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四章 灯的起源

2017-4-21 17:0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446| 评论: 0|原作者: 孙文辉



四、湖南的灯会

湖南迎春灯会,与春天的祭祀一样久远;但以灯为一单独的节日而成为上元节、元宵节,是汉代之后的事情;也是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结果。而赵宋王朝的南迁,促进了元宵灯会在湖南的繁荣。

南宋咸淳十年(1274,文天祥陪同吏部官员来到衡阳,遇上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民俗活动——上元灯节。之后,他留下了一篇《衡州上元记》一文,记载了当时衡阳灯会的盛况。从文天祥的描述可知:衡州城的灯会,灯不再是主要的观赏对象;人们倾城来观、竭蹶而至,追逐的是:击鼓吹笛、斑斓(彩服)而行、头戴面具(蒙倛)、如傩狂奔的“百戏之舞”。

明代,湖南常德有一段嘉靖年间对上元节的描述:“上元,剪纸为灯,糊以竹格,饰以五彩,有绣球、走马、莲花诸类,虽无闽、浙刻丝剪绢等项,亦颇精巧。好事者作成灯谜,夜则相聚以猜,名曰‘打鼓灯’。妇女相邀,成队宵行,名曰‘走百病’。……至十八日烧灯,以草为船,实以纸马,送至江浒焚之,谓之‘禳灾’。”(明嘉靖《常德府志》宁波天一阁藏本)这里的“绣球、走马、莲花”都是灯名。其中“走马灯”亦称“跑马灯”。灯内点上蜡烛,由蜡烛产生的热流带动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武将骑马的剪影投射在灯笼壁上,形成活动图像,故名走马灯。这在众多的地方史志上都有记载。这里提到的到江边“烧灯”,即为灯的会合与游动,与祭祀有关,同时也会产生对灯的集中、动态的观赏。

清乾隆三十年(1765)《辰州府志》载:“元宵前数日,城乡多剪纸为灯,或龙或狮子,及各鸟兽状。十岁以下童子扮演采茶、秧歌诸故事。至十五日夜,笙歌鼎沸,盈街达旦,士女聚观,统曰闹元宵。是日作油粢元宵团相馈遗。舞灯之后,又各聚赀唱梨园,名曰灯戏。元宵前,居民彼此款宾,曰请年客。”这里提到的舞灯,比单纯的挂灯多了一种欢乐;中原一带常见的“扎故事”(又称“抬阁”“故事会”“夜故事”等),也出现在湖南,至今在各地仍有保存。

嘉庆二十三年(1818)《善化县志》载:“元宵,张挂彩灯,有走马、鳌山、花爆、烟火诸戏。乡间则坟墓送灯,田园爇柴,豚栅、鸡栖皆置灯烛,并有金鼓、爆竹、龙灯、竹马、狮子等戏,彻夜不息,为闹元宵。”善化,今属长沙。在这里,县城里的灯,纯属观赏,乡间的灯,仍有祭祀的元素。“鳌山”灯,在湖南众多的县志中都曾提及。这是源自一个远古时代的神话:那时天崩地裂,洪水恣肆,灾害连连,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又让东海龙王之子神鳌献出四足,以立四极。女娲念神鳌断足之功,遣他雄镇中央,成为鳌山,分流南北,从此地维沉稳,天下风调雨顺。为答谢鳌王之功、祈求风调雨顺,人们制鳌山灯以祭祀。经历代传承,鳌山灯逐渐演变成人们熟知的故事情境,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大型灯火表演。

在盛世华年,元宵灯会出现了许多壮观的场景。巨型的龙灯,大型的扎故事到处出现。同治六年(1867)《临武县志》也有这样的记载:“元宵,自十一日为始至十五日止。街市乡村或作龙数十丈,或装散灯,每家一、二树,各自出心裁,争奇斗丽。昼则装演故事,夜则彼此迎灯,互相往来,鼓吹喧闹不绝。惟元宵之夕,灯火倍增,歌声达旦,间有制造烟火以庆良宵者,远近咸往观焉。”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目前还保存在湖南民间,成为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代表作的大型灯会:

 

汨罗长乐“故事会”

汨罗长乐镇是一个千年古镇。南朝梁陈时(504)为古岳阳郡治,迄今1400余年。光绪《湖南通志》:“案县治,湘阴故罗城二:一在县北六十里汨水南之小洲,曰古罗城,当为汉以前罗县治;一在县北一百零五里长乐市后。长乐适当天岳山东南,岳阳之名实昉于此,故城遗址当为梁岳阳郡治。”

长乐镇又名长乐街,又名望京镇。古时置有驿道铺递,又当汨罗江水道,交通方便,镇区有千年古迹“回龙门”,历代龙舟竞渡得胜的龙舟皆由此返航。

清康熙八年《湘阴县志》载:“元宵,城市剪纸为花灯,居民奔走以为乐。少季,朱衣鬼面,或步或骑,相聚数十为戏。至十六日早,焚灯送之江浒,曰禳灾。”汨罗县是1966年2月由湘阴县划出,长乐镇也在其中。此时,“朱衣鬼面,或步或骑,相聚数十为戏”,故事会已经盛行。

“长乐故事”分为“地故事”“高故事”和“高脚故事”。步行的叫“地故事”,抬着走的叫“高故事”,踩着高跷走的叫“高脚故事”。地故事初为地花鼓,但后来发展成为矮故事,矮故事是用木料制成约一米高的台搁,由四人肩担。台搁周围饰以彩色布绸,上面根据所表现的内容布景。如《桃园结义》,即布成桃园景象,桃树下设一长桌,桌上陈设香、烛、果、酒等供品,人物着戏装,勾脸谱,扮成刘备、关羽、张飞立于案前结义盟誓。

高故事又称高彩,基台高约七米,由四人肩担。用长约二米的钢材,根据表现内容,弯曲成形,下端固定在基台中央,由上下两人妆扮。如《三打白骨精》,即白骨精居下,双手持双剑向上交叉;孙悟空在上,手执金箍棒,棒击双剑交叉之处。二人打斗形态逼真,动作惊险不可思议。

高脚故事又称高跷,用两根长木制成,高度从一米到四米不等。表演者用布条捆住双脚,化妆成各色人物,徒手自立行走。技艺高超者可以做出抠、跳、弯腰等惊险动作。

长乐故事会,是从农历年正月初一这天开始的。而正月十五闹元宵,才是故事会的最高潮。长乐镇分为上市街、下市街,两街区的故事会每年都要竞争比赛。故事会源于地花鼓,正是因为长乐人的“比”劲,才出现了后来的地台、高彩、高跷等难度较大的故事。

民间元宵灯会社区之间的竞赛,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正是有了这种友好的竞赛,致使灯节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具魅力。益阳的“虾子起拱”,也是“比”出来的大型灯会。 

益阳“虾子起拱”

益阳灯俗,历史悠久。

民间的龙灯从农历正月初一起陆续出动,称“闹春”“闹花灯”“闹元宵”,直至正月十五日为止,洞庭湖一带一些地区,农历二月二仍有龙灯、花鼓出现。

农历正月十五日赛灯、闹元宵,居民多以居住地域为界,出动龙灯、鱼灯、虾灯、狮子灯、虎灯、枙子灯等,各具风采。湖区居民则于当晚点燃若干干柴、火把、马灯,于河堤两岸蜿蜒飘游,火光通明,如同白昼。两岸赛灯,常有骂灯之俗。

在益阳城区,正月十五达到灯会高潮。各路游行队伍,相对集中,然后向市中心出发。游行队伍以三眼铳和耍“流星”开路。三眼铳为铁制炮筒,内置引线、火药和黄土,响声巨烈。“流星”分水流星和火流星两种,耍流星的人手持一根绳索,两头各系一只小钵,内放水、或炭火,双手舞动,用于开路。夜晚火流星舞动,火星飞溅,能在拥挤的人流中打开一条出路。游行队伍接着是敲锣打鼓和各式各样的民间表演项目,如踩高跷、地花鼓,采莲船、舞龙、耍蚌壳、耍虾子、舞春牛等。队伍所到之处,鼓乐震天,人群聚集,通宵达旦。

