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76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沙万象·梨园春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6:09: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编委】
顾问  张云川 文选德 谭仲池 杨顺初 钟兴祥 易希文 张贤遵
主编  郑佳明
副主编  彭宗佑 彭勃 张可夫 孙永鑫 陈森琪
执行主编  刘耀杰
执行副主编  陈先枢
委员  王国平 向建州 刘绪甲 李电晖 任骏 陈光 沈亮之 杨长江 罗斯旦 罗衡宁 罗力可 周英 郭玉岐 顾庆丰 梁小进 黄丽萍 黄纲正 童怀 彭跃飞 谭建华 (按姓氏笔画为序)
责任编辑  邓映如
【本册编辑】
图片收集  陈先枢 梁小进 周英 顾庆丰 龚坚 陈光 任骏 易家敏
编辑  陈先枢
著文  陈先枢 杨长江 梁小进 罗斯旦
审订  郑佳明 刘耀杰 梁小进
电脑制作  陈览月
资料图片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长沙市委宣传部 长沙市博物馆 湖南画报社
来稿图片  罗斯旦 彭跃飞 刘泱泱 沈亮之 黎建明 沈绍尧 文师表 周斐 卢承志 潘松骏 郑晋平 黄海军 易素琼 游振鑫 刘玉龙 羊定国 黄永年 谭子健 李应宗 范广兴 张书志 周全 金国纯 王守信 王森林 成超英 陈先纽 罗霄 谭正 邹新民 邹蓬 杨中信 杨锡贵 欧阳敏 黄曾甫 常友芳 丁克思 王丽西 田腴 童敏 李显模 李修能 朱楚湘 刘亚拉 刘国平 刘铁庚 何小玲 陈金华 郑文斗 易启明 黄敖玲 曹佩明 谢金庭 程亚林 谭迪新 (按来稿图片数量为序,数量相同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6:12:50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30年代湘剧“五大名旦”


【30年代湘剧“五大名旦”】湘剧,是明代时由传入长沙的江西弋阳腔与长沙等地的民间音乐结合后逐渐形成的。明代诗人李东阳《燕长沙府席上作》中有“西阳影堕仍浮水,南曲声低屡变腔”之句,指的就是弋阳腔。湘剧由空腔、低牌子、昆腔、弹腔4种声腔构成,因用长沙方言官话演唱,故又称长沙湘剧。旧日长沙,湘剧流派纷呈,各具特色,如福秀班以高腔为主,大普庆班以昆腔为主,仁和班以弹唱腔为主。各派名角众多,而又以旦角最引人注目。30年代初的长沙小型晚报副刊上最受读者欢迎的栏目是“梨园花絮”。湘剧女艺人旦角是这个栏目的重要题材。时有明德中学国文教员郑际旦,擅长诗词,酷嗜湘剧,曾戏撰“湘剧四大名旦”,以诗、词、歌、赋4种文体,刊于《湖南晚报》,文采绚丽,不胫而走。四大名旦即指郭福霞、郑福秋、黄福艳、彭福仙4人。《长沙市晚报》主编杨某,独持异议,认为湘剧女旦中彭福娥演艺不亚于前4人,乃以“黄衫客”之名,以古传记体裁,撰写《湘剧五大名旦传》,刊之报端,四大名旦遂变成五大名旦。后来,老报人黄性一主编《潇湘菊影》一书,将郑、杨之文并五大名旦剧照刊入。今日我们征集到郑福秋、彭福娥2人的剧照,使戏迷们能一睹当年名旦的风采。其他3人剧照均已散失,实为惋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郑福秋、彭福娥2人重登舞台,或任戏校教席,或为剧团台柱,都为培养湘剧后人作出了不小贡献。
①湘剧名旦郑福秋。
②抗战时期湘剧《老汉驼妻》又名《会缘桥》(田汉改编)剧照,郑福秋主演。
③湘剧《盘盒》剧照。朱福贵饰陈琳,彭福娥饰刘妃。
④湘剧《蝴蝶媒》剧照。彭福娥饰龚媒婆。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6:16:04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怀仁堂的湘剧盛会


