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古城遗影之民国长沙桥梁

2016-12-28 21: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43|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梁小进|来自: 名城长沙网

(以下图文源自《老照片中的长沙》陈先枢 梁小进 撰稿,岳麓书社2014年12月出版,荣登“2015年4月湘版好书榜”)

20世纪30年代,长沙城市建设的桥梁建设也很有成就。由于城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道路拓宽并向郊区与县乡延伸,每遇溪河及低洼之处,便有了修建桥梁之举。


11935年改造加宽浏城桥场景


2、1935年建成的沿河马路挖港桥(在湘江路原八中旁晴佳巷口)


3、1936年可以通车的广济桥


4、1929年长沙望麓桥


5、新河键桥


6、新河键桥落成典礼


浏城桥原是浏阳门外一座石桥,是长沙出城东去的重要通道,下为护城河,清朝末年填塞河道改建铁路,桥也加高加宽。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期,长沙筹备设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区不断扩展,车辆日增。1933年,长沙市政府正式成立,为适应省会城市不断发展的需要,遂于1935年对浏城桥实行加宽改造。这张照片,就是当时浏城桥加宽改造工程的场景。大桥颇为坚固,桥栏以花岗石建造,南向正中嵌着“浏城桥”石碑,浏城桥三字系长沙市首任市长何元文题书。桥西的一栋二层楼房正在拆除,以拓宽桥面。桥下即是铁路。浏城桥改造拓宽以后,很长时间里成了市内观看火车的景点,城市的小孩和许多乡下来城的人都喜欢在此看桥下隆隆驶过的火车。七十年后,京广铁路东移,此处路基大大拓宽,修建了宽阔的芙蓉路,而原来的浏城桥自然不能适应需要,遂稍作南移并大加扩建,仍称浏城桥。


沿河马路的挖港桥,也是1935年建成的桥梁,位于今外湘春街至晴佳巷一带。挖港是指长沙城西城墙外的护城河,直通湘江,旧称挖港子,清末民初时,这里常停泊船只,也是两岸妇女洗衣洗菜之处。30年代初,长沙修沿江大道,即在此修建了这座挖港桥,以通南北。广济桥在长沙东南郊一条小河之上,原为简易通行的小桥。30年代初,由于新修的马路通过此处,乃将其改建成一座坚固的石桥,于1936年通车。石桥于20世纪60年代拆除,留下“广济桥”的街名。

民国时期长沙唯一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是1929年所建跨河西龙王港的望麓桥。该桥6孔,墩高12、6米。1939年9月日军进攻长沙,湖南省政府奉命将桥炸毁阻敌。幸得湖南省档案馆保存了这帧照片。


北门外开福寺以北的新河,是清末时为沟通湘江与浏阳河,并为方便过往船只停泊而开浚的一条人工河,此后这里人烟逐渐繁密,并形成了一个街市。民国时期,铁路从此通过,还建了车站和飞机场。30年代,为沟通新河两岸的交通往来,湖南省政府便在此建造了新河大桥,大概为取悦省政府主席何键,取名键桥。从照片上看,大桥为花岗石建造,宽阔、壮美,下有十一座桥墩,可通过较大的船只。新河键桥建成后,举行了简洁的通车典礼,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省政府委员曹典球、长沙市市长何元文、建设厅长余籍传等参加了典礼并合影留念。这帧照片就是他们在桥头的合影。20世纪50年代后,新河渐渐淤塞,新河大桥也随之消失。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7 10:13 , Processed in 0.11000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