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市城北那些鲜为人知的古墓名冢

2020-9-16 15: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01| 评论: 0|原作者: 杨锡贵

长沙市开福区九尾村、陡岭一带,自2015915日起,在城北浏阳河小学工地上接连发现发现3处古墓(其中一位墓主是武职男性贵族),吸引了无数关注和猜想。与此同时,离此地不到两公里的一处建筑工地上,还一个古墓群被发掘,早至汉代,晚至宋代,时间跨度达千年之久。其中一位墓主疑为俸禄六百石左右的官员夫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县太太”。城北古墓丽影因城市建设而得以展现在我们眼前,其实,千百年来,鲜为人知的城北名人墓冢又何止这一处。笔者翻检索地方史志,结合民间口耳相传,兹将今开福区境内古墓名冢的情况,介绍于后。

城北汉长沙王吴芮冢、宋侍御史龚夬墓

关于汉长沙王吴芮冢的情况,清陈运溶著《湘城访古录》卷十六《冢墓类》对各种记载有比较全面的综述,兹录于此。

《一统志》云:在长沙县西北,冢旁有庙,今废。明统志云:在长沙县治西北,汉高帝以吴芮有功,封长沙王,卒葬于此。《元和郡县志》云:在长沙县北四里。《水经注》:临湘县北有吴芮冢,广踰六十八尺,登临寓目,为廛郭之佳憩也。引郭颁《世语》云:黄初末,吴人发长沙王吴芮冢,以其砖于临湘为孙坚立庙。见芮容貌如生,衣服不朽。后豫发者见吴纲曰:“君何类长沙王吴芮?但君微短耳。”纲瞿然曰:“是先祖也。君何由见之。”见者言所由。纲曰:“更葬不?”答曰:“即更葬矣。”自芮之卒年至冢发,四百馀年。纲,芮之十世孙矣。影宋本《寰宇记》云:吴王庙、吴王墓在长沙县北四里,诸葛诞长史吴纲时,有人见纲曰:“君酷似吴芮,但微短。”纲惊曰:“君何由知之?”客曰:“黄初二年至长沙,见人发芮冢,内多玉器。芮僵尸,容貌俨然如生,衣服不朽。”纲曰:“是吾十一世祖,所见玉器今复何在?”云在孙坚庙中。

西汉长沙国都临湘故都。据文献以及学者们的研究,临湘故都的北城墙在今五一路与中山路之间,“临湘县北有吴芮冢”,应即在今开福区所辖区域之内无疑。墓地具体位置无考。但另有资料说吴芮墓位于江西婺源城西四十八公里的镇头镇冷水亭村西南角的鸡山上。鸡山上并列有三座土堆,即王墓所在。

吴芮,江西人,《吴氏宗谱》称其系吴王夫差的第十一世孙。秦朝末年百越领袖,曾任番阳令,号曰番君。他是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项羽分封诸侯,吴芮为衡阳王;后改投刘邦,被封为长沙王。在张良建议下,主动让出领土,去除军队,是刘邦时代八位异姓王中,唯一未废而得善终的诸侯。

宋侍御史龚夬墓

清陈运溶著《湘城访古录》卷十六《冢墓类》有介绍。《古今书刻》云:宋龚夬墓石刻在长沙县北二里。孙克宏《碑目》云:龚夬墓碑在长沙县北二里。《宋史·赵汝谠传》云:汝谠,以江西提点刑狱徙湖南,既至,则表直臣龚夬墓。

龚夬(1056-1111),宋河间人。据清乾隆《河间县志》载:龚夬少年好学,性情刚直,平素清介自守,苦学好思,在瀛州享有很好的声誉。他于宋徽宗时中进士。公元1101年,宋徽宗继位后,闻其声名,即召龚夬,拜为殿中侍御史

龚既河间(今河北省沧州),而葬长沙,是否曾在湖南为吏,笔者未曾查到相关的资料。又或葬长沙的龚夬与河间龚夬非同一人?