【怀仁堂的湘剧盛会】中南海怀仁堂,是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召开重要会议和举行重要活动的地方。多少年来,她显示着一种莫大的尊贵,也充满着种种的神秘感。长沙湘剧这一富有湖南风味的地方戏也曾有幸走进了这崇贵的殿堂,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展示出她古老而又新奇的魅力。湘剧在怀仁堂的第一次演出,是在1952年。这年10月,湘剧传统戏《琵琶上路》晋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即曾在怀仁堂作了首次演出。湘剧大师徐绍清饰演慷慨好义的张广才,著名演员彭俐侬饰孝顺多情的赵五娘,两人声情并茂,配合极佳,获得很大成功。当时,毛泽东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这出来自家乡的传统戏,两位演员的出色表演也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此后,湘剧又多次赴京,在怀仁堂演出。1956年,演出了传统戏《六郎斩子》,毛泽东看得十分入神。1959年,省湘剧院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并在怀仁堂演出《生死牌》。毛泽东虽没来看,但特地在中南海准备了一个晚会,邀请彭俐侬、刘春泉、董武炎等10多位湘剧名演员前往作客。各位名角还为毛泽东和朱德等表演了一段清唱。
①1956年毛泽东在怀仁堂接见湘剧艺术大师徐绍清。
②1956年毛泽东在怀仁堂接见湘剧表演艺术家彭俐侬。
③1952年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徐绍清、彭俐侬主演湘剧高腔《琵琶上路》荣获二等演出奖。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6:20:54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百花齐放的市湘剧团


【百花齐放的市湘剧团】旧时长沙城,戏班众多,戏场遍布,湘剧事业颇为繁荣。解放以后,党和政府把湘剧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长沙市湘剧一、二、三、四团,这就是今天长沙市湘剧团的前身。五六十年代,市湘剧团按照“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以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者并举,挖掘、整理和改编传统戏.创作现代戏,推出并演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涌现了刘彦美、余福星、金国纯、陈剑霞、王福梅等一批名演员,使省会湘剧艺术园地呈现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景象。如《拨火棍》、《六郎斩子》、《白兔记》、《追鱼记》等优秀传统剧目,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善良的品质,宣传了反抗封建统治与封建礼教的思想,轰动一时,脍炙人口。新编历史剧《文天祥》、《柳毅传书》等,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山乡风云》、《江汉渔歌》等现代戏,则充满革命激情,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同时,在艺术上,他们在继承湘剧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着意创新,使古老的湘剧艺术又焕发新光、更添异彩。
①50年代初湘剧《黄鹤楼》剧照。刘彥美饰刘备,余福星饰周瑜。
②50年代湘剧《三材阵》剧照,刘如银饰吕布。
③60年代湘剧《六郎斩子》剧照。梁艳青饰佘太君,刘彥美饰杨六郎。
④50年代湘剧《白兔记》剧照。康德编剧,陈剑霞饰刘承佑,王福梅饰李三娘。
⑤1956年湘剧《拨火棍》剧照。金国纯饰杨排凤。
⑥1962年湘剧《山乡风云》剧照。金国纯饰刘琴。
⑦1958年金国纯生活照。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6:26:42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名角荟萃的省湘剧院


