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湖南贡品最奇葩的是“道州矮人”

2019-12-28 20: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53| 评论: 0|来自: 潇湘晨报

    贡品,一个听起来特别高大上的词。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它应该是各种奢侈的物品。其实它真正的名字叫“土贡”,也就是各地不同的精品土特产,是一种赋税制度。湖南历来物产丰富,土贡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地里长的、水里游的无所不有。其中最离谱的是活人也曾被当作贡品,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撰文/记者常立军

    贡品“长沙鳖”竟引发宫廷政变

    长沙作为地名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就是因为贡品。

    《逸周书》里记载了“长沙鳖”,长沙鳖即为楚国进献给周成王用以庆祝雒邑落成的贡品。这也是有史记载的最早产自湖南的贡品。

    据说雒邑聚会之后,“长沙鳖”名声大振,成为楚人送给北方诸侯们的最佳礼品。公元前605年,郑国国君灵公即位,楚庄王派使臣送去了一只超大的“长沙鳖”。郑灵公与大臣公子宋因为分鳖汤时引发争执,公子宋认为郑灵公不让他喝鳖汤是对他的故意羞辱,因此怒而起兵,杀死刚刚即位的郑灵公,导致郑国国君换代,政治风云突变。虽然君臣矛盾才是引发这场冲突的核心,但作为导火索的美味“长沙鳖”,也是有责任的。千万不要低估美食对一个吃货的重要性。

    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南水系发达,因此历史上湖南和水有关的贡品品类非常多。湘莲就是其中主要的一类。湘莲又分了不同的数个品种,如湘潭的莲子与衡阳的台源乌莲。

    湘莲之中最优者为湘潭莲子。湘潭莲子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产量高,质量优良,驰名中外,饮誉古今。尤以“寸三莲”名声最著。据传,战国时湘潭白石铺产的莲子和藕粉就进贡朝廷。汉、唐、宋、明、清各代都把它纳为贡品。《湖南通志·物产志》载:“藕粉湘潭、湘乡产,盛于他处,甲于全楚,岁以充贡。”清光绪《湘潭县志》载:“莲有红、白二种,官买者入贡。”“土贡有莲实,产县西杨塘。既而求者众,土人种者,珍以自用。贡馈者买之衡阳清泉,署曰‘湘莲’。”直至清代宣宗(道光)年间,才“圣德恭俭,悉罢四方土贡,湘莲贡亦罢”。西杨塘即今之白石铺,所产之莲为有名的“寸三莲”。去壳后三粒连起来一寸长,故名“寸三莲”。

    除了湘潭的莲子,产于衡阳的台源乌莲也是传统土特产品。乌莲,因表面呈灰棕或灰黑色而得名。清朝同治《衡阳县图志》记载,衡阳县年收购莲3000余万公斤,尤以台源乌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衡阳县台源镇产乌莲历史悠久,相传已有上千年。台源地处蒸水河岸,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盛产乌莲,以其籽粒饱满、粉而不腻、营养丰富、洁白味美而著称于世,被列为历朝贡品。

    

    咸丰皇帝也吃永丰辣椒?

    地处长江以南的湖南,虽然长期以来在文化上并不突出,但土特产却有着很大的名气,而土贡也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湖南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唐代,土贡有着详细的史书记载。从中可以看出,丝织品、中草药产品、食品、炼丹矿物、生活日用品都是湖南土贡的大项。就单一品类而言,茶叶是其中最为丰富的一类。

    湖南是历史上的产茶大区。适合存储和长途运输的茶叶历来是进贡的上品。

    湖南多种本地产茶叶都曾成为贡品。例如来自岳阳君山岛的君山银针、古丈毛尖、沅陵碣滩茶、渠江薄片、资兴狗脑贡、常宁塔山茶等在唐宋时期就被列为贡茶。

    而衡阳的茶叶则以南岳岳山茶(今南岳云雾茶)最为出名,岳山茶香味浓郁甘甜,曾远销至中亚、交趾(今越南)等地。唐朝时期,岳山茶成为宫廷贡茶,唐朝还在衡阳地区设立茶监,茶监所征收的茶税成为唐朝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茶圣陆羽在《茶经》对岳山茶有着“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县山谷”的记载。哲学家王船山则盛赞岳山茶“得灵气之氤氲,借至人之手段,澄心不待七碗,战退睡魔百万”。看来这种茶特别适合熬夜加班一族。

