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27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沙万象·湘城访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0:49: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湘城访古】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编委】
顾问  张云川 文选德 谭仲池 杨顺初 钟兴祥 易希文 张贤遵
主编  郑佳明
副主编  彭宗佑 彭勃 张可夫 孙永鑫 陈森琪
执行主编  刘耀杰
执行副主编  陈先枢
委员  王国平 向建州 刘绪甲 李电晖 任骏 陈光 沈亮之 杨长江 罗斯旦 罗衡宁 罗力可 周英 郭玉岐 顾庆丰 梁小进 黄丽萍 黄纲正 童怀 彭跃飞 谭建华 (按姓氏笔画为序)
责任编辑  邓映如
【本册编辑】
图片收集  陈先枢 梁小进 周英 顾庆丰 龚坚 陈光 任骏 易家敏
编辑  陈先枢
著文  陈先枢 杨长江 梁小进 罗斯旦
审订  郑佳明 刘耀杰 梁小进
电脑制作  陈览月
资料图片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长沙市委宣传部 长沙市博物馆 湖南画报社
来稿图片  罗斯旦 彭跃飞 刘泱泱 沈亮之 黎建明 沈绍尧 文师表 周斐 卢承志 潘松骏 郑晋平 黄海军 易素琼 游振鑫 刘玉龙 羊定国 黄永年 谭子健 李应宗 范广兴 张书志 周全 金国纯 王守信 王森林 成超英 陈先纽 罗霄 谭正 邹新民 邹蓬 杨中信 杨锡贵 欧阳敏 黄曾甫 常友芳 丁克思 王丽西 田腴 童敏 李显模 李修能 朱楚湘 刘亚拉 刘国平 刘铁庚 何小玲 陈金华 郑文斗 易启明 黄敖玲 曹佩明 谢金庭 程亚林 谭迪新 (按来稿图片数量为序,数量相同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0:54:25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半个世纪前的岳麓山


【半个世纪前的岳麓山】“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岳麓山濒临于湘江西岸,虽然南北长不过4公里,海拔高不过300米,但知汉唐始它就是湖湘名胜,大诗人杜甫、刘长卿等都在此留下了千古佳作。千百年来,先后有道观佛寺、精舍庐庵、碑碣石刻、陵园书院为麓山深深接纳,融为一体,名山胜景,珠联璧合。有雄踞峰顶的“真虚福地”云麓宫,有深藏于半山密林之中的“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麓山寺;有名播中外,代有闻人,翰墨流香,已逾千载的岳麓书院;有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庄严肃穆的黄兴墓、蔡锷墓;爱晚亭、半山亭、自卑亭、魁星楼、白鹤泉、禹王碑等名胜古迹,流传着美丽的神话故事。亦佛亦道,亦师亦贤,亦忠亦义;或古或今,或虚或实,或雅或俗。这里是一组20世纪30-40年代的岳麓山照片,画面上虽然没有如今山上那些现代化的设施和建筑,但显得十分深厚、宽容。麓山的怀抱是博大的。但是,麓山的宽厚,到今天已发展到令人宰割的地步。这些老照片在呼吁,麓山拒绝平庸,拒绝浅薄;拒绝急功,拒绝近利;想藏诸名山以求不朽,刻石铭碑而祈永垂,往往适得其反,只会在麓山留下千古笑柄而已。入驻麓山,不是自我娇情,自以为超凡脱俗、卓尔不群,就能登堂入市的;也不是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怀揣几张钞票就能昂首阔步的;更不是坐山雕式占山为王就能靠山吃山的。入驻麓山,不是堆砌,而是积淀。入驻的资格,时间是最好的体验。
①岳麓山岣嵝碑亭。
②云麓宫远眺。
③爱晚亭黄昏。
④岳麓山下自卑亭。
⑤岳麓山魁星楼(今毁)。
⑥古文庙吹香亭。
⑦古麓山寺前门。
⑧古麓山寺鸟瞰。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0:57:31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岳麓山的烈士墓


