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六章 一江湘水节会多

2017-4-21 17: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632| 评论: 0|原作者: 孙文辉


三、炎帝陵祭典

溯湘江而上,我们来到了炎陵县。

炎陵县,因境内炎帝陵而得名。

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上古时代的一位部族首领。据史书和传说记载,炎帝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末期和父系社会的初始阶段,距今约八千年左右;出生地在今湖北随县的厉乡。他在姜水流域长大,因此以姜为姓;又因“以火德代伏羲氏治天下”,故称炎帝。民间都认为是炎帝发明了农业,他就是神农氏。炎帝部族发明农业之后,开始了半定居的迁徙生活。他们迁徙的路线是顺渭水而东下,至黄河以南的大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于农业的发展。炎帝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后迁于山东曲阜。炎帝神农氏在位传八世[1],至帝榆罔时,炎帝部族开始衰落。而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开始兴盛。这一时期,黄河发生特大的洪灾,为了争夺生存的空间,两大部族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炎帝失败,部族南迁。

炎帝部族在进入湖南以后,将先进的农耕文化也带到了湖南。“炎帝因天时,相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始教民艺五谷”,从此,湖南人知耕稼,兴农事;有疾病,知药石,医道也从此时而开始。

最后,炎帝因误食草药而死,葬于“长沙茶乡之尾”的康乐乡白鹿原,此地因产茶,遂名“茶陵”。茶陵,汉高祖五年(前202)置县,宋嘉定四年(1211)析茶陵之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属茶陵军;元属衡州路,1954年属郴州专区,1968年属湘潭地区,1983年后属株洲市。1994年4月,国家民政部同意酃县更名为炎陵县。

炎帝陵祭典,不同于城乡庙会,而是国之大典。

 

1、寻找炎帝陵

中古时节,人们口耳相传,只知道炎帝驾崩南方,死在湖南。却不见陵墓及文字记载。直到西晋,才有一个叫做皇甫谧(215—282)的人,在他的著述《帝王世纪》中写道: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这是我们知道的对炎帝陵最早的文字记载。这一记载,把炎帝陵的坐标,具体到了长沙郡。

继而不久,西晋史学家司马彪(?—306)在《续汉书·郡国志》也记录了此事:“炎帝神农氏葬长沙。长沙之尾,东至江夏,谓之沙羡。今郡有万里沙祠,故曰长沙。”

晋人的记载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炎帝的传说在湖南民间已经深入人心,历史早已把这些传说记得录在山名、水名和地名之中。这就为后人寻找炎帝陵,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真正的寻找源自宋代。

宋之前,历代王朝崇尚佛道;到了宋代,赵匡胤出身草根,戎马一生,从不信奉佛道。自夺得政权成为宋太祖之后,吸取了唐王朝分崩离析的惨痛教训,决心加强中央集权制。他在杯酒释兵权,兴学崇儒教的同时,想到了要在一个大一统的国度建立起华夏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于是,他组织相关部门的专家,如御史中丞刘温叟,中书舍人李昉,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卢多逊,左司员外郎、知制诰扈蒙,太子詹事杨昭俭,左补阙贾黄中,司勋员外郎和岘,太子中舍陈鄂等人一起商议,编撰了《开宝通礼》二百卷,又定《通礼义纂》一百卷,为后世的祭典设立了定例。《宋史·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载:“先代帝王,载在祀典,或庙貌犹在,久废牲牢,或陵墓虽存,不禁樵采。其太昊、炎帝、黄帝、高辛、唐尧、虞舜、夏禹、成汤、周文王武王、汉高帝光武、唐高祖太宗,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炎帝进入了宋王朝祭祀的最高等级。

他在全国范围内遍访天下古帝王陵墓,并兴修祠庙,塑神像以祭祀。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在河南淮阳,历代有祭祀,赵匡胤于置守陵户,诏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黄帝陵好找,自古有记载。赵匡胤便将陕西的桥陵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颛顼、帝喾陵位于河南内黄县城南30公里的梁庄镇三杨庄土山之阳,人称“二帝陵”;历代帝王祭祀不绝,赵匡胤将其列为定制:农历三月二十八为颛顼帝诞辰日。

唯独炎帝陵不好找,赵匡胤忧心忡忡。一天,他突然做了个梦,只见一个人头顶斗笠、手持两支火炬走入他的梦里,告诉他很久以来,没有受享“血食”、即祭品久矣。两火,不就是一个炎字么?于是,他急忙派出使节,按照梦中人的指引前往湖南茶乡之尾峤梁岭。[2]几经周折,终于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处的乐康乡鹿原陂上,发现了炎帝陵。并于乾德五年(967)下诏建湖南酃县炎帝陵,禁止樵采,修建了祠庙,塑像以供奉,并置守陵五户管理陵殿。那年月,从京城到帝陵路途遥远,山重水复,太祖只得派遣员外郎丁顾言到长沙郡祭告。[3]

路途遥远,山重水复是个怎样的概念呢?

