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后湖的前方

2019-9-2 15: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94|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如今,后湖变身后湖科创·文化产业园,成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整治建设的主战场、产业集聚的大平台。


  读湖三人行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 朱训德


  后湖国际艺术区董事长 赵荣军


  后湖居民 杨慧兰


  读湖目的地 后湖


  后湖位于湘江西畔和岳麓山之间。1958年,岳麓山渔场在此成立;2002年,渔场更名为后湖新村村民委员会,人口1200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湖片区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艺术培训胜地”;如今,经省、市、区推动打造,后湖变身后湖科创·文化产业园,成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整治建设的主战场、产业集聚的大平台。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洪虹


  据传,岳麓山、桃花岭山脉的雨水流入湘江时,会在湘江西岸穿过最后一个湖,“后湖”因排在最后而得名。


  可这两年,后湖火了,火得靠前,火得领先。从上世纪50年代的岳麓山渔场,到如今接续湖湘千年文化,打造文化艺术高地,后湖已甩掉“黑水湖”的帽子,变身生态修复治理的全国典范,“城中村”探索出城市有机更新、新兴经济发展的精明增长之路,而村民没有背井离乡,依然安居乐业在湖畔——原来沧桑变化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后湖的故事如此动人!


  当世界的目光聚焦之际,渐露娇颜的后湖有着怎样的前方?初秋傍晚,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约上三位特别的人漫步湖畔:湖居40余年的著名画家朱训德、后湖国际艺术区董事长赵荣军、后湖居民杨慧兰,听三位后湖人的故事,探寻后湖的前方。


  湖区的变迁


  后湖西岸有座“桃花岛”,当地人都喊赵荣军作“岛主”。大约七八年前,赵荣军想起这里曾经种满桃花,灵机一动为这座深入后湖水域的陆地取名“桃花岛”。未料到,他的命运自此与后湖紧紧相连。


  望着眼前这一汪湖水,这一抹远山,赵荣军说起了后湖的故事。时光追溯至1958年,在当时长沙郊区岳麓山人民公社的组织下,湘江西岸散居的10多个渔民成立了岳麓山渔场。1972年,相邻的天马村划分过来两个生产队,国社合营企业——岳麓山渔场成立,以养鱼、养猪、种橘、鱼苗孵化等为业。2002年,渔场更名为后湖新村村民委员会,成为岳麓区桔子洲街道的一个行政村。


  上世纪90年代,赵荣军求学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彼时,由于被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围合,加之丰富的艺术类资源,一夜之间,后湖成为了中南地区甚至是全国最大的“艺术培训胜地”,周边村民的房屋被各类艺术培训机构租赁一空,鼎盛时期学生有五六万人。


  “每天早上7点多,摩托车大军像蝗虫一样出动,交通十分混乱。”赵荣军回忆,由于过快增长和过度利用,又缺乏长远规划和系统治理,岳麓山下众多高校及单位的污水都排向后湖,慢慢地后湖成了“烂泥塘”“垃圾场”,安全隐患突出,环境破坏严重,培训机构逐渐退出湖岸,空置民房越来越多,明珠黯然失色。


  虽然赵荣军的艺培学校退出了湖区,可他心底仍旧深埋着艺术梦。“大家都不要这里了,我要。”2012年,赵荣军拿出50万元,租下后湖西岸的小岛并命名“桃花岛”,投入1800余万元资金对老旧民房进行修复改造。他坚信,这个“废品集散地”终有一天能成为艺术家集散地。


  “美术高地”“艺术高地”的石碑接连在岛上竖起,文化艺术气息在这片湖区逐渐浓郁。2014年,“后湖的未来”第一次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明确:依托长沙后湖文化艺术园等文化产业基地,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


  后湖如何追赶金庸笔下的世外桃源?2015年,作为大科城建设主战场,岳麓区正式启动总面积2110亩的后湖综合整治项目,创新采用“一奖二租三引四转”模式,开展了优化交通、拆违提质、截流治污、生态治理、产业发展五大工程。其间,拆除违章建筑3118栋60余万平方米、有机改造民居348栋、修建7条市政道路、拆迁腾地500亩。目前,已有百余家企业、近百位知名艺术家入驻湖区,为大科城“产学研”转化提供空间和载体的中建智慧谷也在快速建设中。


  “后湖成了大学城的眼睛。”听到这句话,朱训德突然停下手中的画笔,双眼闪现别样的光芒。工作室隔壁,新的朱训德美术馆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投下影子。


  特有的情怀


  湖,是撒在大地的明珠,也是取之不竭的粮库。后湖给予的食粮不只是物质上的,湖畔延续的是岳麓书院千年文化,主张的是湖湘特有的大情怀与大自信。


  朱训德把后湖清晰可见的美好未来,归功于省、市、区坚定打造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创举。他兴奋地忆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多次来到后湖,甚至不要陪同,环湖骑行,调研思考大科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突然到访工作室,听取艺术家们的意见,叮嘱岳麓山这块要少搞点房地产,多搞点文化艺术。


  前有岳麓山后有大学城。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岳麓书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湘江畔、麓山下,如今已是高校环绕,一流大科城有了坚实的建设基础。