益阳的舞虾有“香火虾”“对虾”和“虾子起拱”三种形式。其中的“虾子起拱”为舞动巨虾时,人们齐声呐喊“虾子起拱”而得名。

“虾子起拱”的虾,由虾头、虾身、虾尾三部分组成,根据制作的规模,身长为30至50米。整个巨虾以竹木为架,彩布为衣,虾头长约4米,内为木结构装置,虾须以数根大楠竹绑扎而成,其中一根特长,称“主须”,为整根楠竹,可达7、8米;虾身为竹骨布身,长达18米;虾尾亦以竹木为架,扎成虾尾声状。另有二至三人各持一叉,用于指挥舞虾、并叉住巨虾的长须。动时,由30余人掌握虾头,10余人牵扶虾身,10余人扶持虾须,另有数人随虾头前进。表演时,按“三通响鼓,一槌惊锣”的节奏,在领舞者指挥下,众舞虾人高声齐呼“虾子起拱”,虾头应声上掀,虾须朝天,直指天空。“虾子起拱”有高升之意,预示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民国时期至20世纪50年代,市区二堡和三堡地段的巨虾开始激烈竞赛,致使舞虾越来越大。至50年代末,由于市区电网密布,市电业局发出禁令,“虾子起拱”才在元宵灯节中消失。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节庆活动的开展,以及市区电网埋入地下,虾子起拱的项目又开始复活。

涟源珠梅抬故事

历史上,“抬故事”活动在安化珠梅(旧称蓝田,现为涟源市)及毗邻的新化、新邵等地都有流传。今天,“抬故事”活动的区域大为缩小,仅限于涟源市的龙塘乡、伏口、湄江、桥头河、安平等地。

龙塘乡是涟源城区的北大门。明洪武十七年(1384),江西吉安、铜鼓、庐陵等地移民迁入梅山地区,明中叶后,境内人口逐步稳定,珠梅人的祖先大都是这个时候从外地迁入的。

珠梅“抬故事”是从故事中选定人物,又以人物表达故事内容,反映人们的愿望。现在的珠梅故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神话传说中的人物;2、历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3、戏剧故事人物等。其作品形式有“观音坐莲”“姜太公钓鱼”“哪吒闹海”“唐僧取经”“许仙游湖”等神话故事;有“桃园结义”“五虎将”“长坂坡”“战赤壁”“东吴招亲”等三国故事;有“贞观之治”“罗通扫北”“杨家将”“包青天”等唐宋故事;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等现代戏剧故事和“计划生育”“台剑高悬”“庆丰收”“农家乐”等当代故事。

珠梅“抬故事”形式各种各样,除了“抬故事”外,还有“秋千故事”“盘故事”“船故事”“马故事”和“夜故事”等,在珠梅统称为“抬故事”。“秋千故事”是将一个直立的大圆圈轴心固定在座台上,座台为木质,长1米,宽1米,高0.8米,圆圈直径2米左右,四周各一故事人物,由人操作,上下翻转,表达一个故事。“盘故事”是将一个大圆盘轴心固定在座台上,座台材料、大小、高度以及圆圈直径大体与“秋千故事”相同,四周各一匹木马,马上各一人物,人工操作,向左或右旋转,表达一个故事。“船故事”是由多个小孩扮演故事人物,坐在船台上,表达一个故事。船身长约4米,宽约1.3米,高约0.6米。“秋千故事”“盘故事”“船故事”的底座装有轮子,推着行进。“马故事”是由五匹活马组成马队,寓“五马奔蓝田”之意。每匹马上有一个人物,共同表达一个故事。形式多样的“抬故事”,招人喜爱。如“马故事”,五个小女孩身着灰色军装,头戴有红色领章帽徽的灰色八角帽,臂佩“红色娘子军”袖章,神气十足,飒爽英姿,再现了红色娘子军的英雄形象,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夜故事”,顾名思义,是在夜晚举行的“抬故事”。每台“故事”悬挂七盏灯笼,取名为“七星灯”,三国时,诸葛亮借“七星灯”来延寿,后人就以点“七星灯”来祈求长命百岁,永保康宁。

