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一章 傩面6000年

2017-4-21 16:4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76| 评论: 0|原作者: 孙文辉

这是一尊6000年前的“傩面”。

2010年10月,这尊木质傩面出土于澧阳平原上的优周岗遗址。傩面由一整木雕刻而成,长60厘米,宽30厘米,出土于遗址的祭坛一旁,是一件远古先人用于祭祀的遗物——傩面。有报道说,这尊傩面“鼻子以下已残没不见,但仍能清楚地看见隆起的鼻子及圆形镂空的双眼。人面像两侧有两个角,顶部正中间有一木柱。”[1]

从这尊傩面出发,我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傩?二、这尊傩面在祭祀中如何使用?三,在先人的生产、生活中,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一、什么是傩?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汉字。

在古汉字中,“傩”的本字为“难”。在甲骨文中,难字写作如图。有一凶险之物直指人的头顶,这就是遇到了“难”——即灾难、危难、困难等。

在原始思维中,我们的先民们对事物的描述没有现代人那样分得那么精细。他们把所有的灾难、危难、困难,难产、难关、难处、难题等等一切不顺利的事情,都看成了一回事,即“难”。

原始人要办一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事先卜问:有没有“难”?

这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有着非常多的记录,如:

“帝不我?”(《铁》533,《燕》785)

——上帝会不会降临灾难于我?

“戊申卜,争贞,帝其降我?贞,帝不降我。”(《乙》7793)

     ——戊申卜,争问:上帝会降给我灾难吗?(应验:)上帝不降给我灾难。

“庚戌卜贞:帝降其?”(前3244)

——庚戌卜问:上帝降灾难吗?

“贞:帝不降大?”(《综图》227)

——问:上帝不会降下大难吗?

等等。

原始人遇到了“难”,怎么办?为此,他们发明了一项当时最为先进的“科技手段”——巫术。

我们知道,巫术与宗教最大的区别就是:宗教是祈祷,巫术是控制。为了控制“难”,原始人发明了“傩”。通过“傩”的巫术将“难”控制、驱赶、消灭。

今天,我们称这种手段为“傩祭”,它包括完整的傩仪,和各种傩技(符咒、绝技)、傩艺(傩舞、傩歌、傩戏)、傩具(面具与法器)等等。

澧阳平原遗址出土的6000年前的傩面,就是优周岗人为排除灾难、危难、困难,在傩祭中使用的面具。

 

二、没有下颌的傩面

那么,傩面在祭祀中是如何使用的呢?

让我们先从它的容貌说起。我认为,这尊傩面不是“鼻子以下已残没不见”,而是本来就没有下颌。

因为后世也有这种类似的实物:

1977年常德南坪M3、M4出土滑石面具3件。这些滑石面具虽细部稍有差异,但形制大体相似,各个面具均没有下巴,其表情夸张,面貌狰狞。[2]之后,这种滑石面具在常德地区还是不断出现。

1978年溆浦马田坪出土的西汉滑石面具,长19厘米、宽20厘米、厚1.9厘米。呈米黄色。面具面形方正,面颊隆起,鼻梁隆起作半圆管状,下端两鼻孔也呈半圆管状。双眼近三角形,两眼珠鼓出,两眉上挑,呈外八字形状,两眉上伸出双尖角,阔口,上唇作横S状,口与面等宽,有六齿,两侧各有一犬牙,整个面部有8个圆形小孔。


这种被考古学家称为“傩面”的出土器物,基本上都发现于墓葬之中,因此一般认为它的用途在于“镇墓”。

而在湖南民间,这种大型木质的傩面在农家的老宅中还有大量存在,被称为“吞口”、“鬼脸”。

由于它大多出现在宅子中,一般人都认为它是用于“镇宅”。

我不否认傩面能够“镇墓”与“镇宅”;但我认为:这种大型傩面的出现,它的首要任务并不是“镇墓”与“镇宅”。而是驱傩?

