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二篇 湘江水清深

2017-4-21 17:1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52| 评论: 0|原作者: 孙文辉

第二篇  湘江水清深

 

湖南人常把湘江比作母亲河。

外乡诗人刘禹锡说:“潇湘间无土山,无浊水,民秉是气,往往清慧而文。”(《送周鲁儒序》)——正是母亲之河,养育了湖南人的清慧之气。

郦道元在《水经注·湘水》中说到“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的娥皇、女英时,对“潇湘”二字作了解释:“潇者,水清深也。”接着,他又引用晋代罗含《湘中记》的描述:“湘水至淸,虽深五六丈,见底了了然,其石子如樗蒲大,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岸若朝霞”。

——郦道元的这一注解,回到了古人“潇湘”命名的本意。

从此,孟浩然夜渡湘水,杜工部岸花送客,柳宗元欸乃山水,刘禹锡愚溪寄恨[1],迁客骚人都是乘舟溯江而上,认识湖南,并吟诵出那些千古佳句!

于是,就有了南宋诗人陆游“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的感叹!

古人乘舟赋诗,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呢?清人杨恩寿的《坦园日记》,给我们还原了那种生活景象。

同治元年(1862)春,杨恩寿应郴州知州魏镜如的邀请,去他家担任家庭塾师。农历二月二十四日黎明时分,杨恩寿与魏、张二位友人相约,乘风篷船从长沙城大西门码头出发,一路谈笑。傍晚时,舟行六十华里,天上下起雨来,小船停靠到了暮云市码头。“篷窗秉烛,客况凄凉。”是当时场景和心情生动的写照。

第二天,小船抵达湘潭县。因有亲朋在县城,杨恩寿在此勾留一天,有宴请、有叙谈,甚是愉快,一直聊到天黑,才回到船上歇息。

第三天,阴雨,两岸油菜开花,翠玉金黄,天然秀媚。小船在江中自在航行,舟中人也安闲自得。午后,杨恩寿作诗二首,一为追忆湘潭宴请,二为道中感怀:“扁舟缓缓度清湘,云水迷离别绪长……”离家不过百里,他又想家了!篷船夜泊星岩市,离湘潭县七十里,晚又作《夜泊》一首。

第四天,雨中行舟,因顺风,挂帆而行。至第六天,到达衡山。作诗数首。

第七天,三月初一。阴,风恬浪静,因逆水行舟,只得牵缆而行。岸草如茵,山花似锦,启窗可掬,入目皆诗。第八天,夜泊耒河口,写诗数首,“此心逐湘水,日向故乡流。”思乡之绪不断。

第九天,到达衡州。杨恩寿来到通守署,这是他十五年前曾经到过的地方。他在蛛网封尘的老屋中寻找当年的题壁,重重往事涌现,让他流连许久……

第十天,他在财神庙、万寿宫观戏一天。次天,帆船转入耒水,牵缆而行,同舟人作画题诗,夜泊溪司千寿寺。

第十二天,船上猜谜;次日,入耒阳境。至第十六日,到达耒阳,杨恩寿写了封家书,由驿站邮去。第十七日,记诗八首,“一帆直入白云间,客里闲愁未易删……”

第十八天,船行至离永兴二十华里的西河口,夜间,遇见乡间演出花鼓戏!

第十九日,到达永兴。第二十日,舟行逆流,水急如箭,纤夫辛苦。读小说《绿野仙踪》,作诗十二首:“一舟缓缓上危滩,此际应歌行路难。试看青青山上竹,任他风雨总平安。”……

第二十一日,抵达郴州瓦窑坪。旧时常说:“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从杨恩寿日记看,船还到不了郴州。他在瓦窑坪停泊三天多后,至第二十五日中午,才有轿舆接他们一行。接着,又是崎岖山路,两度渡口,走过四十五华里之后,至晚酉时才到达目的地。

唐《元和郡县志》载:由岳州府,又550里至潭州(今长沙),又460里至衡州(今衡阳),又370里至郴州。从长沙到郴州,水路共计830里。走走停停,从长沙到郴州,25日行程才走过湘江下游;漂漂泊泊,这就是古代文人在湘江之上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平民百姓却不是这样。

湘江之上,他们有船歌、有纤歌、还有渔歌,湘江之畔,他们有集市、有庙会、还有戏曲。文人的漂泊生涯,或惬意、或愁苦;平民的农耕生活,多欢乐、多祈盼。

让我们走进民之间,看他们的生与活……



[1]孟浩然有詩《夜渡湘水》,杜甫詩“岸花飛送客”,柳宗元詩“欸乃一山水綠”,劉禹錫詩“以所聞為七言以寄恨”。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蛮野寻根”,《蛮野寻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流》孙文辉/著,岳麓书社2015年3月出版)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08:16 , Processed in 0.10499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