    至清代,湖南贡茶主要有君山茶、界亭茶和安化茶三种。如同治十一年,署理湖南巡抚王文韶进君山茶二匣、安化茶二匣、界亭茶二匣。安化制茶历史悠久,但最初都是绿茶。在明代中期,安化向四川黑茶学习制作出了安化黑茶。之后,这种安化黑茶成为了明清时期西北最为畅销的茶叶品种。巅峰时期,年销量达到了4000吨。

    清代的宫廷中,一直有食用奶制品的习惯。安化茶砖,则是奶制品最佳的搭配茶品。它可以去除油腻。所以,它也一直列在了贡茶队伍之中。

    如果说茶叶是传统的贡品,辣椒则是后期才出现的湖南土特产。辣椒在明末清初之际传入湖南后,乾隆年间开始普及。这时候,辣酱也诞生了。譬如产在曾国藩故乡湖南双峰的永丰辣酱,是中国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它既是一种调味品,同时也是一种风味小吃,因为它不仅仅只有辣椒,里面还加入了蒜仁、地蚕等添加物,在调味作用的同时,还具有保健作用。在清咸丰年间,永丰辣酱由曾国藩作为贡品进献给朝廷。只是不知道身体虚弱的咸丰帝能不能吃辣,这样的辣度是否能扛住?

    曾国藩简直就是湖南土特产的代言人

    酒也是湖南的传统贡品。醽醁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醽醁酒的产地,文献大多记载产自衡阳县的酃湖,屈原在《楚辞》中就提到过衡阳古酒“醽醁酒”,并称其为“楚源醽醁”。郦道元《水经注》云:“酃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居民,彼人资以给酿酒甚美,谓之酃酒”。从西晋起,历经南北朝、隋、唐、宋,醽醁酒一直被列为皇室贡品酒,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贡品酒。

    据古籍记载,酃酒为琥珀色,口感甘甜醇厚,回味鲜美。晋朝还将其作为太庙的祭品进行祭祀。历代名人对酃酒也是喜爱有加,葛洪、唐太宗、黄庭坚、文天祥、王安石、欧阳修等为酃酒咏诗多达三百余篇,西晋名士张载更是为酃酒写下历史上的第一篇酒赋——《酃酒赋》。

    除了酒香,还有蕙草之香。产自湖南永州的零陵香很早就成为了贡品。

    在古香方中,零陵香是一味非常重要的香药,甚至在墨香中,也有零陵香的加入。零陵香中有大量的香豆素,这种成分赋予了许多香料植物奇妙的香味,这种香味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放松,感到精神愉悦。从汉武帝时期开始,零陵香就已经是贡品了。

    来自深山的零陵香,在唐时成为文人雅士们的心头好,常赋予它诗意的解读。薛涛诗:“低头久立向蔷薇,爱似零陵香惹衣。”刘禹锡诗:“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两位诗人都是零陵香的忠实粉丝。

    不过,成为贡品对于当地人来说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零陵香不但没有给山区的人们带来效益,反而成为了一种沉重的负担。香草越来越少,人们为了躲避赋税纷纷逃散。唐朝时,永州刺史韦宙,见到人们的惨状,上奏朝廷,上贡才得以免除。

    除了酒、茶、香之外,湖南的奇异贡品还有很多,如草席、大蒜、卤菜、百合、鱼等等。

    在湖南南部山区的临武县,出产一种独有的传统手工龙须草席。它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曾被作为贡品,又称“龙须贡席”。编织一床草席要花大半个月时间。

