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 蓑衣、斗笠起源甚早,《诗经·小雅·无羊》就有“何蓑何笠”的诗句。何(音hè,去声),同荷,意为披、戴。何蓑何笠就是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唐代柳宗元的《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渔人形象究竟如何?对于不认识蓑衣的当代年轻人,真是很难想像。 蓑衣和斗笠均是过去时代南方农村中非常重要的传统雨具。 先说蓑衣。蓑衣为棕片编织而成。分肩、胸、后腰三部分,俗称“三截蓑衣”。蓑衣的主要用途在于农田劳动时遮风挡雨,之所以分为三截,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既便于劳作,又能有效地抵挡风雨。 制作蓑衣主要的材料为棕片。棕片是棕榈树的叶勒纤维,具有拉力强、耐磨擦、弹性好、防寒防潮、透气暖和、防腐耐用等特点。旧时,湖南乡村农家喜欢在房前屋后栽种几棵棕榈树。棕榈树适应性较强,占地面积小,易栽培管理,棕片剥取均也很容易。棕片在种植7、8年后即可剥取。棕片加工成棕丝后,可制作棕绳、蓑衣、滤网、棕垫、棕刷等各种用具。 在湖南农村,很少有制作蓑衣的专门作坊。掌握这手艺的棕匠,总是带着简单的工具,上门服务。他们制作棕绳、绷床、棕垫等,好的手艺人更主要地是制作蓑衣。蓑衣的制作除了肩上用于支撑整个肩部结构的一根铁丝外,全部由棕片和棕绳制成。一件普通的蓑衣,一个棕匠两三天可以制成;而一件精制的蓑衣,棕匠可能花上十天半月。 如今,制蓑衣的工匠真的很难寻觅。天涯网有署名为“洞庭老狼”的网友写了系列报道《正在远去的老手艺》,其中一篇《正在远去的老手艺——蓑衣匠》写的就是常德桃源县的棕匠。全文实录于下:
这篇网文写于2006年4月,不知周保德师傅是否安好?
斗笠 斗笠的命运比蓑衣要好,因为它毕竟还有需要;有需要就有市场。 湖南的斗笠制作与使用非常普遍,但山区与湖区有所不同,山区斗笠为尖顶,又称尖角斗笠,湖区斗笠为圆顶。 唐·张志和《渔父》云:“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斗笠,又名箬笠。“楚谓竹皮曰箬”(《说文》),即以竹皮编织斗笠。除了剖竹、剖篾等一般工序外,主要的是编制,即在模子(有些地方称“盔子”)上用剖好的竹篾编制内坯和外坯。编制斗笠的模子也是竹篾制成,竹篾较厚,能经久耐用。模子分成外模和内模两种,成六方蜂窝形孔;外模孔密,内模孔疏。编制斗笠时按在模子上操作,这就使斗笠的规格一致并成正圆形。斗笠又分细篾斗笠与粗篾斗笠两大类,因此其模子也粗细的不同。 斗笠制作好内、外坯后,合在一起,中间铺设棕毛、油纸和各种植物叶。有的地方铺以葵叶,则称为葵笠;有的则以笋壳夹于两坯中,唐代高适《渔父歌》云:“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不少地方铺设的是蓼叶,称蓼叶斗笠或蓼叶壳子。中间的防雨层铺陈好后,内外坯子必须以竹青细篾或藤片锁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 斗笠“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以为蓑之配也”(《国语》)。大的斗笠可大到直径2 米,小的可置于手掌中,为旅游纪念品。 湖南斗笠编制十分普遍,而怀化中方县中方镇的斗笠竹编技艺最为有名。 中方镇,系湘西怀化的山区重镇,这里雨量充沛,竹艺发达,山区民众对雨具的需求较大,这就促进了斗笠制作的发展。加之中方镇位于安江、芷江、泸阳、洪江四大古镇中心,交通方便,商贸兴盛,致使这里的农副产品交易频繁,又为中方斗笠开辟了外销之渠道。因此,编制斗笠成为当地人的致富之道;自明代以来,中方斗笠都是湘西的热销产品。至民国,中方人编制的斗笠,不但在本省行销,而且远销广西、安徽、贵州、四川、湖北、江西。 1949年后,中方斗笠通过合作社的形式,进行规模生产,7个生产合作社,职工到达348人,年产斗笠达30.7万顶。1958年,马尾斗笠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展出,使中方斗笠名气大增。 20世纪80年代,中方斗笠作为工艺品开始销往香港、日本、荷兰、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 2006年,中方斗笠竹编技艺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方人对传统技艺进行抢救和生产性的保护,使中方斗笠获得了新生。 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中方县政府决定将斗笠做“小”做精,把产业做大。该县成立了专门的斗笠产业开发班子,开展了一系列斗笠开发创新工作。根据世界各地不同的风情,开发出不同大小、规格的工艺型、观赏型斗笠,开发出新产品20多个。接着,又成立了斗笠专业合作社,采用“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农户”的模式,将整个产业分成破篾、编织、加工、漆油等门类,将耗时最多的编织工序分解到千家万户;然后采取“统一商标、统一价格、分散经营、自主销售”的经营模式,使从事斗笠生产的农户达4000多人,其中生产大户30多户,2010年外销斗笠260多万顶,远销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欧洲国家,其中直径2米至8厘米的“金字塔”型斗笠,因编织技术精湛,深受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客商的青睐,全县共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