【岳麓山的烈士墓】长沙岳麓山,自古号称“湖湘第一名胜”。然而,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这里还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一大批志士仁人的长眠之地。基中,既有我国辛亥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和杰出活动家黄兴、蔡锷、陈天华、姚宏业、蒋翊武、刘道一、禹之谟、焦达峰、陈作新等的墓地,又有在辛亥援鄂、护国诗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阵亡的湖湘将士之墓。凜凜烈士忠魂,悲壮天地,足以彪炳青史而激励来者。岳麓山的烈士墓,最著名的为黄兴墓和蔡锷墓。黄兴是与孙中山并称的伟大领袖,1916年10月31日病逝于上海。次年移柩长沙,4月15日在岳麓山举行隆重的国葬仪式,安葬于云麓峰附近。其墓座西朝东,形势开阔,规模宏大。由3层台阶百余级踏步而上,正中为铁栏石柱围护的花岗石方形墓基,一座由整块花岗石琢成、嵌着镌有“黄公克强之墓”的青铜碑匾的墓碑矗立其上,四棱尖顶,犹如一柄锋利的长剑直插云天。蔡锷亦为辛亥伟人,曾以最先举起“讨袁护国”旗帜而誉为“再造共和”的英雄。他于1916年11月8日在日本病逝,次年4月12日国葬于岳麓山。蔡锷墓处山腰白鹤泉后,也是一座大型花岗石墓葬,基座宽阔,花岗石的圆形墓冢上立着矩形尖顶墓碑,镌有“蔡公松坡之墓”大字的青铜匾嵌正中。墓围为圆形石栏,刊有24块青石,镌刻了谭延闿、唐继尧、刘显世等全国各省督军省长撰书的诔词挽诗。自民国以来,每逢清明时节或烈士忌辰,长沙人民就来此扫墓献花,表达对先烈的崇高敬意和不尽哀思。这里所刊载的就是30年代人们所摄下的先烈墓照。
①黄兴墓。
②蔡锷墓。
③五轮塔旁的阵亡将士墓(今毁)。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0:59:23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文夕”大火前的天心阁


【“文夕”大火前的天心阁】翘首高踞于长沙古城墙垣上的天心阁,是古城长沙的象征。登楼上阁,可俯瞰全城,实为长沙一名胜之地。明末廩生俞仪有《天心阁眺望》一诗:“楼高浑似踏虚空,四面云山屏障同;指点潭州好风景,万家烟雨画图中。”可知天心阁在明末以前就高矗于长沙城头了。清乾隆年间曾重修天心阁,乃“极城南之胜概萃于斯阁”。182年(咸丰二年),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率部攻打长沙,在此与清军激战数十日,萧朝贵阵亡,太平军不克而去。战后复修城垣,将天心阁员层改为3层,并在楼的左右,仿杭州文瀾阁增建2轩,另设炮台9座。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陈作新等常在此开会,商讨反清大计。辛亥以后,成为人们游览、观光和休闲之所。1916年,市政公所在阁右建一午炮台,每至正午即呜炮报时。1925年3月,天心阁正式改为公园。“五卅惨案”后,长沙掀起反帝爱国运动高潮,天心阁右炮台旧址建起了“国耻纪念亭”,亭内竖一石刻地图,展示出我国遭列强欺凌与山河破碎的情状。1933年后市政府在天心阁下辟建儿童公园。园中还建有一座薰风亭,亭中有市长何元文撰写的《熏风亭记》。然而,这一见证长沙历史的名胜,却在1938年“文夕”大火中被焚毁殆尽,成为一片瓦砾。
①1938年“文夕”大火前的天心阁。
②1938年“文夕”大火前的天心阁轩楼。
③1984年重建的天心阁。阁前的民房已为一座高大的宾馆所取代,摄影爱好者再也拍不到天心阁耸入天心的气势了。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1:01:21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地下的城郭


