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流域是湖南戏剧最为发达的地区。 自北向南,这一区域的传统戏剧有:湘剧、长沙花鼓戏、长沙杖头木偶戏、皮影戏、衡阳湘剧、衡州花鼓戏、衡南皮影戏、湖南昆剧、祁剧、零陵花鼓戏,这些戏。占据了湖南传统戏剧的大半江山。 湖南戏剧的源头,与傩有关。在拙作《戏剧哲学》、《巫傩之祭》和《草根湖南》中都有论述。这里只能概括地讲一下。 戏剧自古有之,只是在宋之前,都是祭祀戏剧;它有些类似如现存的傩戏。至北宋,市场经济发达,神道意识淡漠,社会娱乐化倾向增强,民间傩戏依托目连戏等大型祭祀戏剧,开始向审美的市场戏剧转化。戏剧开始进入市场。 祁剧《目连救母》 进入了市场的中国的传统戏剧,被国学大师王国维称为“真戏剧”,我称之为市场戏剧,或审美的戏剧。它的发展,经历了这样四个阶段:1、宋元杂剧、南戏;2、明清传奇;3、清中期“戏曲”大戏剧种;4、近现代“戏曲”小戏剧种。 现结合湖南的情况略分述之:
一、宋元杂剧、南戏 进入市场的戏剧为了适应观众、争取观众,艺术的本体开始大幅度地创新。戏班子在勾栏瓦舍中收取门票,决定了剧本必须吸引观众,要故事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演员必须突出演技,要唱得好、说得好、表演得好。这一时期,戏剧成为最时尚的文化产品出现在市场上,戏剧因此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北方形成了杂剧,南方形成了南戏。 宋时,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的《官本杂剧段数》,杂剧剧目有两类,一是以大曲命名,如《王子高六幺》、《莺莺六幺》;一类是滑稽戏,如《眼药酸》、《风流药》;以及宋金杂剧院本中的《蔡伯喈》和《刺董卓》、《襄阳会》、《骂吕布》、《大刘备》、《赤壁鏖兵》等有关三国故事的剧目。到元代,杂剧盛行,成为了中国戏剧文化的主流。 宋代,南戏在南方也已开始滥觞,徐渭《南词叙录》认为:“南戏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4),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而由祭祀戏剧向市场戏剧过渡的大型剧目“目连戏”在很多地方上演,能一连演出好多天。至元末,南方出现了著名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四大南戏剧目;它开启了之后不久的明代传奇艺术的先河。 湖南戏剧在这一时期,无有官方的记录和文物的出土;但在一些文人著作的片言只语中,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 一是祁剧戏班供奉的祖师爷叫焦德,此人是宋徽宗时期宫廷中的优伶,后来因戏谏皇帝被杀,宋人的著作《清波杂志校注》、《中吴纪闻》、《可书》都有这位杰出优伶的记载。[1] 祁阳县白水镇竹山村举行祁剧祖师像落成揭幕庆典 二是祁剧的曲牌非常古老。时隔千年,现存祁剧《目连戏》全部曲牌有214支,源自唐宋大曲、唐宋词牌、诸宫调、佛教曲调的共107支,占全部曲牌的50%。这部分曲牌,是《目连戏》的“正格曲牌”部分,非常古老。[2] 三是民国时期的祁剧史家刘守鹤根据自己的研究、对家乡永州新田戏剧的考察、分析认为:“祁阳剧起于唐朝,盛于宋朝,大概是可靠的。”[3] 四是宋时从贵州迁徙至湖南、尔后一直封闭在大山区中的新晃侗族傩戏“咚咚推”,居然还保留有一出南戏《白兔记》中的一折——《刘高斩瓜精》的傩戏剧目。 侗族傩戏“咚咚推” 五是作为历史悠久的大戏剧种,祁剧对南方众多的剧种发生过重大的影响。在清代,它是南方传播最广的剧种,在湖南,它是大戏剧种“南北路”声腔中“南路”之源(北路为弋阳腔)。在江西、福建被称为“楚南戏”,对粤剧、闽剧、赣剧的诞生发生过间接的影响;它在广西被称为“桂剧”、在福建被称为“闽西汉剧”、在广东被称为“广东汉剧”。它跟随湘军四处闯荡,也曾被左宗棠带到了新疆…… 因此,祁剧的“身世”还是一个迷,它是不是宋时南戏在湖南的遗存呢?值得深究! [1]详见孙文辉《草根湖南》P236-242 岳麓书社2009年9月 [2]孙文辉《草根湖南》P245-246 岳麓书社2009年9月 [3]孙文辉《草根湖南》P248 岳麓书社2009年9月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蛮野寻根”,《蛮野寻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流》孙文辉/著,岳麓书社2015年3月出版)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2 00:24 , Processed in 0.0970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