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沙万象·湘城访古

[复制链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1:01:21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地下的城郭


【地下的城郭】长沙作为楚汉名城,其往古的景貌已不复存在;作为图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存在于文化里,那便是古代墓葬和大量出土的器物。自20世纪30年代起,不断有楚汉墓露出地面,出土了许多国宝级文物,为世人所震惊。如1942年五里牌出土的战国龙凤纹漆盾(今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943年五里牌出土的战国龙凤纹漆盾(今藏湖南省博物馆)和1949年陈家大山出土的战国人物龙凤帛画、桂花园出土的西汉牛形铜灯等(均藏湖南省博物馆)。甚至还出土了更早的器物,1938年宁乡黄材月山铺出土的商代四羊方尊,是我国商周青铜器中独一无二的珍品,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对长沙地下文物科学地进行发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自50年代至今,已发掘春秋战国古墓3000余座,汉墓10000余座,保护完好的出土文物近20多万件。马王堆、咸嘉湖等地出土的西汉文物及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孙吴纪年简牍举世闻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中国最早的地图、毛笔、医学著作、钢剑、玻璃制品和最大、系列最完备的铜铙都出土在长沙。
①1937年在长沙发现的一座汉代夫妇合葬砖室墓。
②在长沙的美国人雷伯查尔(LIEBENTHAL)博士饶有兴趣地在参观这座具有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汉墓。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0:59:23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文夕”大火前的天心阁


【“文夕”大火前的天心阁】翘首高踞于长沙古城墙垣上的天心阁,是古城长沙的象征。登楼上阁,可俯瞰全城,实为长沙一名胜之地。明末廩生俞仪有《天心阁眺望》一诗:“楼高浑似踏虚空,四面云山屏障同;指点潭州好风景,万家烟雨画图中。”可知天心阁在明末以前就高矗于长沙城头了。清乾隆年间曾重修天心阁,乃“极城南之胜概萃于斯阁”。182年(咸丰二年),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率部攻打长沙,在此与清军激战数十日,萧朝贵阵亡,太平军不克而去。战后复修城垣,将天心阁员层改为3层,并在楼的左右,仿杭州文瀾阁增建2轩,另设炮台9座。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陈作新等常在此开会,商讨反清大计。辛亥以后,成为人们游览、观光和休闲之所。1916年,市政公所在阁右建一午炮台,每至正午即呜炮报时。1925年3月,天心阁正式改为公园。“五卅惨案”后,长沙掀起反帝爱国运动高潮,天心阁右炮台旧址建起了“国耻纪念亭”,亭内竖一石刻地图,展示出我国遭列强欺凌与山河破碎的情状。1933年后市政府在天心阁下辟建儿童公园。园中还建有一座薰风亭,亭中有市长何元文撰写的《熏风亭记》。然而,这一见证长沙历史的名胜,却在1938年“文夕”大火中被焚毁殆尽,成为一片瓦砾。
①1938年“文夕”大火前的天心阁。
②1938年“文夕”大火前的天心阁轩楼。
③1984年重建的天心阁。阁前的民房已为一座高大的宾馆所取代,摄影爱好者再也拍不到天心阁耸入天心的气势了。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0:57:31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岳麓山的烈士墓


【岳麓山的烈士墓】长沙岳麓山,自古号称“湖湘第一名胜”。然而,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这里还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一大批志士仁人的长眠之地。基中,既有我国辛亥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和杰出活动家黄兴、蔡锷、陈天华、姚宏业、蒋翊武、刘道一、禹之谟、焦达峰、陈作新等的墓地,又有在辛亥援鄂、护国诗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阵亡的湖湘将士之墓。凜凜烈士忠魂,悲壮天地,足以彪炳青史而激励来者。岳麓山的烈士墓,最著名的为黄兴墓和蔡锷墓。黄兴是与孙中山并称的伟大领袖,1916年10月31日病逝于上海。次年移柩长沙,4月15日在岳麓山举行隆重的国葬仪式,安葬于云麓峰附近。其墓座西朝东,形势开阔,规模宏大。由3层台阶百余级踏步而上,正中为铁栏石柱围护的花岗石方形墓基,一座由整块花岗石琢成、嵌着镌有“黄公克强之墓”的青铜碑匾的墓碑矗立其上,四棱尖顶,犹如一柄锋利的长剑直插云天。蔡锷亦为辛亥伟人,曾以最先举起“讨袁护国”旗帜而誉为“再造共和”的英雄。他于1916年11月8日在日本病逝,次年4月12日国葬于岳麓山。蔡锷墓处山腰白鹤泉后,也是一座大型花岗石墓葬,基座宽阔,花岗石的圆形墓冢上立着矩形尖顶墓碑,镌有“蔡公松坡之墓”大字的青铜匾嵌正中。墓围为圆形石栏,刊有24块青石,镌刻了谭延闿、唐继尧、刘显世等全国各省督军省长撰书的诔词挽诗。自民国以来,每逢清明时节或烈士忌辰,长沙人民就来此扫墓献花,表达对先烈的崇高敬意和不尽哀思。这里所刊载的就是30年代人们所摄下的先烈墓照。
①黄兴墓。
②蔡锷墓。
③五轮塔旁的阵亡将士墓(今毁)。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0:54:25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半个世纪前的岳麓山


【半个世纪前的岳麓山】“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岳麓山濒临于湘江西岸,虽然南北长不过4公里,海拔高不过300米,但知汉唐始它就是湖湘名胜,大诗人杜甫、刘长卿等都在此留下了千古佳作。千百年来,先后有道观佛寺、精舍庐庵、碑碣石刻、陵园书院为麓山深深接纳,融为一体,名山胜景,珠联璧合。有雄踞峰顶的“真虚福地”云麓宫,有深藏于半山密林之中的“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麓山寺;有名播中外,代有闻人,翰墨流香,已逾千载的岳麓书院;有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庄严肃穆的黄兴墓、蔡锷墓;爱晚亭、半山亭、自卑亭、魁星楼、白鹤泉、禹王碑等名胜古迹,流传着美丽的神话故事。亦佛亦道,亦师亦贤,亦忠亦义;或古或今,或虚或实,或雅或俗。这里是一组20世纪30-40年代的岳麓山照片,画面上虽然没有如今山上那些现代化的设施和建筑,但显得十分深厚、宽容。麓山的怀抱是博大的。但是,麓山的宽厚,到今天已发展到令人宰割的地步。这些老照片在呼吁,麓山拒绝平庸,拒绝浅薄;拒绝急功,拒绝近利;想藏诸名山以求不朽,刻石铭碑而祈永垂,往往适得其反,只会在麓山留下千古笑柄而已。入驻麓山,不是自我娇情,自以为超凡脱俗、卓尔不群,就能登堂入市的;也不是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怀揣几张钞票就能昂首阔步的;更不是坐山雕式占山为王就能靠山吃山的。入驻麓山,不是堆砌,而是积淀。入驻的资格,时间是最好的体验。
①岳麓山岣嵝碑亭。
②云麓宫远眺。
③爱晚亭黄昏。
④岳麓山下自卑亭。
⑤岳麓山魁星楼(今毁)。
⑥古文庙吹香亭。
⑦古麓山寺前门。
⑧古麓山寺鸟瞰。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18 14:15 , Processed in 0.1187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