  未来在哪,交锋就在哪。房地产开发商看上这块“肥肉”,纷纷登门,拜请艺术家们搬出工作室,以获得别墅使用权的物物交换让位地产开发。房子要不要推倒重来?民居如何改造?原住民如何共享文化艺术发展成果?大学与大学城的关系,大学城与大科城的关系如何理顺?一时间,多方力量博弈后湖。


  “几百米深的淤泥,一百多辆大车,足足拉了四五个月。”彼时,即便后湖变成了大工地,挖机钻机声穿墙入耳,朱训德也从未离开湖畔。他爱这里爱得深沉。


  这份爱里,更多的是思考。


  朱训德在这里毕业,从讲师到教授再到院长,40多年来保持不变的习惯就是带着学生、友人、游客登麓山、品书院。他常常自问:“我们这些搞艺术的能为岳麓山做些什么?能为湖湘文化传承做些什么?”


  大家一致认为,后湖要搞自己的文化艺术高地,就要搞和北京798、宋庄不一样的,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体现湖湘精神与文化自信。赵荣军与朱训德等几个带头的艺术家东奔西走,从几个到如今七八十个,艺术家纷纷回到故土,聚在后湖。不设置画廊,不欢迎消费场所,一栋栋改造后的民居成为工作室,一幅幅原创作品在这里诞生。如今的芷江博物馆内,纪念抗战70周年题材的画作,近一半来自后湖画家。


  如今,以后湖为中心的文化艺术高地已初步成形,两公里范围内,聚集了省美术馆、李自健美术馆、谢子龙影像艺术馆、谭盾音乐厅及70多位全国知名艺术家的工作室。“文化艺术是拓荒,是启蒙。长沙往国际化都市发展,必须有这样的高地,让大家来欣赏艺术,知道什么是文化创作,什么是创新思维,什么是审美力。”朱训德说,完全建成开园后,包括他在内的艺术家工作室都会定期向公众免费开放。


  安放的乡愁


  不少艺术家在后湖求学、教学、创作、发声,可以说,后湖的故事也写就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对于本地村民而言,大半辈子的祖业如何承续?望山见水的乡愁如何安放?


  1962年正式投产的岳麓山渔场,1985年就实现了平均亩产超250公斤,纯利润达20万元,干部职工近900人,为当时长沙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渔场之一。


  “开始几年,我们在湖边种橘子,后来以种菜为生,一年种菜的收入只够解决基本温饱,再到后来把房子租给开画室的学生,从一间房一个月租5元、10元,到15元。”20多年来,杨慧兰一家5口人住在后湖新村5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直到2013年前后赵荣军和艺术家们决心打造后湖文化艺术园,她的老房和村民们的一道,第一批大约五六十户集中交给了园区改造、运营。2015年9月,后湖景区综合整治工程深度启动,腾地村民都陆续被妥善安置入住了新房。


  不仅在湖区有了新房住,村民的老房也由政府买单进行改造升级。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政府甚至请来了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多国的知名设计人士,在他们的操刀下,废旧老房焕发生机,充满了艺术气息。


  杨慧兰改造后的老房就颇受青睐。后湖园区租下她的房子,首年付清租金近15万元,又签下合同,每年按5%的幅度递增。村民杨志仁算了一笔账:300平方米的老房,原先一年收租两三万元,如今他家搬进附近小区140余平方米的电梯房,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且政府已签下老房为期10年的租约,剔除升值空间,老房将带来超过100万元的租金收入。


  从最初靠湖吃湖,只能解决温饱,到如今依旧靠湖吃湖,却能轻松小康,后湖的原生村民幸福感大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幸福感支撑的后湖,前景无限明媚。


  读湖问答


  对于后湖打造全国的文化艺术高地而言,您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朱训德:我认为决策层需要大智慧与大魄力,需要民本情怀。之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来后湖散步,说我们这里的书卷味还不浓,文化气息还不浓,创新氛围还不浓,就是在提醒我们要进一步把后湖、把大科城做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调研后湖,说了一番话让我记忆深刻。他问:当一个人在长沙,在岳麓山,住了30年,可能就只是搭个棚子,但已有两代人了,你能说他不是长沙人吗?后湖采取城市有机更新,没有推倒重来,还集体为村民的老房买单,就是一种民本情怀。


  作为实际运营后湖部分区域的企业家,您的初心是什么?


  赵荣军:我读书时就学画画,毕业后还做过老房改造、老城改造,用文化艺术让被“抛弃”的城区焕发新生,是我觉得重要也一直坚持在做的事。当初我来到后湖是想来这里办学——艺术家式的办学,还想在这里建立创作区、产品交易区、教育区、消费区,但渐渐地我的想法变了,我盼望这里更纯粹,让这里成为一个精神高地。如今,在各方建设下,这个期盼正逐渐成为现实。


  听说园区还给村民安排了工作?


  杨慧兰:是的。我和我丈夫就在园区的后勤部门工作,两人每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和我们一样在园区上班的村民有好几十人,只要想做事,园区就会优先考虑本地村民就业。现在,我们这些老邻居也经常在湖边遇到呢,散步、聊天、跳舞。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2-18 09:54 , Processed in 0.0981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