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十章 湘江之戏

2017-4-21 17:5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56| 评论: 0|原作者: 孙文辉


二、明清传奇

这一时期,湖南来了昆剧。

昆曲,是明代人的最爱;将昆曲从江苏带来湖南的,就是朱元璋先生的皇亲国戚。

明代,在湖南封王的有:潭王朱梓、岷庄王朱梗、南渭王朱音、谷王朱穗、衰宪王朱瞻墡、吉简王朱见浚、雍靖王朱佑枟、荣庄王朱佑枢、桂端王朱常瀛、武冈王朱显槐、永明王朱由榔、东安王朱英燧、岷王朱裎泞、祁阳王朱定煠等十余人。

他们来到湖南,分别在长沙、衡阳、常德、祁阳、武冈、永州、东安等地。他们被封王之后,就在领地上建造豪华的王府,王府中建有戏台,而戏台上也多唱昆曲。

王府的戏台不但带来了昆剧,而且成为了昆腔与湖南地方声腔交流、切磋的场所。常德人龙膺一向不喜欢湖南的“高腔土调”,他创作《金门记》并由其家养伶班用昆腔演出。龙膺与荣定王朱翊珍志趣相投,二人经常在常德王府就戏曲的问题经常切磋交流。

明天启七年(1579)桂端王朱常瀛至衡就藩后,王府“笙歌之盛,不减京畿”(清乾隆《衡阳县志》)。至明崇祯十六年(1644),张献忠的军队迫近衡阳,“桂藩即集女乐并宫女二千余人,聚而燔之,号呼震天,并宫殿付之一炬。”(明史惇《痛余杂录》)。而民间亦有王府女伶逃出至民间搭班演出觅食的传说。

昆曲在湖南流行,影响了当地的“高腔土调”,于是“楚人强作吴歈”,渐化为具有山野之气的湖南昆曲。

明朝灭亡,王府昆班艺人流落民间,与当地的艺人共同演出,提高了湖南昆曲的水平。昆曲同时也进入了地方戏曲,成为了地方戏曲的一个声腔系统。因此在今天的京剧、湘剧、衡阳湘剧、常德汉剧等剧种中,都还保留有昆腔。

昆曲顽强地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生存,实属不易,至20世纪50年代,湖南已经没有了一个专业的昆曲剧团。1956年,时为嘉禾县文教科科长的李沥青,从老艺人何民翠那里得知嘉禾祁剧团的一些演员还会昆曲,他与时为小学音乐教员的李楚池,一起嘉禾祁剧团调查,与萧剑昆、匡升平、彭升兰、李升豪、萧云峰、何民翠等老艺人一起发掘昆曲艺术。12 月,在梅兰芳、田汉等同志的提倡和支持下,湘昆剧团得到恢复和发展,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地方戏曲剧种。1957年,湖南省文化局举办湘江昆曲训练班,培养了一批湘昆艺术人才。1960年,成立了郴州专区湘昆剧团,使一个濒临消亡的剧种得以复活。1964年定名为湖南昆剧团。

在此之前,“正统”的苏昆、北昆,认为湖南昆曲土气、不正宗,因此称之为土昆、野昆;湖南人虽然有些谦卑与自嘲,但对生长在自己土壤上的艺术还是特别喜爱,因此称之为“湘昆”。

湘昆,成为了湘南艺术中一朵奇葩。2001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戏曲大戏剧种

明清之际,由于农业生产的和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一大批新的剧种开始开始在祭祀戏剧——傩戏中发展、壮大,并开始进军城市,至清代中叶,在中国戏曲史上,出现了第一次“花雅之争”。雅,就是昆腔。花部戏剧,是,出现在全国众多地方的戏剧声腔,如弋阳腔、梆子腔等。

这一时期,湖南出现的属于“花部戏剧”的新剧种有:湘剧、巴陵戏、常德汉剧、荆河戏、辰河戏、衡阳湘剧等。这些剧种,连同湘昆、祁剧,被戏剧界统称为“大戏剧种”。在民间,老百姓常把“大戏剧种”统称为“汉剧”,而把后起的“小戏剧种”称之为“楚剧”。

