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竹艺 湖南竹类资源甚为丰富,竹在湖南人的生活、生产中利用率非常之高。从人类以笋为食、燃竹取暖、爆竹驱邪、吹竹为乐,到以竹为原料的生活、生产用具,直至用于休闲鉴赏的竹雕艺术,竹,成为了湖南人日常生活中形影相随的伴侣。
益阳小郁竹艺 益阳地处湘中,境内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润,适合竹子生长。全市各种竹子蓄积量达15亿株,有方圆5平方公里的成片竹林31处,在全国排在第二位,1995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楠竹[1]之乡”。在以竹为业的手工制作技艺中,益阳小郁竹艺更为出名。 “郁”,益阳方言用字。其含义是,将竹材在火中烧烤将其纤维软化,再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其弯曲变形,从而到达制作要求所需的形状。因此,也可写着熨(读 yù),即“熨贴”之熨。小郁竹艺是一种采用直径5公分以下的麻竹为骨架和主要部件、加工成各种器具的民间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据《湖南省志·工业矿产志》载:“益阳小郁竹器大约源于明代。据传明代初年,当地篾工帮人修理一顶外来竹轿子,从中摸索、掌握了郁竹的技术要领,于是在益阳发展了这种技艺。”[2]在清代,益阳是驰名江南的“竹器之城”,茅竹湖的水竹凉席、贺家桥的小郁竹器、三里桥的竹骨纸伞被誉为“竹城三绝”。 20世纪20年代,篾匠王年松创造了一种活动睡椅,在国外展出获得好评。40年代初,竹艺艺人袁阳秋、李楚中的抬头洗脸架和龙船枷椅,都是名牌产品。这一时期,益阳有专业小郁竹器作坊3家,从业人员约30人,年产小郁竹器2-3万件。品种有桌、椅、凳、枕等4类12品种,销本地及武汉和滨湖一带。1977年为小郁竹艺生产的鼎盛年,益阳市竹艺厂员工达191人,制作竹器51300件,产值55.8万元,实现利润16万元。品种扩大到桌、椅、凳、柜、架、床、枕、灯具、屏风、小儿用具等10大类,高中档品种92种;并创制了成套家具、折叠家具和钢、木、藤、塑料混合结构产品。大部分产品外销美国、日本、西德、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典,以及香港等21个国家和地区。 小郁竹器是纯竹结构的小型家具及日常生活用品,产品结构紧凑、造型优美、凉爽舒适、经久耐用,越用越红,越用越亮。传统制作技艺为郁制、拼嵌、榫合、火制、装配;后又增加了防虫、防霉处理。20世纪60年代移植运用竹簧雕刻、烙画、漆艺等装饰技艺;70年代又创造了竹材着色、竹头拼边、竹板郁花和竹青贴面等新工艺,提高了产品造型艺术水平。1981年,又成功设计竹艺室内装饰,从天花板、墙面、地板,至室内陈列品均为竹艺,开创了竹艺生产新途径。这项工艺,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创作设计一等奖。 从1963年到1989年,益阳小郁技师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先后有刘宗凡等68人次出国传授小郁技术,其足迹遍布亚、非、拉美、欧洲等地的16个国家。1993年至1999年,益阳市利用享誉海内外的益阳竹文化,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国际竹文化节,特别是在1999年,益阳市传统竹艺厂制作的大型小郁艺术作品——微缩景观《中国园林》荣获国际竹文化节金奖,代表了小郁竹艺的世界顶级水平。 益阳是我的故乡,在家乡的竹器市场上,我们还看到精巧的小郁竹艺制品(如图:龙船枷椅)。竹艺艺人凭着这种手艺,还能制作出适应市场的日用品。然后,这毕竟不再是市场上的主导商品,当这些手艺没有了传承,也就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眼里消失…… 2006年,益阳小郁竹艺被确定为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宝庆翻簧竹刻 宝庆,即今邵阳市,旧称宝庆府。宝庆竹刻又称为“翻簧竹刻”、“竹簧雕刻”,翻簧、翻簧,即去皮的竹片。 传统宝庆竹刻,是在圆竹雕刻上独创留青去地的阳刻法,就是在竹青面上,将要雕刻的纹饰以外的竹青底子薄薄削掉一层,使纹饰凸显其上,再用阳刻的办法雕刻纹饰。局部细小的层次用阴刻表现,这种阴阳结合、留青去底的技法,使作品微凸的纹饰有浮起之感,层次分明,精美细腻。竹簧雕刻的多层竹簧雕刻法,是在传统的单层、双层竹簧雕刻的基础上,增加到3层、5层、7层,多达25层,雕出来的竹簧作品层次丰富,楼台水榭、人物花鸟、高山流水,重重叠叠,层次分明,意境幽远,充分体现了宝庆竹刻的优雅、完美。 而独特的宝庆翻簧竹刻技法,则是把楠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饰人物、山水、花鸟等文饰。竹簧经过加工打磨后,平整细腻、色泽淡黄有如象牙般光洁,造型上可方可圆、可成棱成角、规格上可大可小,过去因受圆竹材料限制而不便体现的题材,在翻簧竹刻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 明崇祯《宝庆府志·艺文》载:明嘉靖年间,宝庆人潘应斗曾将其叔潘一龙和宝庆竹刻高手们的竹刻技艺、刀工刀法一一记录下来,汇纂成《大来堂制艺》一书。 