【地下的城郭】长沙作为楚汉名城,其往古的景貌已不复存在;作为图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存在于文化里,那便是古代墓葬和大量出土的器物。自20世纪30年代起,不断有楚汉墓露出地面,出土了许多国宝级文物,为世人所震惊。如1942年五里牌出土的战国龙凤纹漆盾(今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943年五里牌出土的战国龙凤纹漆盾(今藏湖南省博物馆)和1949年陈家大山出土的战国人物龙凤帛画、桂花园出土的西汉牛形铜灯等(均藏湖南省博物馆)。甚至还出土了更早的器物,1938年宁乡黄材月山铺出土的商代四羊方尊,是我国商周青铜器中独一无二的珍品,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对长沙地下文物科学地进行发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自50年代至今,已发掘春秋战国古墓3000余座,汉墓10000余座,保护完好的出土文物近20多万件。马王堆、咸嘉湖等地出土的西汉文物及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孙吴纪年简牍举世闻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中国最早的地图、毛笔、医学著作、钢剑、玻璃制品和最大、系列最完备的铜铙都出土在长沙。
①1937年在长沙发现的一座汉代夫妇合葬砖室墓。
②在长沙的美国人雷伯查尔(LIEBENTHAL)博士饶有兴趣地在参观这座具有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汉墓。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1:02:54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蔡忠烈公墓


【蔡忠烈公墓】在天心阁外天心巷东侧,现在还能见到一片长满野草和苔藓的古老墓基,墓基上方正中的一块石上镌刻着“蔡忠烈公墓石”几个苍劲的正楷大字。这里原名醴陵坡,因明末长沙推官蔡道宪葬于此地,改名为理灵坡。清陈运溶撰《湘城访古录》解释说:“改醴为理,完公之尽职也;改陵为灵,言公之不朽也。”后又衍化为里仁坡,至今仍存此街名。1643年10月8日(明崇祯十六年八月二十六日),张献忠率领大西军攻克长沙,守城的推官蔡道宪被捕,宁死不降,被“剜眼割鼻”,凌迟处死。蔡道宪,字元白,号江门,福建晋江人,崇祯丁丑进士,死时仅29岁,谥忠烈。以后被历届湖南巡抚誉为“忠臣烈士”,其墓多次修缮。清康熙间,湖南巡抚丁思孔曾作《重修蔡忠烈公墓记》,称赞蔡公“碧血如新,灵爽熠熠,塞天地,泣鬼神,千秋万世,历久弥光。”在长沙市区尚能寻访到350多年前的古迹实为难得,但愿在旧城改造中能留它一席之地。
①蔡忠烈公墓墓基。
②蔡忠烈公墓基石。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1:05:23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福王衣冠冢


【福王衣冠冢】长沙市妙高峰北麓青山祠有一座“忠定赵福王墓”。福王乃赵汝愚,系南宋皇室宗族,官至右丞相,既是理学派中的著名学者,也是坚决主张抗金的主战派。在位时,他善用人之道,将以前贬谪在外的大臣一一重新启用。后为权臣韩仛胄所忌,被贬永州,至衡阳暴卒。皇帝今其一生精忠报国,追封为福王,谥忠定,并令将其灵柩运回原籍江西余干安葬。据传说,当他的灵柩路经长沙时,长沙百姓纷纷前往吊唁,要求将他安葬在长沙。皇命不可违,可长沙人对忠良的一片心意也不可拒。于是朝廷批准在长沙修建一座“衣冠冢”。这样,长沙和余干各有了一座“忠定赵福王墓”。也有一说,在长沙的是真福王墓,而在江西余干的是衣冠冢。到底孰是孰非,至今仍是一个谜。长沙福王墓虽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编者前往拍摄时,只见墓地堆满建筑垃圾,墓庐已破烂不堪,且为居民占住。故常令慕名前来寻访的外地游客大失所望。
①南宋忠定赵福王墓。
②堆满垃圾的福王墓冢门。
③已破烂不堪的福王墓墓庐。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1:08:04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会馆建筑


【会馆建筑】会馆始于商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的明代中叶,清代开始兴盛发达。会馆建筑的形式类似于祠堂,它一般是由外地商人、移民或手工业行会集资兴建。这里每年要定期举行隆重的宗教祭祀活动,故会馆的名称也有以“宫”、“殿”相称的。长沙较早的会馆要算江西帮“万寿宫”,约建于乾隆中期(1765左右)。江西帮以做药材生意为主,后发展有金银首饰等业。以后又有福建烟草商人设的“天后宫”、广东帮的“岭南馆”等。长沙比较著名的会馆建筑有:坡子街的山陕会馆、上元会馆,福胜街的苏州会馆、中州会馆、太平会馆,怡长街的粤东会馆,太平街的江南会馆,西牌楼的云贵会馆,鱼塘街的湖北会馆,福建会馆等。据民国时期《长沙市指南》记载,1934-1936年,长沙共有19个会馆、32个同乡会。在1938年“文夕”大火中,大多数会馆建筑被烧毁。至今还能寻到旧址的会馆建筑仅有福建会馆、临湘会馆、中州会馆等。
①长沙福胜街中州会馆旧址。
②长沙白墙湾临湘会馆旧址。
③长沙鱼塘街民闽省巷福建会馆旧址。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1:13:46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名人宅第