【名角荟萃的省湘剧院】湘剧堪称湖南的“省剧”,而省会长沙则是湘剧的大剧场,故20世纪50年代,人们称湘剧为“长沙湘剧”。建于长沙的湖南省湘剧院,就是一个名角荟萃、誉满三湘的湘剧艺术团体。湖南省湘剧院始建于湖南和平解放的1949年,当时叫洞庭湘剧团,隶属湖南省军区,全省名老湘剧艺人如贺华元、周圣溪、罗元德、徐绍清、彭俐侬、董武炎、刘春泉等,根底深厚,艺术精堪,大多荟萃于此。1953年,洞庭湘剧团划归地方,改称湖南湘剧团,60年代又改名湖南省湘剧院,除了众多著名演员之外,又有一批批湘剧新苗脱颖而出,活跃在湘剧舞台上。从这一幅幅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自解放50年来省湘剧院成立与发展的历程,他们身着军服的英姿、赴朝慰问的场景、下乡劳动锻炼的岁月。还有,以饰演曹操、李逵、张飞著称,出身于长沙湘剧世家的董武炎;誉称“六岁红”、饰演《辕门斩子》中杨六郎的老生刘春泉;50年代步入剧坛、在《断桥》中饰演白蛇娘子白素贞的左大玢……仿佛又看到他们当年在省会湘剧舞台上那超群卓绝的表演,又听到了他们那激越清扬的唱腔。
①1949年洞庭湘剧团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②1953年湖南省湘剧团部分演员参加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鲜慰问团在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③1964年湖南省湘剧院演职人员下乡劳动锻炼,在宁乡刘少奇旧居前留影。
④湘剧《辕门斩子》剧照。刘春泉饰杨六郎。
⑤湘剧弹腔《杜鹃山》剧照。主演:左大玢、董武炎、彭汉兴、李建昌等。
⑥湘剧《断桥》剧照,左大玢饰白素贞。
⑦湘剧艺人贺华元。
⑧湘剧名角刘春泉(六岁红),老生,国家一级演员。
⑨湘剧名角董武炎,净,国家一级演员。
⑩湘剧名角左大玢,花旦,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6:31:58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从《刘海砍樵》到《打铜锣》


【从《刘海砍樵》到《打铜锣》】长沙花鼓戏形成于清代,是一个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小戏剧种。清光绪年间杨恩寿《续词余丛话》载:“湘中岁首有所谓灯戏者,初出两伶,各执骨牌二面,对立而舞,各尽其态。”灯戏即花鼓戏的前身,是指花灯、地花鼓一类的歌舞演唱形式。后发展为小旦、小生、小丑“三小戏”。解放前,花鼓戏被当局视为淫戏,严令禁演。但禁而不绝,反而愈禁愈炽。解放后,花鼓戏艺人在政府文化部门的引导下,对传统剧目进行改造,去掉了淫荡的东西,突出了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理想的内容。在半个世纪的长沙花鼓戏发展史上,有不少人们喜听爱看的剧目,《刘海砍樵》和《补锅》、《打铜锣》三戏影响最为深远,也最为人们熟悉喜爱,堪为花鼓戏之珍品。《刘海砍樵》是一出经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叙述青年农民刘海与村姑胡秀英恋爱成婚的故事,剧情生动感人,风格清新真切。1952年,该剧正式演出,由名演员何冬保、萧重洼分别饰刘海和胡秀英,后又晋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近50年来,《刘海砍樵》久唱不衰,流播全国,并多次到省外和国外演出,以致家喻户晓,在长沙,几乎人人能唱能演了。《补锅》和《打铜锣》则是两出现代戏,是60年代戏剧改革中在老一辈革命家陶铸的关怀下创作演出的。《补锅》写女青年刘兰英与青年补锅匠李小聪相爱并使兰英母刘大娘转变落后观念的故事。《打铜锣》讲述社员蔡九坚持原则,批评教育自私的林大娘、维护集体利益的故事。两剧情节都十分生动风趣,人物性格非常突出,表演精彩,唱词利落,也都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演出之后,两剧很快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风靡一时。  
①花鼓戏《刘海砍樵》剧照,何冬保饰刘海,萧重珪饰胡秀英,1952年获全国第一届戏剧会演二等奖。
②花鼓戏老艺人何冬保。
③60年代初,省、市花鼓戏剧团坚持送戏下乡。
④花鼓戏《打铜锣》剧照,凌国康饰蔡九,李小嘉饰林十娘。
⑤花鼓戏《补锅》剧照,李谷一饰兰英,钟宜淳兰英妈,彭复光饰李小聪。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6:34:36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胡华松和谢莲英的连袂戏


