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图文源自《老照片中的长沙》陈先枢 梁小进 撰稿,岳麓书社2014年12月出版,荣登“2015年4月湘版好书榜”) 1893年希尔发明了最早的彩色制版技术,首次在摄影照片上留下了真实世界五彩缤纷的影像。最早的彩色底片是1904年法国米埃兄弟发明的。但彩照传入中国是很晚的时候了。直到20世纪40年代,长沙才开始有了彩照。这就是当年所幸存下来的一组彩色照片。从画面来看,这些色彩还有些生硬,不是那么自然显真,自然不能与当今的照相技术相比。然而在近80年前的长沙,这还是十分难得,至为珍贵的。这组彩色照片共有16帧,由一名不知名的外国摄影师拍摄于1946年。这些照片所展示的是旧时长沙的社会情态、城乡生活、街市风光,古老的耕作方式、建筑方法,旧式的商业生活、社会习俗,也可视为长沙的一种原生态吧。 1、长沙蔡锷路店铺 2、长沙街头商贩 3、长沙街头菜摊 4、长沙街头婚轿 5、长沙街头送葬队伍 6、渌口镇小贩 7、乡村风景 8、长沙城郊夯筑土墙场景 9、外国人在夯筑土墙现场 10、乡间别墅 11、稻田农夫 12、渡口帆船 13、货船 14、拖船 15、吉普车过河 16、客船上的儿童 最为难得的是一幅蔡锷路店铺照片。长沙蔡锷路,清代称东长街,是一条南、北向的街道,民国时期予以拓宽,这时已铺上沥青,成为一条柏油大马路。这张彩色照片,展现了马路的一侧,店铺鳞次栉比,简易的树木电杆依次排立。店铺的门面,多为牌楼形式,五颜六色,并没有讲究什么统一的色调,感觉也还不错。从清晰的门额和墙面上,我们可以见到各式的招牌,如华丰、义康、文盛斋、中国文化报刊社湖南分社等等。就是这醒目的招牌,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们曾带着这幅照片,去请教著名的学者和出版家钟叔和。钟老凝视这清晰的画面,立即说道:这就是蔡锷路,我年轻时常来这个文化报刊社订阅报刊的。看来这张照片是在清静的早晨所摄,宽敞的街道上,只有寥寥数人,或手提包裹,或肩扛行装,匆匆走过,其中还有一位军人,徒手而行;道旁还停靠着一辆黄包车,这还是城市居民主要的代步方式。 长沙街头商贩,这是另一种的民国长沙街景。看来,这是长沙城内一条较为僻静的街道,路侧没有高楼大厦、商铺行店,只有那旧时的民居,宽而长的坡屋顶,盖着小青瓦,一线长长的竹木栅栏,当是一户人家的院落。也就是这长长的竹木栅栏边,挂着一线长长的衣服,向过往的行人兜售各式各样的服装。还有一位手兜着货匣的小商贩,在走卖着他匣内的小商品。 另一商贩是长沙街头菜摊。在一段不过二三米的地段,摆放着由十来个箩筐组成的菜摊,旁边则停放着熟食的挑担,靠墙挂着一个装置香烟的货架。一位身着厚厚棉袍的女孩,倚坐一旁,看守着这些摊担。菜摊的箩筐,有萝卜、酸菜、生姜、干辣椒等老百姓日常食用的菜蔬,也是湘菜中最常见的蔬菜和佐料。在当时几乎还没有污染的社会里,这应当都是价格便宜的放心菜了。 20世纪40年代的长沙城市,还保留着古代婚庆的一些礼仪和习俗。长沙街头喜轿照片所摄下的就是当时长沙人家喜轿迎亲的情状。喜轿又称花轿,是旧时举行婚礼的当天,男方前往亲家迎接新娘的仪仗。花轿往往被装饰得喜气洋洋,披红挂彩,有二人抬、四人抬、六人抬,甚至八人抬的各种形式。这帧照片所摄就是一乘四人抬的花轿,可惜没有留下这迎亲队伍前呼后拥的鼓乐仪仗。 婚庆旧称红喜事,丧葬旧称白喜事。长沙街头送葬队伍照片反映的就是那时的白喜事。 20世纪40年代的长沙城市,虽然还保留了不少旧时代的遗风旧俗,但也毕竟进入了近代化的社会,西方的礼仪礼俗已经在城市中流行。这幅照片,就是当时长沙人家送葬出城的写照。我们可以见到:走在殡葬队伍前面的,是一队穿着新式服装的少年,手执花圈;后面跟着的,是西式的管弦乐队;再次就是丧家的队伍,个个披麻戴孝,哀伤不已。