【名人宅第】近代长沙名人辈出,他们的宅第成为长沙一笔巨大的文化旅游资源,时间越向后推移,它的价值也越大。本丛书《长沙名人》刊载了编者收集和拍摄的名人故居和公馆旧址照片共38处,其中列为全国、省、市文物保护单位,保存较好,并对游人开放的有11处。其他或已不复存在,或已划入拆迁范围,或年久失修。如长沙市河西萧劲光故居在拍摄时,屋上的瓦已开始拆去;长沙市白果园程潜宅第墙上用白粉写上了斗大的“拆”字;浏阳龙伏镇焦达峰故居已成危房等。有的虽仍在使用,但未列入保护单位,且周围居民已很少有人知晓这是名人故居。这里再发表编者抢拍到的名人住宅第照片数幅,以期在史料中不致留下它们的空白。
①长沙司马里左宗棠公馆后门旧址。左宗棠,清著名爱国将领,曾率军收复新疆。官至两江总督、军机大臣。公馆于1988年修建“长沙服装城”时拆毁,今仅存此门。
②长沙市河西桃子湖方叔章公馆。方叔章曾任国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是1949年程潜和平起义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③长沙市化龙池刘建绪公馆旧址。刘建绪曾任国民政府福建省主席、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1949年通电起义,1951年移居巴西。
④长沙市新乐巷谢旭高公馆旧址。谢旭高,长沙余太华和丰亨豫钱庄经理,1949年全力支持唐生明在长沙从事和平起义工作。解放后移居汉口。
⑤长沙惜字公庄何梓林公馆旧址(今无)。何梓林,又名何南熏,孙中山侍卫长,逝世后归葬宁乡县沙田乡。
⑥长沙大雨厂坪潘公展公馆旧址(今无)。潘公展,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湖南省政府秘书长等职。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21:16:39 | 只看该作者

长沙万象·校经书院遗址


【校经书院遗址】听说位于熙宁街长沙大学宿舍区内的清代校经书院遗址尚存一角,本书编者急忙赶到拍下了这两张珍贵照片。校经书院的前身是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湖南巡抚吴荣光创建的湘水校经堂,初设在岳麓书院。1852年(咸丰二年),太平军攻打长沙,校经堂毁于战火。咸丰末年恢复,到光绪初年,湖南学政朱迥然将新恢复的校经堂从岳麓书院分离出来,改设在天心阁侧的原城南书院旧址,并聘著名经学大师成孺主持校经堂。校经堂开设了农桑、水利、兵法等实用教程,对后来的教育改革产生很大的影响。正如郭嵩焘所言:“湖南校经堂课实开偏隅风气之先。”其时,校经堂仅有学额20名,且城南旧址狭窄,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1890年(光绪十六年),当时的湖南学政张亨嘉与巡抚张煦商议,决定在湘春门外另建新舍,并将湘水校经堂改名为校经书院。又新增学额20名,分经义、治事两斋,培养“有体用之士,以备他日吏干军咨之选。”1894年,江标任湖南学政,校经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他在书院内建书楼、购教学仪器,“以舆地、掌故、算学试士”,还在院内设计学会,创办《湘学报》,使校经书院成为集学堂、学会和报馆三位一体的维新活动阵地。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湖南巡抚赵尔巽将校经书院改为校士馆,最后完成了由书院向新式学堂的演变。
①即将被拆除的校经书院教室。教室由青砖砌成,可明显见到明清的痕迹。
②校经书院大门遗址。
③吴荣光题“湘水校经堂”匾,今藏长沙岳麓书院。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2 06:24 , Processed in 0.14358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