【胡华松和谢莲英的连袂戏】在长沙的戏剧舞台上,著名花鼓戏演员胡华松和谢莲英的连袂戏,足以令人倾倒,难以忘怀。胡华松是20世纪40年代登上长沙艺坛的。其时,他正值青春年华,身段优美,扮相与唱腔俱佳,早已为票友们看好。而出生于湖南沅江贫苦农家的谢莲英,解放初期才开始学戏,由于她悟性甚好,又勤奋努力,很快就成为一位有培养前途的花鼓戏演员。1956年,他们同时参加了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戏曲演员讲习会,得到梅兰芳、程砚秋等戏剧大师的指点,长进尤大。在讲习会时,他们曾连袂登台,向同行们演出了移植剧目《山伯访友》。胡华松饰梁山伯,谢莲英饰祝英台。两人配合极佳,既有湖南的辣椒味,又把梁、祝之间的爱、怨、离、恨表现得丝丝人扣、荡气回肠,可谓珠联璧合。后来,此剧先后在长沙等地演出达200多场,剧场效果非常强烈,演到动情之处,有的痴男怨女竟为之伤心落泪。在胡华松、谢莲英连袂演出的众多剧目中,《情探》一剧也是极为成功的。谢莲英饰妇女桂英,声情并茂;胡华松饰负心郎王魁,神采逼真,全场掌声如潮。此剧从50年代起,场无虚席。“文革”以后,俩人重登舞台,又连连出演,深受观众的喜爱。至今,仍有不少的老艺人、老票友还能记起那出色的表演和声声传情的唱腔。
①花鼓戏《情探》剧照。
②花鼓戏《山伯访友》剧照。
③花鼓戏艺人胡华松。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6:37:19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移植“样板戏”


【移植“样板戏”】从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到60年代前期,长沙的艺术舞台可谓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湘剧、京剧、花鼓戏和曲艺等各种艺术形式,纷呈异彩,各领风骚,展示着省会艺术园地的繁荣景象。可是,在“文化大革命”特别是其初期,戏曲艺术界的名老艺人被当作“牛鬼蛇神”、“反动权威”赶下了舞台,各种艺术团体被解散。其时,省城艺术界一片凋零,舞台上只有《红灯记》、《白毛女》等被称为“革命现代京剧”、“革命现代舞剧”的“八大样板戏”,而长沙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传统地方戏曲都骤然消失。1969年,省会艺术界出现生机,又被要求以地方戏学演“样板戏”,美之名曰“移植样板戏”。于是,一些演员经过“审查”,被从“牛棚”里“解放”出来,著名演员胡华松、左大玢、曾金贵、李小嘉等又先后回到了舞台。尽管刚刚遭受了风霜的摧折,执著于舞台生涯的艺术家们仍然焕发出瑰丽的光彩,短短几年中,湘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湘剧弹腔《杜鹃山》,花鼓戏《沙家浜》等先后在长沙各剧院演出,人民又看到了他们所熟悉、所喜爱的面孔与身影。地方戏剧移植“样板戏”,这一本身就带有戏剧性的历史插曲,虽然已过去二三十年了,但她对于诸多名老艺术家和广大戏剧观众来说,却是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的。
①1969年湘剧《红灯记》剧照,钟湘铃饰李铁梅。
②1971年湘剧《智取威虎山》剧照,曾金贵饰杨子荣。
③1970年花鼓戏《沙家滨》剧照,李小嘉饰阿庆嫂,彭复光饰刁德一,刘海琪饰胡传魁。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6:40:37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誉满湘城的京剧


