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讲座《九嶷山上白云飞——湖南上古历史的考古学重建》引发热议;近年来湖南境内的一些考古发现,为“舜葬九嶷”提供了实物证据。舜帝是否真的到过湖南,是否真的葬在九嶷山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集体记忆所带来的“身份认同感”。 近日,“发现湖南”主题讲座在长沙市博物馆多功能厅举行,现场人气爆棚。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编者按 新年伊始,长沙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 “发现湖南”系列讲座,引发热烈反响。即日起,本报推出湖湘历史人文探源性系列报道——“发现湖南”系列报道,关注讲座相关内容,聚焦湖南近年来考古发掘的最新进展,展现现当代有关研究成果。这些报道通过湖南人讲湖南“古”,探寻一系列考古发现背后的脉络与生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湖湘历史文化。 长沙晚报首席记者 宁莎鸥 上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在长博作了“发现湖南”首场讲座《九嶷山上白云飞——湖南上古历史的考古学重建》,引发观众热烈反响。“九嶷山上白云飞”引自毛泽东的诗词,讲述的是“舜葬九嶷”的故事,不少史籍记载,舜帝葬在湖南宁远的九嶷山中。上世纪90年代,九嶷山上重建了舜帝陵,于1999年落成。新建成的舜庙占地600余亩,吸引着来自全国的游客。近几年,宁远也不断招商引资,加大舜帝陵风景区的旅游开发。不过,舜帝生活的时代距今大约4000多年,很多生平事迹已不可考。究竟舜帝是否真的葬于湖南九嶷山?这个故事又与湖南历史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舜葬九嶷 《山海经》有载,司马迁是支持者 舜帝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之一,相传舜姓姚,名重华,是中国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舜最重道德,是个道德榜样。他所到之处,无不受到人们的崇敬。舜因为道德高尚广受群众爱戴,所以他的前任尧就把部落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他,其国号为“有虞”,所以又称他为“有虞氏帝舜”。史书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便是对他道德的高度评价。后来天下遭遇大水,舜任用大禹治水,大禹变堵为疏,成功退去了洪水,舜于是把“帝位”禅让给了他,这个故事大家就更熟悉了。 舜帝陵的陵址问题,相传了千百年,诞生了很多种说法。其中有种说法便认为,舜死在南巡途中,陵墓设置在湖南宁远县的九嶷山中。 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记载:“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其中“陟方”为巡狩,即天子(舜帝)外出巡视,“陟方乃死”即死在了巡视途中。舜葬在何处,巡视的方向就显得很重要了。根据后世史籍与传说,一般认为,舜此次为南巡,范围就在今湖南一带。湖南境内的君山、德山、韶山、崀山、舜皇山、九嶷山等地,至今还流传着《舜帝降九龙》《访何封侯》《教民制茶》《二妃寻夫》等不少关于舜帝的传说。其中《二妃寻夫》流传甚广,相传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赶往南方奔丧,一路上泪如泉涌,洒在竹子上,留下斑斑点点的泪痕,是以斑竹也被称为湘妃竹。“湘”便是湖南的简称,而斑竹也在九嶷山与舜皇山有广泛分布。 《尚书》中并未言明舜帝葬于何处,史籍中对于“舜帝崩葬九嶷山”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山海经》。《山海经》总共18篇,其中就有3篇定论舜葬苍梧九嶷山。卷十《海内经》记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卷十五《大荒南经》载:“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卷十八《海内经》载:“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值得一提的是,《山海经》成书年代约为公元前700年(先秦时),是所有记载舜帝的经、史书中离舜帝生活年代最近的。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也有对于“舜葬九嶷”的记载。