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图文源自《老照片中的长沙》陈先枢 梁小进 撰稿,岳麓书社2014年12月出版,荣登“2015年4月湘版好书榜”) 值得骄傲的长沙近代教育史,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它当年的亮点——长沙名校校门的影像。校门是一校师生员工进出之所,是学校的门面和标志,所以学校尤重校门之设,颇为讲究,而人们则多喜欢在校门前摄影留念。这里所展示的,多为百年来的长沙名校,是百余年来人们为之向往与思念的地方;同时,这些校门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又反映出民国时期长沙建筑的特色。 1、修业学校 2、楚怡学校 3、周南女中 4、长郡中学 5、广益中学(今师大附中) 6、省立一中 7、雅礼中学 8、明宪女中(今长沙市十五中) 9、广雅中学(今长沙市七中) 10、第一师范 11、湘雅医学院 修业学校,位于今芙蓉区马王街,是长沙市一所著名的小学。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原明德学堂学生何积烺等创办。修业学校不仅在办学上很有特色,还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民国初期,徐特立、毛泽东等曾在此任教,并从事革命活动。这幅照片,即摄于民国时期,校门临街而立,简朴无华,但是当时普遍的形式。楚怡学校,在今芙蓉区储英园,系留日归国的陈润霖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办,校名取“惟楚有才,怡然乐育”之意。与修业一样,楚怡学校以小学为主体,同时也办有中学、专科。抗战时期,前总理朱镕基即曾在此校学习,至今学校的档案里,还保存了朱总理当年的成绩单,赫然记载着他的优异学业。这两所学校,至今仍在,但这两座校门则早已不存在了。 长郡、周南、雅礼3所中学,在前面“老校园”一节已经有所介绍。本节所展示的,则是这3所掷地有声的百年名校旧时的门面。周南女中,上世纪50年代后曾改名为长沙市第四中学,改革开放以后恢复原名。照片中的校门,亦为民国时期所摄,大门面东而开,通过一段通道即到了北正街。校门上方塑有“周南女子中学”校名,两侧为“周礼尽在,南化流行”的对联,这也是校名意义之所在。这座校门至今尚在,只是这外面的两扇小栅门早就拆除了。长郡中学,上世纪50年代后曾改名长沙市第二中学,改革开放以后才恢复旧名。这帧照片所摄,当为长郡中学早期的校门,牌楼式的大门,前有一宽阔的空坪,并有一圆形花坛。此门现在也不复存在了。雅礼中学,上世纪50年代搬迁到今天心区劳动路,更名为长沙市第五中学。这个校门,则是它在今开福区麻园岭时期的留影。 广益中学,为今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的前身之一,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系留日归国学生、辛亥革命先驱禹之谟创办,初名唯一学堂。后学堂改名广益,堂址设今开福区熙宁街原清代湘水校经堂旧址。民国年间,广益中学办得卓有成效,颇具声名,朱镕基曾在此就读初中。这张照片,就是广益中学在熙宁街的校门。省立一中,民国元年(1912年)创办,是全省最早的省立中学。最初,校址设在今开福区紫东园,后七经搬迁,于1946年定址清水塘,直至今天。1949年后,学校改名长沙市第一中学,仍属省管,也仍然是全省最好的中学之一。 还有湘雅医学院、第一师范、广雅中学(今7中)、明宪女中(今15中)等校的校门,也展现了各自的风采。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3 06:05 , Processed in 0.0905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