湖南湘中的安化、涟源、新化,以及湘南的临武,都有这种傩面的存在。

这种傩面,因它的外形与现实中的动物狮子相类似,民间一般称之为“狮头”;这种傩祭仪式也被称之为“舞神狮子”。

这种傩面狮头,同样没有下颌。为什么没有下颌?当我们使用它的时候,才知道它的缘故。

各地狮子,大同小异。

安化滔溪镇“狮子会”:

 

安化狮子舞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祭赛,祭赛又叫赛会,是民间来求神赐福的形式,用仪仗鼓乐、杂戏,迎神出庙,周游街巷。安化的祭赛活动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久旱不雨,山塘,溪流完全干涸,人们失去了抗旱能力,或者是城隍菩萨生日而又获得他老人家恩惠的时候,就从城隍庙迎出城隍菩萨,用敞轿抬着,各村的舞龙队的五六条龙跟在后面,锣鼓铳炮喧天,周游街巷和附近村庄,以祈求龙王赐雨或天神赐福。这种赛会是不定期的,另一种便是每年正月的狮子舞了。每年正月初一,“狮子会”的会首,把木刻的狮子面具和布帛的缀着染红的麻的狮子被,从狮子库里请出来,供在神龛上,与会员沐浴更衣。端一钵连皮整块的熟猪肉(约五六斤),肉上不插筷子(狮子吃肉是不用筷子的),放在桌上,焚香烧纸,燃放鞭炮,虔诚礼拜。会首口中念念有词,内容是祈求狮神保护一方居民人兴财旺,六畜安宁,这算是给狮神拜年。然后按预定计划,在掌灯时分与龙灯、地花鼓、耍蚌壳、踩高脚、抬故事等一齐出发,周游街巷和进行各种表演。……这种宗教祭赛活动,与民间娱乐,风俗习惯,又互相渗透。过了初二、三,狮子舞就要深入到百姓家了。开始只是到向狮子会作了邀请的人家去,后来发展到只要谁家有了特大喜庆,如进学中举、结婚生子、新居落成等就去贺喜,叫“贺狮子”。……在舞狮子的过程中,狮子会的人要朗诵赞语,叫“赞狮子”。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赞狮子的拉长声音大喝一生:“呃——”,锣鼓立即停止,狮子也停止舞动,厅堂里一片肃穆,大家垂手恭听。……赞语有的是事先请当地文人撰写的,也有的是口才好的人临时根据情况随口而出的,一般都能切合实际,语意吉祥。在朗诵的过程中,每赞一句,旁边的人,不管是狮子会的还是主家,必定齐声称赞:“好的!”而赞诵者诵到最后一句时,必加上一“罗”或“啊”的襟字,提高腔调,拉长声音,暗示乐队,一时锣鼓又震天动地的响了起来,那些跟上几里路,一场一场接着看的热心观众,那些不辞辛苦的狮子会会员和热情的主家,便从这种热烈而又严肃、亲切而又虔诚的宗教文化氛围中,获得享受,得到满足,朦胧地感到未来的幸福的降临。[3]

 

安化狮子舞的道具主要是:“木刻的狮子面具和布帛的缀着染红的麻的狮子被”。我们看安化狮头,木质部分没有下颌。

 

新化水车镇“傩头狮子舞”

“傩头狮子舞”仅限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期间演出;演职人员共需18人,其中首事1人,师公1人,扮雄狮2人,扮雌狮2人,幼狮1人,舞绣球1人,打击乐演奏手8人,唢呐吹奏手2人。道具主要是3只傩头狮子,1个红绣球(俗称“宝”)。傩头狮子的狮头材质为水桐木,雄狮头高565毫米,宽470毫米,厚200毫米;雌狮头为580×450×200毫米;幼狮头为290×250×140毫米。狮身为白布彩绘镶红布锯齿边,称为狮被。雄狮狮被长4100毫米,宽2200毫米;雌狮为3760×2200毫米;幼狮为1500×1210毫米。狮面造型为单面饕餮纹吞口。其演出,必须履行两道程序,即起首的祭傩发猖和结尾的收猖。这两道程序均由师公主持进行。祭傩发猖于初一上午在村中公共场地举行,收猖则于十五日下午或晚上在河沙坪举行。[4]

 

水车镇的傩头狮子,它的下巴也是挂在面具下的另一个构件。

 

临武大冲乡“舞神狮子”