明黄翼、董策葬罗洋山

罗洋山,又名大富山,民间曾俗称豆腐山,在今湖南烈士公园年嘉湖北,因浏阳河水的切削之功,东面悬崖壁立,遍山森林覆盖,郁郁葱葱,旧为城东胜境。清初顾祖禹在其所著“千古绝作”、“海内奇书”《读史方舆纪要》中,盛称罗洋山“峰峦峭拔,流水萦带,为一郡之胜”。

明参政黄翼葬罗洋山。乾隆《长沙府志》卷十六《陵墓志》记载:“黄参政翼墓,在大富山。”同治《长沙县志》:“参政黄翼墓,旧《志》在石宝山,《府志》在大富山,《通志》在县北罗洋山。按:大富山即罗洋山,去石宝山十馀里,中隔一河,志载各异,姑两存之。”光绪《广湖南考古略》:“四川左参政黄翼墓,在县北罗洋山。”黄翼墓一说在石宝山(即鹅羊山),一说在罗洋山。姑且两存之,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黄翼生平,乾隆《长沙府志》两处地方有介绍。卷二十五《选举志》:“黄翼,长沙卫人,参政。卷二十九《人物》:“黄翼,字星池,长沙进士。起家县令,继任知府,升四川参政,励清操,事有利民者毅然行之,不畏强御。后致政归,无馀积,常称贷以给饔飧。”同治《长沙县志》的介绍稍详:“黄翼,字星池,恩子。以进士起家县令,继任知府,升四川左参政。其清如水,事有利民者,毅然行之。不畏强暴御。后致政归二十馀年,家无馀积,常称贷以给饔飱,意自得也。万历中,与湘潭周方伯同修府志。”恩,黄翼之父。同治《长沙县志》卷二十三《人物》:“黄恩,卫后所千户。性真诚,与兵士同甘苦,殚力任事。奉调征粤西徭贼有功,特授世袭指挥佥事。归视卫篆,却暮夜金,恬于势利。未衰告休,课训子孙,以子翼贵,封参政。忠厚之风闻于乡闾。”父子皆隶军籍,为官均清廉自守,深得百姓、部属爱戴。

明布政使董策亦葬罗洋山。乾隆《长沙府志》卷十六《陵墓志》:“董方伯策墓在大富山。”同治《长沙县志》亦曰:“布政使董策墓在大富山,有碑亭并方伯自置牌坊。”其卷四《山川》:“考《通志》,董策墓,县北罗洋山。《府志》,董策墓,在大富山。旧《志》云董策墓在砚洼池侧山内。”乾隆《长沙府志》卷二十五《选举志》对其生平有简介:“董策,长沙卫人,常州知府,终江西布政。”

明侍郎王伟葬秀峰山

秀峰山,同治《长沙县志》称:“在花石坳侧,巍然特起,秀插云端。”明代侍郎王伟罢官归长后,营建北庄于桐树山(今秀峰山至鹅羊山一带)隐居。同治《长沙县志》云:“北庄,明王侍郎伟隐居处。”殁后葬于秀峰下。

乾隆《长沙府志》卷十六《陵墓志》:“王侍郎伟墓,在涝塘江秀峰山。谕葬。”同治《长沙县志》:“兵部侍郎王伟墓,在涝塘江秀峰山,谕葬。成化五年春闰二月,遣湖广布政使司左布、宁瑛等谕祭通议大夫、兵部右侍郎王伟之墓曰:尔发身贤科,进学翰林,历官郎署,屡效勤劳,迁亚夏官,能声愈著。比罹馋诟,退处林泉。方图委任于将来,岂意讣闻于中路。特命有司为营葬祭,尔灵不昧,庶克是歆。”光绪十四年《广湖南考古略》:“明兵部右侍郎攸县王伟墓,在县境秀峰山。成化五年赐祭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望城县志》卷二十三:“王伟墓在霞凝乡戴家河村。明兵部侍郎王伟,湖南省攸县人,成化五年(1469)卒。成化七年建御祭碑文,祁阳石质,高2.20米,宽88厘米。碑首正面两侧饰蟠龙纹,脊背两侧饰云纹,正中刻御祭文碑,阴文篆书,碑身刻楷书碑文,字迹清晰,有赑屃石座,俗称龟背石。工艺精细,有较高艺术价值。”