这幅照片,还留下了当时长沙街市的一个宝贵镜头,砖木结构的房屋,跨越街巷的骑楼,坡屋顶面用以采光的明瓦,以及建筑的各个细部。 摄影师的视角还达到了长沙的郊外和农村。如留下了长沙乡间小镇的掠影,一位年轻的小贩挑着他的货担,在集镇街头行走。低矮的房屋,竹木构建的墙壁,稻草盖顶,极为简易,是流传了几千年的南方下层人民居所的普遍形式。照片上的店铺招牌隐约可见一个“渌”字,据此可推断为今株洲境内的渌口镇,当时株洲尚为湘潭县的辖镇,而明清两朝湘潭县一直属长沙府。可见长株潭自古就“一体化”了。 乡村风景照片可以说是一幅优美的乡村风光彩绘画面,是长沙乡村原生态的生动体现。湛蓝色的天空,白云飘浮,地上蜿蜒流淌的小河、缓缓隆起的山丘、碧绿的田野、寂静的村落,沁人心脾,分外向往。 那时的乡村还保留着夯筑土墙的传统建筑工艺。这是中国建筑的一种非常原始的方式,居然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的40年代。大概是这位摄影师颇为好奇,便留下了这2幅宝贵的照片。夯筑的方法,先是将粘性很强的泥土和熟,放入长方形的木匣内,捣紧夯实,干了以后,再层层加筑,以构成墙体。夯筑的土墙,墙体厚实,十分坚固,建起的房屋,冬暖夏凉,颇是舒服。而今,这一建造方法早已不再使用,只是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之中。夯筑土墙工地的背后是一栋琉璃瓦大屋顶的豪华公馆,下层农民可以与大户人家相邻而居,也算是一种进步吧。更为神奇的是,照片上居然有一位外国小女孩向前走来,后面站立的戴黑礼帽的男子也是外国人,他们是不是就住在后面的那栋大公馆里,我们不得而知。但有资料表明,民国时期“华洋杂处”在长沙是很普遍的事。 与夯筑土墙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山间别墅。这是一幢山间别墅的前门。这幢别墅依山而建,屹立在一处台地之上,下有两级台阶,直达大门,盖着小青瓦的坡屋顶,飞檐翘角,颇为气派。看来,这应当是一位富贵显达之家的山居静养之处。 以牛耕田,这也是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之久的农业生产方式。稻田农夫这幅照片拍摄下的,即是一位农民犁田的情景。这位农夫,站立在水田中,一手扶犁,一手执鞭。一头黄牛,拖负着木犁,走在前头。大概是这位农民看到有人正在为他摄影,便停下脚步,和悦地让摄影者完成了他的创作。 摄影师又留下了航运的多幅照片,不仅有渡口帆船,还有拖船、货船、吉普车过河等。 这是长沙江边一处渡口的留影。一艘不大的帆船,张开满是破洞的风帆,正缓缓地离开江畔。船头的一位船夫,正在使劲地撑篙;船尾的舵工,则一手掌舵,一手拉帆,掌握着船行的方向。一条麻石条砌的小路,直通江畔,显然是供人们上下船只之用。 20世纪40年代的长沙湘江,也已经有了近代的水上运输工具。有幅照片所展示的,就是以机动船拖拉货船,行驶江上的情景。一艘机动船的尾部及其拖拉的三只货船,平静的江面,激起了一线白色的浪花,江边的山峦正缓缓地向后远去。 另一艘满载着货物的大木船,被牵引着向前行进。 20世纪40年代的长沙湘江,没有大桥,却是早已有了汽车。而汽车过江,只能靠木船载渡。有幅照片,正是当年汽车渡江的情景。这载渡的木船,系以两船并连,而以人力撑划着渡过江面。这辆吉普车,尚是木制的车身,显然还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汽车。 摄影师很善于抓拍特写镜头。一个可爱的儿童,正从客船的窗口伸出头来,好奇地观看着窗外的风景。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2 00:36 , Processed in 0.09573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