民国初年,蔡锷赠送给日本友人的翻簧竹刻笔筒上,刻有“嘉庆”、“宝庆”字样,说明在此之前,邵阳已有成熟的翻簧竹刻艺术。清同治八年(1869)前后,邵阳北乡小水庙的王树篯、杨曼萍等五六个艺人,开始用竹簧做筷子、雕花、涂色,受到市场欢迎;接着又在竹簧笔筒上雕刻山水人物。由于市场行销,王树篯在邵阳城内开设了爱此君斋竹刻店,专事竹刻生产。光绪年间,专门从事竹艺制作和销售的专业作坊就有9家,从业艺人100多人,著名的作坊有美君室、林筠室、君子邻坊、爱此君斋、管弦室、文雅堂、君雅堂、骏雅室等。 1915年,君子邻坊竹刻艺人朱莲舫创作的高浮雕“双龙腾云献珠图”奇形扁竹大笔筒,选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参展,荣获金质奖。1919年,第二届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宝庆竹刻管弦室雕刻名师左季敏、左季惠兄弟制作的荷叶形竹簧大花瓶又获银质奖。 1949年10月,邵阳宝庆竹刻得到保护与发展,32名竹刻艺人组成的邵阳市竹艺生产合作社于1950年初建立,年产竹艺品1万件,产值1.85万元,花色品种120个,由外贸部门包销,出口占98.2%。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竹艺厂,吸收了一批民间竹刻工艺大师,一方面挖掘和恢复传统的宝庆翻簧竹刻工艺,一方面引进美术专业人员和设计人才,进行器形设计制作和雕刻技艺的技术革新,同时选派一批青年技术骨干到工艺美术院校进修学习,人员增加到120多人,年产量6万多件,产值8.7万元,95%产品外销至港、澳、日、美、意、英、法等23个地区和国家。20世纪60年代,平均每年创汇1,71万美元。“文革”中,宝庆竹刻的传统题材虽然受到很大冲击,但反映“文革”的题材和工农业生产的作品却产量很大。20世纪70年代出口创汇达21.2万美元。80年代,宝庆竹刻出现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出口订单激增,品种到达330多种,工人增加到210多人,并选派出一批技术骨干和雕刻师傅,先后协助建立了宝庆竹艺二厂和邵东、新邵、邵阳县、武冈、城步、绥宁、洞口等8个地方国营竹艺厂;所有竹艺产品全部由湖南省轻工业厅外贸公司包销,邵阳市形成了有2000多工人,年产千万件,产值千万元的竹刻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80年代后期,由于外贸体制改革,又因为用于竹簧胶合的黄鱼胶依赖进口,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产品发生翘裂,质量得不到保证,出口逐年下降。邵阳最后一家生产手工“翻簧竹刻”的厂家———邵阳竹艺厂倒闭。 2011年3月24日,我随湖南省文化厅考察组一行来到邵阳,考察了宝庆竹刻的生产现状。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宝庆竹刻也引起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几个小规模的厂家和传艺所,在较为艰难的环境下保护、传承着这门传统的手工技艺。 由于宝庆竹刻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融入多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吸收了国画、版画、书法、金石等艺术的精华,积淀了大量适合竹艺自身特点的表现形式,因造型优美、色泽淡雅、题材丰富、讲究刀法而独具特色,2006年,宝庆竹刻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保护。曾剑潭、张宗凡先后被评定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 [1]楠竹,被统称为毛竹,又别于毛竹,拉丁名:Phyllostachyspubescens 别名:江南竹、孟宗竹、茅竹、猫头竹、狸头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楠竹实际上是毛竹中最名贵,最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一种实用竹。楠竹是其植物学中的中文学名,不能写成“南竹”。 [2]《湖南省志·工业矿产志》P435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蛮野寻根”,《蛮野寻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流》孙文辉/著,岳麓书社2015年3月出版)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2 05:41 , Processed in 0.0977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