同治《长沙县志》对其生平介绍如下:“王伟,号桐山,攸县籍,世居长邑。随父参政灵戍宣府,年十四,宣宗北巡,献《安边颂》,命补保安州学生。正统丙辰进士,授翰林,改户部主事。值边警,伟纠集士民守广平,迁兵部右侍郎。时文移填委,援笔立就。少保于谦专任之,擢兵部右侍郎。视边,具方略。有小田儿,本中国人,阴为边患。伟设计诱至阳和城,伏勇士于道杀之,自是疆场无拢。天顺中,为石亨嗾,归。复召原官。陈二事,上嘉纳之。初,亨诬谦与伟党逆,榜行天下,至是特追其榜。五年,以病归。至济宁卒,赐祭葬、宅第于郡城北。廖道南太史赞曰:孽边干纪,六飞蒙尘。龙沙飚起,翰海波腾。矫矫肃愍,协心士英。运筹出奇,宗社底宁。祀乡贤。乾隆四,后裔王义龄请帑一百四十三两九钱七分,建祠专祀。”《明史·列传》另有传,不录。

同治《长沙县志》卷三十六《拾遗》曾录王伟轶事:明馆阁诸公用大字贴投拜兵部职方郎王伟,有同年友来拜,公戏书剌后曰:“诸葛大名垂宇宙,今人名大欲如何。年年依样胡芦罢,空费明庭楮墨多。”掷而还之,一时传为笑柄。大字贴少改后,王伟升兵侍,或曰:“大名今属公矣。”伟应声吟曰:“名大常思第一流,清高两字肃千秋。休将寸楮夸侪辈,时事新添万种愁。”盖公忧国之念,矢之有素也。

《沅湘耆旧集》云:“伟世居长沙,有赐宅在城北,今长沙北门王公祠是也。”

明萧禹臣、清黄翼升葬鹅羊山

鹅羊山,又名石宝山、东华山。上有阳升观。在宋、明时代,极负盛名,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神仙洞府,惹来名人驻足,赋诗相咏。宋代毕田、吉康国,明代陈廷燧、王阳明、王伟等人均留下了华丽的诗作。殁葬此山的名人有明朝员外郎萧禹臣、晚清水师提督黄翼升等。

乾隆《长沙府志》卷十六《陵墓志》:“萧缮郎禹臣墓在鹅羊山。”同治《长沙县志》亦称:“工部员外郎萧禹臣墓在鹅羊山。”关于萧禹臣生平,乾隆《长沙府志》卷二十五《选举志》:“萧禹臣,长沙人,郎中。”卷二十九《人物》:“萧禹臣,字度山,长沙人,嘉庆进士。令遂宁,作息讼,辨民俗。还醇转缮部员外郎,修殿大工,特著勤劳,世宗每膳必微以赐,且谕不必谢恩。甫半月,疾卒,人共悼焉。禹臣持清介,兄弟友爱尤笃,有古君子风。”同治《长沙县志》卷二十三《人物》:“萧禹臣,嘉靖丁未进士。令遂宁,作息讼,辨民俗。还醇转缮部员外郎,修皇殿大工,有勤劳,世宗每膳必彻以赐。谕曰:不必谢恩。可谓荣矣。祀乡贤。”著《度山文集》。

清末提督黄翼升亦葬鹅羊山。《中华历史人物别传集•尽勋录》所收《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长江水师提督黄公墓表》明确记载:乙未年十一月二十日葬公于湖南长沙县鹅羊山,巽山乾向。”乙末年十一月二十日189614日。墓表作者黎庶昌,贵州人,晚清著名外交家和散文家,曾国藩门下四大弟子之一。

黄翼升(1818-1894),字昌岐,湖南长沙人。《清史稿》有传。咸丰年间,曾国藩创水师,翼升先从杨岳斌水师征讨太平军,屡战有功,由哨长累升至副将。奉曾国藩命,领淮阳水师,即授淮阳镇总兵,后诏授江南水师提督。湘军水师改为长江水师,仍以翼升为提督。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万寿庆典,加尚书衔。日本兵事起,翼升由岳州赴江宁筹江防,卒於军,赐恤,谥武靖,立功地建专祠。

清雍正帝曾谕各属保护境内“古昔陵寝祠墓”,认为那些“先贤、名臣、忠烈,芳型永作楷模,正气常留天壤”,“虽世代久远,而敬礼崇奉之心不当驰懈”。保护古墓名冢,就是保持对先人的敬礼,以使正气常留天地间。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9-8 07:42 , Processed in 0.09892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