    卤菜是武冈传统地方食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清代为宫廷贡品。茶陵大蒜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茶陵种蒜始于五代前,栽培历史超千年。因品质上乘,明清时被列为御用“贡品”。龙牙百合在隆回北山乡是久负盛名的物产,是白花百合中的优良品种,为药用百合。种植历史据县志记载可追溯至宋朝,是历朝历代的贡品。

    产于祁东的黄花菜也是贡品。祁东县黄花菜己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清朝年间,当时祁东县所在地的地方官员开始将黄花菜作为地方贡品向朝廷进贡。据说当时有位姓谢的人家经常向朝廷进贡还得了官衔。

    湖南历代贡品中,最有文化感的当属双峰国藩溪砚。

    早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溪石就颇负盛名,开发成砚台、雕像、屏风、摆件等产品,具有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当年的溪口镇有“玉生堂”“吉庆砚庄”近百号砚台商铺。咸丰、同治年间,曾国藩效命朝廷,溪砚成为他的“终身伴侣”。出任直隶总督时,还将溪砚作为“贡品”敬献皇上,据说同治帝龙心大悦,置于龙案使用,溪砚从此名声大振。曾国藩简直就是一个湖南土特产的代言人,许多湖南产品都是通过他才推广到京城乃至全国各地。

    

    为邀宠,地方官把道县说成“矮人产区”

    拿侏儒取乐,这种扭曲心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宫廷蓄侏儒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国外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在中国也可以追溯到商代。侏儒最早只是宫廷的玩物。唐代章怀太子墓中就有《宫女与侏儒》的壁画。

    侏儒因为稀有,最初在古代象征着财富,经常被当作礼物赠与国王和王后,各国国王会攀比各自拥有侏儒侍从的数量。在公共场合和庆典中,宫廷侏儒常站在国王或王后身边,以侏儒的矮小衬托统治者的伟岸。

    道州进贡侏儒早在隋朝就已成为惯例。冯梦龙《醒世恒言》中记载,在隋炀帝时期,“道州贡矮民王义,眉目浓秀,应对敏捷,帝尤爱之”。从此,道州侏儒便出了名,进贡侏儒的行为一直延续到唐代。为了自己的官场前途,地方官员甚至谎称道州本来就是个“矮人产区”。这简直就是毫无人性了。

    隋炀帝要求道州每年进贡侏儒,据说某些官员为了加官晋爵,竟把健康的儿童放在陶罐里,只露出脑袋,人造畸形侏儒进贡。这种恐怖的方法世代相传,让道州人民苦不堪言。白居易在《道州民》一诗中就曾批判道:“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馀。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道州任土贡。任土贡,宁若斯,不闻使人生离别,老翁哭孙母哭儿。”直到阳城任道州刺史后,他大胆向皇帝进谏,才终于废除了道州年年进贡侏儒的制度。

    阳城来到道州便深入基层调研,听取百姓意见。当他听说每年要向朝廷进贡道州矮奴,大为惊诧。于是他立即向朝廷写报告说,哪朝哪代典章制度都没有规定必须上贡矮奴。而且他特别就道州矮奴的称呼进行批驳:就算道州有身材矮小的老百姓,那也是矮民,不是什么矮奴。最后他表示,只要他当一天道州刺史,就不允许进贡道州矮奴。也许是阳城的坚持最终打动了朝廷,道州矮奴进贡之事从此不了了之。

    据说百姓因此感念阳城的恩德,专门修了一座“福星祠”来纪念他。白居易那首诗的下半部写的就是这件事。

    “一自阳城来守郡,不进矮奴频诏问。城云臣按六典书,任土贡有不贡无。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父兄子弟始相保,从此得作良人身。道州民,民到于今受其赐,欲说使君先下泪。仍恐儿孙忘使君,生男多以阳为字。”

    诗的名字叫《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听起来像是喜剧的名字,背后其实是一个制度性的悲剧故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3 19:48 , Processed in 2.27974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