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八章 渐行渐远的手工技艺

2017-4-21 17:4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960| 评论: 0|原作者: 孙文辉


十、纺织印染

湖南的纺织印染,绝不落后于中国的其他地区。特别是在农业文明时期,湖南的纺织、印染技艺往往领先于时代。左家塘楚墓中的战国舞人动物纹锦,马王堆辛追夫人的素纱襌衣,这些出土于长沙的楚锦汉服的制作,无不让今人赞叹!

 

1、湖南纺织源流

湖南的纺织工艺,发端于新石器时代。

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在湖南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重要的纺织工具——纺轮。

特别是洞庭湖区和三湘大地。如距今4500-5000年的安乡划城岗遗址就发掘出陶制纺轮10余个,华容大荆湖周边的27处新石器遗址中大多发现有陶纺轮,安仁、泸溪浦市等地的新石器遗址,都发现有用于原始纺织业的陶纺轮。

纺轮由塼盘和塼杆组成,陶制塼盘中的圆孔是插入塼杆用的,当人手用力使塼盘转动时,塼自身的重力使一堆乱麻似的纤维牵伸拉细,塼盘旋转时产生的力使拉细的纤维拈而成麻花状。在纺塼不断旋转中,纤维牵伸和加拈的力也就不断沿着与塼盘垂直的方向(即塼杆的方向)向上传递,纤维不断被牵伸加拈,当塼盘停止转动时,将加拈过的纱缠绕在塼杆上即完成“纺纱”过程。

小小的陶轮虽然简单,但原始人配合自己灵巧的双手,完成了至今为止现代纺纱工艺仍然沿用着的五大运动:喂料、牵伸、加捻、卷取、成形。现代纺纱机虽然已经多种多样的传动机构和电脑控制,但是不管是喷气、气流还是环锭纺纱,万变不离其宗,纺纱原理还是如出此辙。

经过漫长了新石器时代,当湖南进入农业文明新时期,发达的湘江文化区域开始引领湖南纺织、印染文化前进发展的方向。

1957年,湖南省长沙左家塘楚墓中出土一叠丝织品,其中有:深棕地、红黄色显花的菱纹锦,残件长32.5厘米,宽23.3 厘米;褐地矩纹锦,残长为19.9厘米,宽8.2厘米,锦面上有墨书“女王氏”三字;褐地双色方格纹锦7块,最大的一块残长17厘米,宽11厘米;几何填花燕纹锦的残长为15.3厘米,宽4.5厘米;朱条暗花对龙对凤纹锦的残长为21厘米,宽 23厘米。这批丝织品表明在战国时期湖南纺织品的纹样,已从几何纹发展为动物纹,色彩配置也较为丰富,提花技术已相当进步。

自汉至唐,中国的手工业技术进入全盛时期,纺织工艺特别发达,领先于世界;而湖南,则领先于中国。

纺织品文物在全国各地出土很多。其中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和3号汉墓出土的数量最多,品种最全,质量最高。在众多的随葬品中,有纺织品和衣物 200余种。其中包括目前所知的汉代丝绸品种的绝大部分,如平纹组织的绢、缣、纱;绞经组织的素罗和花罗;斜纹组织的绮、锦、绒圈锦;袋状组织的绦带以及彩绘印花纱。还有大麻和苎麻制成的粗细麻布等。

丝织品,共有单幅的丝绸46卷,成件的衣物58件,属于服饰类的共27件,丝绵袍11件,夹袍1件,衣3件,以及衣裙、手套、履、袜、香囊、丝巾、绣枕、镜袋、瑟衣、绣花包袱等。

马王堆汉墓中纱织品数量较多。其中一件薄如蝉翼的素纱衣长128 厘米,袖长190厘米,重49克。另有几块素纱料,整幅宽49厘米和45厘米不等,重量合每平方米12.7克。马王堆3号墓出土四块浅绛色绉纱。绉纱在汉代称为,比素纱更为稀疏、轻软。

古代称采用条形绞经编织的丝织物为“罗”,称平纹地、起斜纹花的单色丝织物为“绮”,用多综多蹑机织造的丝织物为“绫”,称先染后织而织造出的高级多彩提花丝织物为“锦”。这些织品,在马王堆汉墓中一应俱全。

罗,有朱罗、皂罗、烟色罗、耳杯形菱纹罗等。其中耳杯形菱纹罗以粗细线条构成耳杯菱形图案,用横式连续排列法分为粗细两档一个图案的循环,须用提花束综装置和绞综装置配合织造。

绮,有几何纹绮和对鸟花卉纹绮。几何纹绮的一个花纹循环经丝数为116根,纬丝数为92根。花纹图案上下左右全部对称。这种织物须用传统的多综多蹑机和提花束综机来织制。

锦,有二色锦、三色锦和多色锦三类。二色锦有隐花波纹孔雀锦和隐纹星形花卉锦等。实物全是两根经丝为一组,纬丝用单色。这种两色锦的纹样设计以线条为主,写意的块面纹较少,而且断续上下左右对称。花纹经和地经的色泽相近,在侧面光照射下显出花纹。三色锦有几何纹锦、绀地绛红鸣鸟锦和香色地茱萸锦等。多色锦有凸花锦和绒圈锦等。最大的花幅有13.7厘米,花纹有很强的立体感。

麻织品。棺内发现的四块麻织品保存完好。其中一块粗麻布的原料是大麻纤维,灰加工麻布和细麻布的原料是苎麻纤维,捆扎竹笥的绳索原料是苘麻纤维。另两块苎麻布经密为32根/厘米,已接近现代的细布。灰加工苎麻布表面有乌亮的极光,经鉴定含有无机物质如铜、汞、钙等,类似近代经过踩布轧光加工的麻织物。

马王堆出土的各种织品表明,在西汉,湖南的纺织技艺不但以到达空前的高度,而某些特种技艺,如素纱衣,至今也难以企及。

宋末元初,湖南开始种植棉花,棉纺织业逐渐兴起。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设置湖广木棉提举司,专事征收棉布。棉布逐渐取代丝、麻织物而成为人们衣被的主要原料。手工苎麻则发展成为制作夏衣、蚊帐的夏布。清代与民国期间,湖南手工纺织品主要就是棉布和夏布。

手工棉布称为大布或土布,产地遍布全省。鸦片战争前,棉布基本由农民自产自消。鸦片战争后,进口机制纱、布充斥市场,湖南手工土布受到冲击。1912年,湖南第一纺纱厂(1913年前名为“经华纱厂”)开始筹建,1921年建成投产;1928年纱厂扩建,有248台织机,5万棉纺锭。虽说这是湖南最早的现代棉纺企业,但它对庞大的城乡市场并没有形成很大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官绅开办的小型棉纺织作坊开始出现,至30年代,全省19个市县有棉织作坊293家,布机2168台,工人2751人;16个市县针织作坊276家,职工5006人。[1]抗日战争期间,进口受阻,土布又兴盛一时,远销至贵族、广西、江西等省。

裕湘纱厂旧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湖南纺织业迅速实现了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由手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湖南传统手工纺织业一落千丈,其传统技艺开始走向衰亡。而其中坚守得最久、最有名气的当属浏阳夏布。


[1]《湖南省志·纺织工业志》P494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2 08:59 , Processed in 0.09889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