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一次派往祭祀的官船在湘江遇险翻船,祭仪受挫。明代派往祭陵的使臣也留下过这样一段话:

 

陵在衡州之酃县,深僻若獠洞然。故自衡舍舟陆行,越峻坂,涉深堑,五宿始至之,又三宿始将事事皆如仪奠献,有虔称上所以亲遣之意既毕,始若释重负。[4]

 

在湘江行船惮险,至衡州又无水路可行,从京城带来的祭奠用品只得靠肩扛背驼运往帝陵,而偏偏山路蜿蜒、坡陡谷深,路上就住了五晚,才到达目的地。

因此到了开宝五年(972),只得改为五年一祀。到了太平兴国年间的那次翻船事故之后,使臣奏请宋太宗赵光义将炎帝陵庙迁往县之南,太宗诏许,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即废陵庙,并钦准于茶陵县南新建祀庙。[5]

新庙建成之后,北宋王朝时局动荡,开始走向衰微,诣陵致祭,并无常例,国有大事才遣官告祭。

之后,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南,直至淳熙十三年(1186),衡州守臣刘清之鉴于炎帝陵没有炎帝庙,反而保留唐代的佛寺,有些不惟不正,于是奏请朝廷,移庙陵侧,废陵前唐兴寺而重建炎帝庙。南孝宗赵昚诏许。

淳熙十四年(1187)六月,天下大旱,宋孝宗“诏衡州葺炎帝陵庙”(《宋史本纪》),并遣官告祭,禳灾祈福。

宋亡元兴。元朝统治者进入湖南之后,开始执行“绥抚”政策,各种矛盾逐渐缓和,湖南的人口和经济都得以恢复和发展。元世祖忽必烈受汉族谋士的影响,对汉人的始祖帝陵也注意尊重。至治元年(1321)元英宗派学士阿沙不花寻找炎帝陵,并至陵致祭。元代王朝对炎陵的祭祀虽然不多,但也少不了对帝陵的寻找。元代江存礼(1299-?)留下有《炎帝庙》一诗“自昔神光耀九垠,何年来葬楚江滨?断碑独载前朝梦,乔木犹含太古春。南极海波同浩渺,苍梧云气共嶙峋。长兹金碧重门启,来酌椒浆日有人。” 江存礼,元泰定四年(1327)登进士第,及第后任茶陵州同知,后迁升国子监司业,元顺帝朝时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侍讲学士、南台御史。一些学者认为江存礼是元代统治者派往炎帝陵祭陵的使臣;但从诗的描述与意境来看,远古的老树、宋人的断碑,更像是他在茶陵任职期间,独自去寻找、踏访、拜谒炎帝陵的感喟。椒浆,祭神之酒,一句“来酌椒浆日有人”,也说明人们在炎帝陵的祭祀从未停止。

日月轮回,王朝更替。新皇当政,似乎发现又丢失了炎帝陵:明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祭炎帝陵的祭文透露出了这种寻找:

 

朕生后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四年矣。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蒸民主;神功圣德,垂泽于今。朕典百神之祀,考君陵墓在此,然相去历年久远;朕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奈秉性之独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神圣,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尚祈鉴纳。[6]

 

“朕典百神之祀,考君陵墓在此”,因此朱元璋速遣国史院编修雷燧至炎帝陵修葺奠祀。自此之后,炎帝陵没有再从王朝统治者的视野中消失。明清两代,规模不断扩展,至清道光十七年(1837),炎陵进行了一次史上最大的全面修复,主殿、拜亭、午门、戟门、寝门、朝房、碑亭、御道、夹道、园墙,都做了最大规模的重建或修复。

之后,晚清步入衰败期,同治、光绪登基,虽然也遣官祭祀炎帝陵,以期望神灵赐福;但修葺之事,再也无从谈起。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炎帝陵才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修复。1949年后,官方祭祀不再。1954年初,香客焚香祭祷,不慎引发火灾,将主殿焚毁;1966年文化大革命,余下建筑及历代致祭石碑全部损毁,炎帝陵前一遍瓦砾……

1982年后,中华传统文化逐渐得到尊重和恢复,6年之后,主体建筑全部修复,竣工面积到达1440平米;之后,历年又有恢复和扩建。炎帝陵成为了又一处华人世界知名的旅行目的地和旅游点。

2、精神的仪典

很显然,炎帝祭祀大典与国家政治有关。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始祖;黄帝是他的兄弟,蚩尤是他的臣子。因此,炎帝之祭,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敬祖爱国、表达对国家统一、民族昌盛的强烈愿望的精神仪典