临武傩戏,据传由该村十七世祖思能公外出从师傩祭作法学成后回村布法求神,承传了具降妖、驱邪、赶鬼、祈福的融傩祭、傩仪、傩舞、傩歌、傩技、傩戏于一体的“舞岳傩神”,当地人俗称“神狮子”,傩戏中的“神”称为傩神。傩神,是一个集合概念,包含了9位神,分别是三娘、来宝、土地、关公、二郎神、夜叉、狮子神、猴子神、小神(小鬼)。……打狮子(舞狮子):狮猴舞表演,在福主家里或村里进行,讲述猴王精灵智取擒住兽中之王狮王,被舞岳傩神度在一起的故事,舞狮表演既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同时九位傩神借助舞狮表演的不同情节,在幕后巧用吉祥诗句的形式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愿。

 

临武大冲“舞神狮子”的狮子面具,同样没有下颌。

在上述的田野考察中,我们看到:傩面狮舞都是由两个人表演,狮披(又称狮被,即代表狮身的狮子皮)就系在傩面上,将两位舞狮人遮盖住。前面一人舞动狮头,其下颌挂在傩面上,形成狮嘴(即狮子大开口)。舞狮人双手举起狮头,从狮子的大嘴中观察,便于舞动狮子(如图)。

在现代的狮舞中,仍然沿习了这种制作方法。无论是南狮,还是北狮,狮子的下颌都是挂在狮头上,形成一个活动的狮嘴。

在傩狮舞中,大多数狮面的下颌,都以另外的轻型材料制成,这是为了减轻狮面的重量,便于舞狮人操纵狮子。因此,古老的木质、石质傩面出土物,其下颌已分离或腐烂,因此才“鼻子以下已残没不见”。

 

三、驱傩·以临武傩为例

傩面,在祭祀中究竟有何作用呢?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原始思维(也就是神话思维)中,这种傩面是具有一定神性的。它虽然面目狰狞,却是农家心目中的“圣物”。

这种思维至今尚存。

(下略)

纵观全部傩祭,我们可以看到:

1、无论祭事如何复杂,其实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祈福驱邪。其目的是祈福,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驱傩

2、传统的祭祀仪式,有一种凝固性。各地傩事,无论外在形式差异多么巨大,但其结构基本一致:开坛、请神许愿、调兵遣将、驱除邪魔、送走邪气、收兵送神、闭坛。

优周岗6000年的傩面,也许就演绎在同样具有6000年历史的祭式当中。

驱傩,就是驱难。人为什么有难?先民们认为:难,是一种邪气所致。这种邪气,常居四季,成为“四季之阴气”,极其狠毒。不慎而冲犯邪气,人畜将受伤害。这种邪气,在傩坛上被称为“瘴”、“瘟”、“煞”。人要解难,就必须除瘴扫瘟避煞,把周围的邪气驱除。

在傩坛上,“邪气”有一定的化身。在临武傩中,是一个蓝色的面具,供奉时称它为“小神”,驱赶它时称其为“小鬼”;在梅山傩中,它是一个倒立神[1],置于神案之下;在目连戏中,它叫“寒林”,是一个源于印度佛教的小丑;在古希腊雅典城祭中,是全城供养、到祭城时作为牺牲的一男一女两个小丑。除邪的办法有几种:驱赶、斩杀和焚烧。驱赶的是一种无形之物——邪气,斩杀和焚烧的是一些象征物,如小丑、替罪羊、[2]草人、纸扎菩萨、或载有邪气的草船与纸船。

驱赶邪气的最重要、最有威力的神物就是——傩面狮子!

 

四、舞狮源流

过去,一般认为,中国的舞狮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由西域波斯国引进。从澧县6000年的傩面与湖南各地的傩狮舞看来,此说大可怀疑。

傩面平日用于镇宅、镇坛、镇墓;祭日用于“索室驱疫”;后来为何又演变为节日娱乐项目的呢?

这与“索室驱疫”有关。

每当正月,傩狮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的是进入百姓人家去进行“索室驱疫”。

傩狮进入百姓人家,在驱除疫鬼的同时,又增加了送福、祈福的任务。送福祈福时,根据各家各户不同的需求,就会表演适应这些需求的故事。如:需要子孙发达的就会表演傩狮故事《娘娘送子》,需要读书求官的就会表演《状元及第》、需要长寿富贵的就会表演《麻姑献寿》,需要外出平安的就会表演《过关斩将》等等。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08:24 , Processed in 0.09736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