【誉满湘城的京剧】京剧号称国粹,旧又称平剧,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长沙京剧票友王定仙从武汉邀请京剧艺人“九盏灯”来长沙,创办“九如北班”,在小西门水府庙演出,为长沙有京剧之始。30年代,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先后率团来长沙演出,轰动湖城,长沙曾出现“京剧热”。1938年冬,田汉曾组织疏散来长的著名京剧演员李雅习等成立平剧抗敌宣传队。50年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马连良、周信芳、盖叫天、靖世海等相继来湘,长沙再度掀起“京剧热”。1952年冬,著名京剧演员达子红在长沙组建红星京剧团,后吸收湖南省军区星火京剧团部分演员参加,1956年改为长沙市京剧团,  1959年又吸收洪江市京剧团部分演员及京、沪等地个别演员,组建成湖南省京剧团。湖南省京剧团人才济济,继达子红、潘松骏、李梅林、柏子毅等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之后,又涌现出陈少云、闵玲娣、徐米弟等一批中年艺术家。40多年来,演出剧目300多个,较有影响的剧目有《玉堂春》、《十八罗汉斗悟空》、《苏武》、《武家坡》、《三打祝家庄》、《李陵碑》、《算粮》以及现代戏《山城的战斗》等,有多部剧目获全国戏曲“梅花奖”和全国“梅兰芳金奖大赛”奖。
①1963年中国京剧一团和湖南省京剧团演职员合影。
②1976年袁世海(左)与潘松骏合影于长沙。
③1974年省京剧团在长沙为毛泽东专场演出《武家坡》,潘松骏饰薛平贵。
④1965年京剧《算粮》剧照,杨清玉饰王允,李碧君饰王夫人。
⑤1956年长沙市京剧团在武昌演出时达子红(左)与潘松骏合影。
⑥1957年京剧《三打祝家庄》剧照。
⑦1971年京剧《李陵碑》剧照。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6:46:33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话剧的兴起与发展


【话剧的兴起与发展】长沙是中国近代话剧的发祥地之一,而长沙人欧阳予倩可以说是中国话剧的创始人。早在1907年,留学日本的欧阳予倩参加了春柳社,演出话剧《黑奴吁天录》、《乳姊妹》(本丛书《长沙名人》刊有剧照)等,一举成功。1911年回国,先后组织长沙文化剧团、上海新剧同志会等,大力倡导话剧运动。1913年春节,欧阳予倩回湘,与长沙社会教育团合作,在长沙北门左文襄祠演出《家庭恩仇记》等剧,播下了话剧的种子。抗日战争时期,著名剧作家田汉回湘从事抗日救亡演剧运动,排演了《放下你的鞭子》、《保卫大湖南》、《国家至上》(本丛书《长沙百年》刊有剧照)等一批话剧,推动了长沙话剧的发展。1953年,湘江话剧团成立,1958年更名为湖南省话剧团,长沙话剧从此进入繁荣时期。该团演出的《雷雨》参加1956年3月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获二等表演奖。省话剧团还先后创作演出了《地下火焰》、《电闪雷鸣》、《赤胆红心》、《枫树湾》等剧,其中《枫树湾》还拍摄成故事片。该团名角云集,主要演员有叶向云、魏绿萍、何宁康、廖丙炎、舒戈、徐卜泰等。
①1960年5月田汉接见《赤胆红心》剧组。
②1954年《新事物》剧照。
③1956年《雷雨》剧照,魏绿萍饰繁漪,叶向云饰周朴园。
④1960年《赤胆红心》剧照,叶向云饰赵宏,舒戈饰张玉堂。
⑤1965年《电闪雷鸣》剧照,叶向云饰雷凯忠,徐卜泰饰雷安安。
⑥1974年《枫树湾》剧照,廖炳炎饰赵海山,何宁康饰成三叔。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2 19:16 , Processed in 1.27384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