炎帝陵祭典大多举行在历史的重要关口:一、改朝换代之际;二、新皇登基之际;三、国家有难之际;然后才是盛世时春秋之常祭。

改朝换代

大宋王朝的奠基人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为凝聚人心,开始对炎帝陵的寻找和祭祀,开创了湖南炎帝陵祀典的先河。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至元年间,大学士阿沙不花曾奉圣命诣陵致祭。明代,朱元璋夺得政权,为他寻找炎帝陵的曾鹤龄说得很清楚:“神农氏教民耕稼、蜡祭、医药、交易之事,开万世衣食相生相养之原,帮后世有天下者皆祀之,而新即位者则告焉,示不忘本也。”清代入关以后,亦于顺治八年(1651),钦定帝王陵寝祭祀——“酃神农”,并钦遣侍读学士白允谦诣陵致祭。[7]

新皇登基

一国最大之事就是新皇即位。清道光《炎陵志》、同治《酃县志》辑录了明、清两代53块祭文碑的文字,其中明15块,清38块,除杂碑之外,皇家所刻碑文多为新皇登基时留下。如明太祖朱元璋、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祐堂、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都遗官赴炎帝陵告“即位致祭祭文”;至清代,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清世宗胤禛、清高宗弘历、清仁宗颙琰、清宣宗旻宁、清文宗奕詝、清穆宗载淳、清德宗载湉也遣官“告即位致祭祭文”。

一国之君祈祭炎帝,为的是“祐我国家,永底升平”、“佑我邦家,永臻熙暤”、“时和岁丰,物阜民安”或“惟冀来歆,福兹亿兆”。

国家有难

1940年10月10日,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祭拜炎帝陵。此时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时期。

1938年10月27日武汉失守后,湖南便成了抗战前线。

1939年8月17日,中日军队在新墙河北岸激战。23日,日军突破新墙河防线。26日,强渡汨罗江。30日到达长沙外围金井、青山市、桥头驿等处。日军遭到中国守军的侧击、伏击。10月1日开始撤退,4日撤过汨罗江,8日,日军全部退回新墙河北岸,第一次长沙会战以中国军队告捷而结束。10日,薛岳即赴炎陵致祭:

 

……民国二十有六年,岛夷内犯,自南至北,阙剪疆土。明年犯湖,又明年春,岳奉命总督诸军,兼主湘政,其秋寇大至,击之大捷。又明年,寇南犯粤,西犯荆,不敢复犯湘。……寇犯我国,利速战速决,而我国以持久困之,虽内外水陆运输被截断封锁,凡可制我死命者,无所不用之极。而我国越战越强,卒使寇无如何;若《易·大壮》所云:“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者。”以我地大物博足自给,而足食所系尤要也。其所以足食,则农业立国使然。而农业立国,又实我炎帝创始也。不宁惟是,湘为大西南门户,尤富米,西南数省取给焉,是湘又西南仓廪也。岳荷炎帝余泽,捍卫湘土,饮水不思源,何异数典忘祖乎?[8]


    告祭如同宣誓。湖南军民再战,使湘省成为全中国抗日救亡规模最大、声威最壮、持续时间最久、日寇伤亡最多的省份。抗战期间,前后经历了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六大战役。抗战期间,湖南共出兵210万,军民伤亡达262万,其中10余万湘籍官兵战死,92万人被屠杀,财产损失达11.3亿。然而正是生生不息的湖南人精神,最终埋葬了不可一世的日寇。全中国战区的日军投降仪式终在湘西重镇芷江进行。

如同抗日,历代如御外寇、靖边疆,禳灾祸、平战乱,均向炎陵告祭,成为常态。

春秋常祭

炎帝陵春秋之祭多在民间。祭祀的时令大致有:春节祭祀、清明祭祀、炎帝生辰(农历四月二十五日)、忌日(七月七日)祭祀,端午节祭祀、“尝新”祭祀、冬至祭祀、禳灾祭祀以及初一、十五祭祀和寻根谒祖。

自1989年炎帝陵重修竣工之后,湖南省各级政府、各界举行的大型公祭活动,一般在春季清明节,或秋季国庆节前后。港澳台胞、海外华人赴炎陵祭祖,不拘规模,不究时节,成为一种常态。



[1]据《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纳奔水氏女,曰听詙,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榆罔,凡八世,合五百三十年。”而《吕氏春秋·审分览》云:“神家十七世有天下。”

[2]宋·罗泌《路史》:“太祖抚运,梦感见帝,于是驰节敻求,得诸南方。爰即貌祀,时序隆三献。庙在康乐乡鹿原陂上,乾德五年建。”

[3]《宋史·孝宗本纪》。

[4]明·曾鹤龄《炎陵记》,载唐家钧等编《鹿原陂上炎帝陵》P91 岳麓书社1997.8

[5]宋·罗泌《路史》

[6]《钦遣国史院编修雷燧告易代致祭文》载廖德文编著《炎帝陵祭文集》P1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5

[7]明·曾鹤龄《炎陵记》,载唐家钧等编《鹿原陂上炎帝陵》P91 岳麓书社1997.8

[8]唐家钧等编《鹿原陂上炎帝陵》P119 岳麓书社1997.8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蛮野寻根”,《蛮野寻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流》孙文辉/著,岳麓书社2015年3月出版)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2 04:55 , Processed in 0.09825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