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

2016-10-25 20:5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065|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杨里昂 彭国梁|来自: 名城长沙网



新墙河

轨迹

 

新墙河是如死去了般地在躺着,那儿听不到怒马长嘶,看不到炮火弥漫,有的只是令人伤感的寂静和阴森。谁知它竟是曾经洒遍了热血的“战场”呢?

幸运的很,我们这次被派到最前线的岳阳公雍乡去担任宣传工作,使我们得到一个机会去凭悼它。

那是七月的一天,正当炎暑天气,整个的“烈日”蹂躏着,我们一行三个同学由乡公所一直向新墙河兴奋地迈步前进,道路破坏得非常厉害,一节节地开成了沟,或是掘成了坑,桥梁都已拆毁了,所以道路仅有短短的25里,但是却使你充分的感到了“行路难,难如上青天”的滋味。

沿途有好几处街道,都显得非常的冷落,且是越向前去就越冷落的厉害。房屋烧的烧了,炸的炸了,在在指示着我们,最前线就在最近的前面。无疑的,居民大都逃散了,剩下来的只是些仅存的“瘦果”,而这些“瘦果”们又大都沉沦在打牌、下棋等等“无聊消遣”的生活里,真是“黄花”陪衬着“落叶”令人倍增凄切。但是那又怎的怪得他们呢?因为敌人的侵略,对他们的生活给了一种不可测度的恐怖,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要他们怎的不“得逍遥时且逍遥呢”!但是要鼓动他们积极的工作,向争取幸福之途迈进,这责任就得我们在后方的“知识分子”毅然的担起来呵!

正午,到达新墙市,劈头给我们一个印象,就是一些“颓垣破屋寂无一人”的荒凉景象。霎时间,我们的神经紧张起来了,我们以为整个新墙市都已经这样的成了“阳间”的“阴府”,各人都捏了一把汗,好像在向“鬼门关”探阴间地屏息着前进。直到到达了街的尽头才发现了很多的人,才吐出一口气来。原来这儿自去年八九月间曾经一夜失陷后,直到现在,敌我隔河对峙,相安无事已经好久了。前些时,敌寇还不时掉几炮过来,现在连炮都不掉了,所以老百姓陆续回来的很多。现在大约有二百多人,聚居在那街的一节,经营小贸,也颇玩得热闹。我们这三个“不速之客”的来临,引起了他们惊奇而热切的注视,而我们也如见了自己落难了的亲眷似的,禁不住热情的洋溢和血泪的狂涌。“民族的爱情是强烈的,高尚的”,无意中给了我这样的一种启示。

我们因为半日的颠簸,都觉得肚子有点儿饿了,于是就选择了一家小馆子打中伙。那儿有面吃,有粉吃。有油饺条和其他的油榨东西;还有炒菜及卖饭的小馆子,虽然谈不上“佳肴美味”,却也“一应俱全”。当下我们叫一份鲜鱼,原来是想尝尝新墙河里的产物,以留一点纪念在肚子里,可是那鱼却不是新墙河的产物,因为新墙河里的鱼,在这种“非常时期”,却得了一种意外的保障,谁也不能去弄它,此外我们还叫一份粉子肉,大部分由张同学吃了——我们的伙伴之一。他还不够,又单独叫了一份,因此我们给他下了一个浑名,叫做“肥肉大王”。

据当地的老百姓说,那儿很少去过宣传队或政工人员,我们要算是第一队了,可见那儿是如何的缺乏知识的灌溉和精神上的刺激,因此我们三人吃了饭之后,就迅速地展开了我们的工作:写标语喽、画漫画喽、挨户宣传喽,忙得“不亦乐乎”,恨不得每人能生出“三头六臂”来。

老百姓们一个个都是憔悴的面孔,态度像镇静又像失去了常态。我问他们在那儿住怕不怕,他们说:“没有办法呵!我们在这种长期的抗战中,还要求得长期的生活呵!我们现在只希望政府能够把敌人快点赶出去,使我们重享太平的日子。”他们只是尽情的向我们倾吐着,我们也深表同情地安慰着他们说:“不要着急呵!我们是奉政府的命令来探望你们的,只要我们能够忍苦耐劳,军民合作,抗战到底,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把鬼子赶出去,重享太平的日子。”他们表示欣慰,也表示相信。的确,仇恨的洗刷和生活问题的解决,就是他们的“太平日子”,这对于我国的政治目标,是一个显明的指示。

新墙市在新墙河的南岸,当战争没有延长到这儿的时候,当是相当繁盛的,可是现在却一落千丈了,除了那一节比较热闹点的街道(其实也不过有人罢了)之外,其余几乎都是“十室十空”,那荒凉阴森的景象,真令人不禁悚然。街的两端筑有简单的防御工事,曾经在那儿发生过巷战。我们慢慢的向一条一条的街走去,除了那有人的街道之外,又见不到一个人影了,最后转过了一个破庙到了最末的一条街,才发现有一班哨兵在扎着,当我去时,他正在吃午饭。

出街口约数十步的地方就是新墙河,因为老百姓已告诉过我们,河边是警戒范围,百姓们是不能去的,所以起初我们还不敢探头出街口去望,只敢呆在屋里偷偷的望望,已深印入了我们脑筋的新墙河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只是憔悴如僵尸。后来哨兵们说出去看没有关系,同时通过了他们的领导,使我们踏过了一片蔓草,到了河边的一个哨棚旁边。在那哨棚旁边,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对岸山坡上敌人的工事,据说他们的工事有三道防线,经常有一排人驻守,因为怕我们游击队的袭击,都是如老鼠般的昼伏夜出,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夺了我们一寸土地,已是这般可怜了,还谈什么“开发”“利用”呢!  

(原载1939年《明德月刊》十八卷一期)

 (转自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版《长沙烽火岁月——老报刊中的长沙抗战》张湘涛主编|陈先枢 杨里昂 彭国梁 辑录整理)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23 10:52 , Processed in 0.65703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