太史公称,“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司马迁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出任太史令,这一身份使他得以阅读史馆所藏的众多图书,各种书简中有关舜的记载,对舜葬九嶷的各种不同说法他都有条件接触。 此外,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说:“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这就表明,他不但大量收集了关于舜的文字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过。司马迁对于舜帝陵的结论可以说是既不唯书定论,也不唯传说是听。 综上所述,史籍中对于“舜葬九嶷”可以归纳出较为完整的逻辑链:《尚书》肯定了舜帝南巡的史实,《山海经》多处指出舜帝葬于九嶷山,而司马迁在总结前人资料、亲自考察的基础上,得出了权威结论。此外,《竹书纪年》《帝王世纪》等多部典籍也提到了相似的观点,至于其他别史、杂史、野史、稗史中的记载,更是多如牛毛。 孟子、欧阳修等质疑,有人认为“葬于鸣条” 事实上,“舜葬九嶷”的说法,既有司马迁这样的支持者,同样不乏质疑者。唐宋年间,文学家元结、欧阳修都觉得这一说法有问题,认为“虞舜老倦勤,荐禹为天子。岂复有南巡,迢迢渡江水?” 元结、欧阳修等人都是根据常理推断,总结出了两大理由:第一,舜当时年纪太大了。按照史籍,舜当时超过一百岁,哪里还有精力南巡,“迢迢渡江水”呢?第二,舜南巡名不正言不顺。巡狩是天子政事之一,但舜在帝位33年就已经“耄期倦于勤”,将“帝位”禅让给了大禹。舜当时都已经不是“天子”了,如何还能称得上“南巡”呢? 持质疑观点者认为,《史记》虽然有“葬于江南九嶷”的说法,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经焚书坑儒,烧毁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典籍,从而给司马迁写作《史记》认定舜帝卒葬带来一定的困难,太史公的断言未必准确。至于《山海经》说舜葬在“南方苍梧之丘”,因其书不属于史书,就不可信。 另外也有学者从地理位置质疑“舜葬九嶷”之说,认为当时湖南是“化外之地”,即使舜有巡狩之事,也仅如一些书说的“南至霍山”,即到达今安徽地区,不会到达湖南的九嶷山,更不可能到达苍梧。还有学者认为,舜葬九嶷,为何没有封土和墓碑?如果有,在哪个位置呢?没有封土和墓碑,也就没有实物凭证。 舜帝如果不是葬在九嶷,那么葬在哪里呢?孟子曾说过“舜卒于鸣条”。因为孟子是战国时代的人,比司马迁等其他持“九嶷说”的人都早,所以孟子的说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据考证,鸣条山在今山西运城市区北,如今运城的鸣条山还建有舜帝陵,该陵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为地方官依据《孟子》的记载所建。 支持“鸣条说”的人主要基于两大理由:一来,鸣条也有叫做“苍梧”的地方,所以“崩于苍梧之野”中的“苍梧”并非指湖南的苍梧,而是指此苍梧。比如,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竹书纪年》中就记载,舜在位49年,居于鸣条,“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司马迁因为并不熟悉古地名,所以造成了谬误。二来,山西运城市距舜帝时期的旧皇都60公里,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舜来这里比到千里之外的湖南更方便。当然,“鸣条说”也有与一些历史典籍相违背的地方,受到了反对者的批评。此外,关于舜帝陵所在,还有“葬于纪市”等说法,不过“纪市”等古地名早已尘封于历史长河之中,无从考证了。 马王堆出土地图佐证舜帝陵庙所在 如前文所述,舜帝死后究竟葬于何处,历代学者莫衷一是,流于笔墨官司。不过近年来湖南境内的一些考古发现,倒算是可以为“九嶷说”提供一些实物证据。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三幅古地图,其中有一幅,画有长沙国南部的山川、县治及居民点等内容,被称为《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图中对九嶷山的定位相当准确,山的南侧画有一处建筑物,建筑物前画有九条柱状物,中间画有五个“∧”形屋脊,建筑物旁注“帝舜”二字。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谭其骧教授就此解释:“这座建筑物即舜庙,九条柱状物当系舜庙前的九块石碑。将著名建筑物夸大地画在地图上,这是古今地图惯用的手法,并不足怪。”舜帝贵为天子,其陵墓所在地在地图上用九根柱状物和五个“∧”形屋脊表示,应该有“九五之尊”之意。 这幅地图绘于公元前168年,这表明在西汉时期,九嶷山中就修建有舜帝陵庙,湖南人就有祭祀舜帝的传统。司马迁“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时所见到的舜庙或许就是图中标明的这座。