木屐 ,木头鞋,湖南传统雨具。雨雪时,当套鞋使用,以防打湿鞋袜。木屐自古有文字记载,是南方一种非常古老的雨具。 《庄子·天下》篇提到墨子之徒“以跂屩为服”,可能是最早关于屐的记载。在《庄子·异苑》中载,“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伐以制屐也。” 汉人刘熙《释名·释衣服》:“屐,搘也。为两足搘,以践泥也。” 《晋书·宣武纪》:“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土二千人着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悉着屐。” 阮孚亦是晋代名士之后,其父为当时名誉天下的“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少有智高,秉承其父风雅性格,竟然对屐爱不释手,并亲自为屐吹火打蜡,上光上彩,友人至而并不隐讳自己的特殊嗜好,并且神色自若的感叹“未知一生当著几緉屐。” 緉 liǎng 古代计算鞋的单位,相当于双。阮孚感叹:人的一生穿不了几双木屐,因此应当珍惜。 唐代颜师古《急就章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所以践泥。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云:“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灵运游山时穿的一种特制木鞋,鞋底下安着活动的锯齿,上山时抽去前齿,下山时抽去后齿。谢公屐,即谢灵运穿的、颜师古所指“施两齿”的这种木屐。 宋代张瑞义《贵耳集》载:苏东坡在儋耳时,无书可读,黎子家有柳文数册,尽日玩诵,一日遇雨,借笠屐而归。这木屐是明显的雨具了。 宋代词人辛弃疾《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正是阮孚的人生感叹。 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木屐与名诗共存,一直流传到今日。 湖南的木屐,多用于洞庭湖区和湘江流域。各地有小作坊生产。湖南民谣称:“湘潭木屐长沙伞, 益阳妹子过得拣。”可见,湘潭生产的木屐最为有名。 木屐,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木屐的形制,也是在不断实践和改进中发展至后来的模样。人们选用质轻不易开裂的樟树、桑树、鬼柳木等做鞋底板,鞋底锯凿成小拱桥的形状,前后两防滑保稳的木脚相当于桥之两端,约4厘米高;底部再钉上前后各两颗1厘米高的长方体铁钉,这4颗铁钉既支撑了整个人体,又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木屐面用牛皮缝制,用细小的铁钉钉在鞋底上,无后跟,使用时连鞋一起穿入,即方便,又保暖。屐面的前部再包着一块特制的铁制件,以防磨擦受损;顶部缝有一纽,便于平时提拿或悬挂。制好之后,再将整个制品反复涂上洞油,晾干,方成为成品。 清嘉靖、道光年间,湘潭木屐又逐渐演变成为城区型与农村型两种。城区型的适合在铺麻石的街道上行走,农村型的则适合于泥泞滑路。湘潭木屐渐渐行销全省。 建福寺是在湘潭的福建商人聚会的场所,这里的木屐作坊是晚清时期湘潭做得最好的作坊和铺面。 民国时期,马家河的木屐更是闻名,是湘潭农村型木屐的代表。 据传,马家河木屐是一位名叫姓冯春文的师傅制作的。清宣统元年(1909),冯师傅从师皮匠学手艺,民国元年(1912)出师,初时挑担上门为人做布鞋布袜、油鞋木屐。然后自开门面于马家河北岸的街上,沿用祖传“冯万春”名号,成为作坊。专作油鞋与木屐。他自硝牛皮、自制鞋底,每年自产自销木屐三百双。因其工艺考究,做工精细,经久耐穿,质量过硬,日渐为市场认可,以致供不应求。民国二十年(1931)后,请季节帮工二人,年产五、六百双。除供应本地外,远销洞庭湖滨的湘阴、沅江、汉寿、华容等地区。每年秋末冬初,货到湖滨,当地人只要认定是湘潭马家河的木屐,不讲价钱、不试货质,争相购买,历时二十多年。直到解放初期,仍陆续有湖区渔民、农民托人求购。 马家河木屐的底是用樟木或柳木做的,四齿包铁皮,按四角钉尖杆四方头铁钉,屐面是用黄牛皮做的,薄施桐油。这种木屐口紧头圆,前宽后窄,中空恰于脚形,不松不紧,跟脚舒适。便于雨天行路、挑担。马家河木屐经久耐用,一双可穿上十年,是当时最受人们欢迎的雨具。 从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橡胶工业生产发展,木屐逐渐被胶质雨鞋所取代。到1960年,马家河木屐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就基本消失。 [1]索,湖南方言,即绳;也叫绳索。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蛮野寻根”,《蛮野寻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流》孙文辉/著,岳麓书社2015年3月出版)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2 09:34 , Processed in 0.1020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