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馆藏文物   
[0] 评论[0] 编辑

战国环钮铜砝码

战国环钮铜砝码战国环钮铜砝码 

名称:战国环钮铜砝码

时代:战国

尺寸:直径4.8~0.9厘米,重2.25~103.3克

级别:一级文物

来源:1982年长沙燕山街省政府车队10号墓出土

今藏:长沙市博物馆

“半斤八两”说楚衡

——战国环钮铜砝码

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是先进而规范的,而在先秦时期的楚国土地上,各代楚王更执著于大力推广符合本地实际的楚式标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两千多年前,位于南楚重镇的长沙地区,到底使用怎样一种度量衡。

“半斤八两”这个成语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细想,很多人也许会疑惑:半斤不应该比八两少?为什么在成语中,其含义是不相上下呢?究其原因,还要从创造这个词语的年代说起。这个词语的最早出处可追溯到宋代,宋释普济在《五灯会元》卷十一中有:“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这里提到的就是半斤八两的问题。在我国古代,十六两秤制使用了两千多年,这种制度将每斤分为十六两,于是半斤也就等于八两了,因此半斤和八两确实不相上下。

从上述成语故事里牵扯出一个这样的话题: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到底是怎样的。

“度量衡”实际上是三个概念:“度”即是刻度,是长度单位;“量”是容量,是容积单位;“衡”则是权衡,是重量单位。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首先采取了以统一“度量衡”为代表的“车同轨,书同文”之制,使得全国无论从经济、农业还是商业、交通等各方面都发展起来,其中央集权也就更加巩固。实际上,秦始皇只是将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不同的度量衡统一成了一种范式,并用行政强制的方法予以推广。其实在此之前的千余年里,诸侯国内部的度量衡也各自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我们长沙地区所在的楚国,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的。证明这种先进的确凿证据便是长沙楚墓中出土的大量实物资料,而我们今天所要讲到的文物便是衡器中的一种代表器。

上世纪中叶,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曾经出土过一套保存完好的天平砝码,为我们揭示楚国的度量衡制度提供了准确的实物资料。自那时起,随着基础建设的开始,长沙市区以及周边地区陆续发掘出土了数千座楚墓,又出土了一批战国天平砝码,其中长沙市博物馆收藏的几套器物,同样具备十分重要的文物价值及研究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沙发掘的数千座先秦楚墓之中,有九十余座出土了一种铜质圆环状器物,其总数达到三百余枚之多。它们既有大小依次递增的套装,也有单个出现的圆环。此物乍一看似乎像一个戒指,但内径偏小,环体肥硕,实在不宜佩戴,若是充当坠饰又并无纹饰,不甚美观。那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

正确答案可以从它自身的信息上找到,在1945年于长沙近郊楚墓发现的一套十枚铜环中的最大的一枚上,清清楚楚标上了铭文:“钧镒”,这两个文字便很好解释了其真实用途:这些铜环是砝码。砝码亦称为环形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秤砣,它是用来称量物品的标准重量器。“钧”和“镒”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度量衡,黄锡全先生在相关研究中总结出了他们的换算关系:1钧等于30镒;1镒等于2间镒也就是16两;1间镒等于8两;1两等于24铢。根据这种关系,我们也就能了解到汉代的时候为什么会突然冒出一个叫做“五铢”钱币了,这个五铢和秦代的半两一样,都是一种重量单位,半两为12铢,五铢不足五分之一两。另外,战国时期的秦、楚等国除了使用上述衡制,还使用了我们现在也惯用的“斤”,不过他们是以250到256克为一斤,这相当于现在的半斤,名称虽同,重量却与我们的衡制区别甚大。“度”也是如此,战国时期的一丈仅为231厘米,比今天的333.33厘米要短了将近三分之一。楚国的容积则是以升、斗、石为单位,其进制为十进制,与现今相同,其实这样的方式非常便于计算,是当时诸侯国里称量方式最先进的一种,能够给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这类青铜砝码中,数量最多的一套是我们上面所到的“钧镒”铜砝码,他的数量达到十枚,但却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盗掘所出。新中国成立后,经考古科学发掘者,最多的只有9枚,而我们长沙市级馆藏中最齐全的一套恐怕要数燕山街楚墓所出的了。1982年长沙市燕山街湖南省政府车队基建工地发掘了一批战国墓葬,在编号为M10的战国中期楚墓中,出土了一套青铜砝码。砝码共有7枚,直径从大到小分别为:4.8厘米、3.5厘米、2.9厘米、2.2厘米、1.6厘米、1.3厘米、0.9厘米。重量从重到轻分别为103.3克、49.6克、22.2克、11.3克、6克、3克、2.25克,共计197.65克。这套砝码保存相对较好,表面光滑,呈黑漆古状。另外,1992年长沙市德雅村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工地5号墓中也出土了一套砝码,数量比燕山街楚墓所出者少一件,直径最大的有4.6厘米,最小的1厘米;重量最大111克,最小1.5克。这两组砝码均为圆环状,由大到小依次排列,重量从大到小应是按照楚国衡制呈规则递减的,但由于年代久远,铜质逐渐氧化,在重量上出现了一些偏差。