而这座陵庙修建的时间,显然比山西运城根据《孟子》记载所建的舜庙要早得多。 如果说《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标注的舜庙只是“纸上谈兵”的话,那么宁远县玉琯岩古舜帝陵庙遗址的出土,则向世人展示了古代舜庙的实体。 2002年,湖南省考古工作者在九嶷山玉琯岩发现了汉代建筑物遗存,经过280多天的勘探试掘,发现遗址占地3.2万平方米。建筑基址呈南北向、东西向迭压,长、宽逾100米。出土的遗址表明,古舜帝陵庙由南往北依次为正殿和寝殿,其中的正殿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寝殿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两殿的两侧还有不少厢房。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4年8月,全国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有关专家学者赴九嶷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论证,对这项考古成果作出了权威性认定:考古工作者在九嶷山玉琯岩南面已经发掘出了宋代舜帝陵庙遗址,这是目前经考古发掘证实的时代最早的舜帝陵庙。在宋代舜帝陵庙基址的下面,发现了唐代舜帝陵庙的建筑遗址。在唐代的舜帝陵庙建筑基址下面,还进一步发现了汉代建筑基址。出土了大量唐代、汉代文物,例如唐代的“舜”字头专用祭器,东汉“詣环吴”铭文杯柄,“王”字头兽面瓦当等。这些出土文物,印证了史籍中关于玉琯岩前秦汉时期就建有舜帝陵庙的记载!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国家考古专家组组长、研究员黄景略曾表示:“九嶷山玉琯岩遗址是有文献记载的。司马迁《史记》有记载,马王堆出土古地图中有记载,而且大的环境相吻合,能与马王堆地图和司马迁的记载相印证。虽然现在发掘出的还只是唐宋时期的遗址,但已经很不一般。再结合在明代遗址上新建的舜帝陵,说明历史上在此建舜庙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说舜帝陵在此处,应该是准确的。” “舜葬九嶷”的故事,推动湖南“华夏化”进程 事实上,舜帝活动的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是尚未产生文字的上古时代,很多故事都依赖口耳相传。因此,到了文字记事的时代,古史中关于舜生平的记载产生了很多的分歧。坦白地说,如今流传的关于舜的事迹,更接近神话传说,而非史实。即便是发掘出的舜帝陵庙遗址,也只能证明湖南人祭祀舜帝的传统古已有之,而不能证明舜帝就葬在此地。 在此背景之下,“舜葬九嶷”的传说为何还如此重要,被放在了“发现湖南”系列讲座开篇的标题里了?郭伟民告诉记者:“故事只是故事,更重要的是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舜葬九嶷’故事的发生是大一统时代政治文化认同的地理标志,一种通过地理位置所表达的华夏价值观。而九嶷山舜庙的出现则是湖南完成华夏化进程的标志。” 追溯历史不难发现,“三皇五帝”的概念并非一直都有,其故事真正成形,大约在战国时期,国家观念普及之后才流传开来的。为什么呢?因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形成需要打造“集体记忆”,寻找“共同祖先”,“三皇五帝”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上古时代,湖南无论在地理位置、民族构成还是文化源流上,都与当时中原地区的“华夏正宗”相去甚远。对于湖南来说,舜帝便成为了一种象征,舜帝南巡、舜葬九嶷象征着“华夏正宗”与“南蛮文化”交流,象征着中央政权对边陲之地的管辖——天子已经涉足此地,那么湖南不再是不毛之地,而被纳入了国家的版图之中;湖南居民也不再是蛮荒之民,而是经过“王化之民”。湖南当时属于楚国,楚人祭祀舜帝,自认舜帝为祖先的过程,就是楚地先民追求“华夏化”的过程。 舜帝是否真的到过湖南,是否真的葬在九嶷山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集体记忆所带来的“身份认同感”。在这样的“共同起源”的集体记忆之下,在秦汉大一统时代,湖南被纳入了帝国的行政版图,湖南境内的苗蛮 、夷越 、百濮等人的先祖,同样一一被包括在华夏族群之内。(感谢长沙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力支持) “发现湖南”系列报道之一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1-15 23:01 , Processed in 0.09789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