宜章夜故事

宜章“夜故事”每年春节初一至元宵节期间在宜章县城关举行。

宜章县位于湖南省南端,东与汝城、广东省乐昌市为邻,南与广东省乳源县、阳山县接壤,西与临武县、广东省连州市相依,北与北湖区、资兴市相连。

宜章是楚、粤要道,城关是水陆交通大驿站,也是货物集散地。往来商贾络绎不绝。自古以来,不少外地客商落藉于此,繁衍子孙,居民物质生活相对富足。每逢春节,人们抬着各式神像游村穿巷,走家串户,送财神、送好运好彩头,各家各户秉烛、烧香、烧钱纸、放鞭炮迎财神,迎吉祥红运。有钱的人还打发利市。清乾隆后,人们把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戏剧人物,用童男童女装扮起来,抬着游走。或单家、或几家、或房族、宗族装演游展,各显其能。而东关、南关两街每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进行斗故事,更使活动规模越来越大。

传统的夜故事,有神话故事,如“二十八宿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天仙配”“劈山救母”“龙宫借宝”“哪吒闹海”“唐僧取经”“牛郎织女”“观音坐莲”等;戏曲故事有“桃园结义”“孔明借箭”“空城计”“穆桂英挂帅”“五虎平南”“白蛇传”“平贵回窑”“打渔杀家”等;民间故事有“蛤蚌精”“张古董磨豆腐”“毛国尖打铁”“撬”“稀巴烂抖碓”等;现代故事有“刘胡兰”“董存瑞”“阿庆嫂”“杨子荣”“智取宜章”等;还有时令故事,多是把十二生肖拟人化,随年而变,如亥年则“金猪贺春”,午年则“骏马奔腾”等。

1996年、2004年、2007年、2010年,由宜章县委、县政府“两办”行文,举行的夜故事会演,每次参演者数千人,观众达数十万人。


桃江马迹塘扎故事

桃江县马迹塘镇,在县城东南西90里,资江南岸,当安化、桃江两县要冲。因此,这个依山傍水的小镇在近百年来日益繁荣。另民间相传:三国时关公骑马跃过江水,马蹄踏在一块石上,印迹很深,当即沉于江底,马迹塘之名亦由此而得。

马迹塘“扎故事”始于明代江西移民。每年闹元宵,或当地有什么大喜事,都少不了以“故事”作为主打文艺节目。每到这时,当地居民甚至常德、安化等周边市、县的人,都纷纷赶来看热闹。

马迹塘“故事”实际上是一种舞台人物造型的高台艺术。高台是一种可移动的立体舞台,民间高台艺术最简单、最常见的莫过于踩高跷,高跷就是一个“高台”。但马迹塘“故事”是将3米多高的铁轴固定在一个平台上,旁边用石块、铁块稳定重心,上面用人物造型,编成“许仙游湖”“牛郎织女”“唐僧取经”等。

今天,“故事”新一代传人有文化、有见识,他们将美学、力学与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入“故事”中,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2005年实现了由静态表演到动态表演的突破:高台上的人物能旋转360度,一举克服了过去人物造型呆板,不能自由活动的缺点。这一年,马迹塘镇成立了一个集创作、研究、表演于一体的演艺团体,使马迹塘“扎故事”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影响越来越大。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蛮野寻根”,《蛮野寻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流》孙文辉/著,岳麓书社2015年3月出版)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9-8 12:48 , Processed in 0.09290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