我们上物理课的时候应该都用过现代的天平,实践证明,这种衡具只有砝码是称量不了物体的,那么他必然还会有一些配套的工具。没错,砝码确实是配合天平使用的。与此类砝码配套的天平由铜质的天平盘、木质衡杆以及长度相同的系绳组成,使用时手提或将天平固定于一个物体之上,将需要称重的物品盛放于垂挂于衡杆两头的天平盘一侧,而砝码则置于另一侧,根据物品重量增减砝码数量,等到木杆平衡,就可以得到该物品的重量了。由于天平盘极薄,容易氧化,而木质衡杆以及丝麻质绳索更易腐蚀,因此造成了今天我们大多只会在墓中找到砝码的情况了。

长沙地区楚墓中出土的11件天平秤盘直径都不大,最小的为39毫米、最大的也只有43毫米、盘深只有9—13毫米。例如左家公山M15出土的一套天平砝码,其天平盘直径为4厘米,盘深9毫米。这样小小个的天平盘,很难称量大的物品。那么如此袖珍的衡器是用来称量什么物品的呢?有学者考证,楚墓出土的天平砝码称量的物品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货币。楚人铸造并使用的货币种类并不太多,一般情况下使用铜蚁鼻钱,而更大数额的则要使用以金郢称为代表的黄金货币了,但是郢称这种东西非常奇怪,刚刚铸造出来的时候是一块类似于我们今天看到的整版邮票一般的大金版,印满了一格一格的“郢称”两个字,使用的时要根据要交换商品的价值顺着这些格子将他一块块切下来,再过秤,因此它重量不固定,于是很有可能使用天平来称取这些切下来的郢称金锭。

第二种需要称量的东西便是玻璃。我国最早的玻璃器出现于西周,而战国时期的玻璃,据考古资料证明很大一部分出土于长沙,战国时期的长沙人民非常喜爱这种晶莹剔透的材质,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沙发掘的两千余座楚墓中出土玻璃器达到四百余件,这些玻璃绝大部分为我国自己生产。因此,长沙也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的玻璃制造中心。但由于工艺较为复杂,玻璃器在当时仍属于较为贵重的宝石类物质,因此有学者认为,玻璃的价值是以重量来衡量的。长沙当时不但有发达的玻璃制造业,而且与中西方各个文明世界有一定的交往,因此这些天平砝码极有可能用来称量玻璃并对外销售的。 

注释:

1间镒为《包山楚简·贷金简》上新出现的度量单位,即半镒。

2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中华书局 2001年6月出版

撰文:陈卓

供稿:长沙市博物馆 李历松

来源:2015年《悠远的印记:长沙文物精品漫谈》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带鞘铜短剑    下一篇 西汉“诸邑家”曲柄铜灯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