筑了双女墓、蓼园两处配套园林,前者即纪念程、唐二姬之冢,后者喻不忘二母一生辛苦之意。据说,定王死后也葬在这里,死后也不愿与母亲分离。刘发的慈孝思亲之情,一直深深地感染着人们,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本文图均出自清夏献云编《定王台志》,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刘发建国,正值西汉王朝大力削弱诸侯王国势力之时,刘氏国的封地只有临湘、罗、下隽、益阳、连道、湘南、安城、丞阳、茶陵、攸、昭陵等13县,远不及往日之大了。据东汉学者应劭在《汉书集解》说,景帝后元二年(前142),刘氏诸王到长安朝见,景帝命他们“更前称寿歌舞”,而长沙王刘发仅摆了摆衣袖,抬了抬手。旁人都笑他舞姿笨拙迟钝,景帝见了,也感奇怪,便问其由。刘发以“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相对,借此机会发发牢骚。景帝听了刘发这一说,也心生歉意,觉得亏待了这个儿子,遂加封武陵、零陵、桂阳三郡给长沙国。加封后的长沙国,其辖区比吴氏长沙国大多了。 刘氏长沙国虽然版图有所扩大,但权力却被大大削弱,地位一落千丈。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汉景帝规定:“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为相。”从此,诸侯王不能干预自己封国的政务,封国官员上至相、下至县令统由皇帝任免。诏令还减少了封国的官员人数,改变一些官员的名称。诸侯国的地位、规模、仪制都大大降低,诸侯王的行政权、官吏任免权也都一一收回。此时的长沙国也同其他诸侯王国一样,实际上就是汉朝廷直辖的一个郡,而长沙王“唯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了。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颁布令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诸侯国被越分越小。刘发的儿子见诸记载有16个,继承王位的刘庸之外,其余15子皆得以分长沙国之地为侯;后又再分,见于史书记载列侯有32个。 长沙国200余的历史,与西汉王朝同始终,为今天的长沙留下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和宝贵的忠孝文化遗产。“楚南雄镇”发展为汉藩王都,长沙开始以“楚汉名城”显扬于世。 1长沙市文物局﹒长沙重大考古发现[M]﹒长沙:岳麓书社,2013:023﹒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5 18:45 , Processed in 0.0994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