属于湘江流域的大戏剧种有湘剧和衡阳湘剧。

湘剧

湘剧史家黄芝冈谈到过湘剧的发源。他在《论长沙湘剧的流变》写道:长沙湘剧从浏阳老案堂“九条网巾打天下”开始的。老案堂是浏阳乡镇的巫神小庙,所祀的神叫福主,是一尊有头无身的神。老艺人说这神叫烂神,即是湖南、江西、贵州、四川、广东所通祀的傩神。这神在湖南原叫东山圣公。湖南更有一尊有头无身的女巫神,是巫师给人家冲傩所祀的主神,这神叫白氏三娘,实际是和东山圣公兄妹为婚的南山圣母。这两尊傩神在四川叫师爷、师娘,在广东叫东山神、罗夫人,他们和南方兄弟民族所传说的伏羲兄妹是极有关系的。浏阳、长沙一带叫一尊巫庙小神为一案,长沙东乡的巫庙小神有清案堂、陈案堂等称呼。浏阳人扛抬神像、旗、剑到家迎供,名叫接案;因此这种傩神又叫案神,傩神小庙叫案堂。早年江西萍乡立春前一天,四乡农民将所祀案神抬到城里,等县官接春后即抬向官衙、民户逐疫。清乾隆初年,湖南醴陵农村艺人即自行组成小班,扛抬案神鬼脸到四乡游行演戏,还愿的人家请这种戏班唱戏,便连案神也接来供奉。……这种戏班叫案堂班。老案堂班原是一所案神小庙,被当地各案堂班作为共同据点,像城市戏班用老郎庙做他们的的公所一样。凡这类案堂班都由演员九人成班,演员的盔头、戏衣例由公家置办,网巾和靴子必由演员自备,所以这种戏班叫九条网巾,或叫九老图。[1]

湘剧名伶王福娥在教学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湘剧的起源与祭祀戏剧密切相关。湘剧进入城市之后,开始与其他剧种之间的交流,便迅速成长、成熟起来,成为了湖南一大剧种,被湖南人称为“省剧”。

湘剧发端于浏阳,主要以长沙、湘潭为活动中心,也被称作长沙湘剧,兼唱高腔、低牌子、昆曲、乱弹四种声腔。其中高腔,源于弋阳腔与地方傩戏高腔结合形成的新曲牌系统。低牌子是昆腔地方化的结果。昆腔曾存在于湘剧声腔中,但现已融入低牌子中不独立存在。乱弹又称南北路,湘剧史家称北路为弋阳腔、南路来历不明;个人认为:乱弹又名弹腔,即祁剧史家刘守鹤所说的“唐腔”;湘剧南北路之南路,来源于祁剧声腔。

湘剧之远源,在明代的祭祀戏剧;至清中期基本成型;自道光年间起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所建立的科班达28个,开科60多期,分布于长沙、湘潭、浏阳、醴陵、茶陵等地。在同治、光绪年间,有剧目千余个,内容丰富:有来自北杂剧的剧目,如《单刀会》、《诛雄虎》、《回回指路》等;有来自早期弋阳腔的剧目,如《目连传》等;有来自弋阳腔和青阳腔的剧目,如《琵琶记》、《白兔记》、《金印记》等;还有《三国》、《水浒》、《杨家将》一大批南北路剧目。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田汉在长沙举办战时歌剧训练班,曾先后组成7个湘剧抗敌宣传队,在湘南和广西桂林一带活动。抗日战争中,罗裕廷、吴绍芝、陈绍益等不少湘剧著名演员死于战乱中。

湘剧名伶王华运在化妆

1949年,湖南军区洞庭湘剧工作团成立,另全省约有湘剧演出班社37个。1953年,湖南湘剧团移交地方;1955年,全省共有湘剧团21个。1960年,改建为湖南省湘剧院,全省湘剧专业演出团体削减为8个。1969年湖南省湘剧团撤消,全体艺术人员下放,1970年省组建文艺总团,下设湘剧队。1976年后,湘剧复苏,但至1983年全省仅存9个湘剧团体。至2010年,全省仅存湘剧团体4个,它们是湖南省湘剧院、长沙市湘剧院、茶陵县湘剧团、涟源市湘剧院。

2008年,长沙湘剧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黄芝冈《论长沙湘剧的流变》载《中国戏曲研究资料初辑》p.52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7月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蛮野寻根”,《蛮野寻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流》孙文辉/著,岳麓书社2015年3月出版)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5 00:11 , Processed in 0.09879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