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阴霾重重的考古发掘——追忆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经过

2022-10-6 15:5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89| 评论: 0|原作者: 侯良|来自: 名城长沙网

阴霾重重的考古发掘
——追忆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经过
侯良(湖南省文物局)

这是一次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抢救性的发掘。马王堆汉墓早在1956年7月24日,即由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竖立有保护标志和说明,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马王堆干部疗养院还组建了群众性的文物保护小组。

到了10年之后的196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改变了一切。这年的冬天,我因病住在马王堆干部疗养院,某日,一群因到韶山“朝圣”遇到车祸的青海省的红卫兵住到了疗养院,不久他们即认为所有住院的病人都是革命对象,医院成了“避风港”,于是把病人赶走了,把医院“砸烂”了,偌大一个医院变成了一个荒芜无人的院落。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又大刮“破四旧”之风,马王堆汉墓的标志、说明自然是在破除之列。这就埋下了而后一号汉墓遭受破坏的祸根。

1970年,林彪下达了一号战备令。原住长沙市区的人民解放军366医院,立即转移到无人管理的马王堆干部疗养院。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要进行战备施工。于是马王堆汉墓这两个大土丘即成为首选之地,他们要在这里挖地下病房、药房。先从一号墓的东侧及二、三号墓结合部的南侧同时掘进。在东侧洞口因塌方严重引起怀疑才报告了省军区,三天之后电话转到了省博物馆,我当即与张欣如同志跑去察看,才发现了他们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王堆汉墓的破坏情况。

经口头请示国务院图博口(文化大革命中临时机构)负责人王冶秋之后,向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写报告申请发掘。

1972年初,省革委会批准发掘并拨给1.2万元的发掘费,但文化组军代表王某扣去了6000元。我们拟定了一个发掘工作计划,其中购置锄头60把,胶卷40个……。有一天军代表打电话要我去长沙市四招待所,当时正在搞文艺汇演,王某与文工团的崔团长正在议事。王某见了我满面怒容的说:“你们博物馆有多少人?”我说42个。“那你为什么要买60把锄头?”我说:“坏了怎么办?总得有备用的。”“买那么多胶卷干什么?你知道一个胶卷有多少张吗?”我说:“知道(因为我1950年在部队时进过摄影记者训练班)。”王说:“1.2万元给你们6000元,你不要认为有了钱就可以乱用!”发掘工作没有开始,就受到一场莫名其妙的训斥,这使我感到了一种不祥之兆。之后不久,王某在千人大会上大放厥词说:“博物馆吃饱饭没事干,天天去挖死人骨头、棺材板子!”害得馆里几个干部闹着要改行。

由于大部分干部都下放到湘、桂交界的江永农村劳动去了,剩下的老弱残疾42个人,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发掘,显然力量不足,我们向市劳动部门打报告请调拨农村劳力30人来进行发掘,批复是:“不准影响农业生产”。而是从北区街道上派来了30个人,年纪最大的70岁,最小的16岁,其中有少数人员表现不良,每逢休息时间,常到医院的小卖部去偷窃香烟等物。

墓坑挖深之后,泥土上不来,进度放慢,我们到长沙市教育组求援,提出“请各校利用学生学工学农时间来协助发掘,我们可以为学校上历史课(当时学校已停开了历史课)用作补偿”。人家的答复是:“不可以,学工学农不等于挖墓”。由此可见从“破四旧”之后,人们对于考古发掘是何等鄙视。1970年,全国大搞阶级教育时,我们搞了一套《赵劳柱家史》的幻灯片及小型阶级教育图片展,到长沙市各中学进行过义务放映和展览,因此各校对我们有些好感,所以决定越过教育组直接向各校联系,前后有10余所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援,这将使我们永远铭记不忘。

由于左的思想影响,驻军医院对于我们的发掘工作也常常出难题,比如挖出的泥土堆积如山,有时土块偶然滚落到医院的院内,医院姓马的政委找到我说:“你们这是破坏了我们医院的环境卫生。”我们用推土机来推封土堆时,推倒了文物保护范围之内的几棵树,又是这位马政委,怒斥我们违背了国家的森林政策。一号墓在提取文物阶段,医院提出来要组织人员来参观,我们婉言谢绝了。一位年轻的管理员竟把大门落锁,佩带手枪亲自把守,不让运送文物的车辆出入。时至春季,几乎天天下雨,中午送饭到工地时,我们要求到医院礼堂吃饭,医院以礼堂是“危房”为由不准进去,这样我们就只好蹲在房檐下面吃冷饭了。

1972年4月28日,将内棺运回博物馆后,省革委会政工组的马副组长,在事先不给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带领省直机关一批领导来了,他通知要立即开棺让大家看看,按照考古发掘的程序有三个阶段,即田野发掘、室内清理、编写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文物是不能展示参观的。因此考古研究所的王子同志对我说:“现在不能打开。”可是马副组长对我大发脾气,命令必须开,我只好求王刊硬着头皮去开棺。又是这位领导,要我们立即布置陈列,准备对外开放,但“军令难违”,只好照办。大约是5月20日左右,展览尚未完全就绪的时候,这位领导突然率领东欧一个歌舞团于晚上前来参观。王孖对我说:“国家有规定,凡是新华社没有公布的出土文物,不能接待外宾参观。”我告诉这位领导时,他大怒说:“这是友好国家,为什么不能参观,有什么事我负责。”他竟对着客人大声命令我讲解。到楼上时,他看到素纱禅衣没有布置好,质问说:“为什么没搞好,我今天就是要你们坐蜡。”当时态度极其粗暴。在他的命令下,从5月22日起对外公开展出。一天最多时进馆1.3万多人,同时造成了社会上的混乱。后因王冶秋同志来了大肆训斥,并报告周恩来总理,总理严词批示,这个万人参观的景象才得以收场。

以上所说的是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宣扬极左思潮所造成不良影响的几个事例。

在马王堆汉墓的发掘、研究方面,四人帮的直接干扰也有数例。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古尸在进行科学研究后,新华社配合文字介绍拟发布一部分古尸解剖的照片,当时掌握宣传大权的姚文元,以“不利于火葬”为名,予以否定。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50种帛书,堪称稀世之宝,但“四人帮”分子于会泳在审查《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记》的影片时,以“工农兵看不懂”为由,予以大量删剪。接着在他们别有用心所发动的“批林批孔”运动中,上述影片在长沙刚刚放映,影片发行部门害怕引火烧身即匆匆收场,因此具有很大学术价值的帛书,至今还有许多人不知其为何物,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我们现在知道,所谓批林批孔,其主要矛头是指向周恩来总理的,当时社会上即有“批林批孔批周公”之说。周总理对于马王堆汉墓曾做过六次批示,这就引起了四人帮的不满,据说,江青指斥周总理是“天天围着死人打转转。”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具完整的女尸,有成组成套的文物,有大批宝贵的简帛,因此震憾了世界,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周恩来、李先念、郭沫着、王冶秋、夏鼐等中央领导和省委书记李振军的关怀、重视所致。

按照唯物辨证法的观点说,许多事情都有其两面性,从坏的方面看,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不良氛围,如果没有极左思潮的干扰和阻碍,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清理、保护和研究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完美的成果,这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看,当时远离“市场经济”,人们对于“钱”没有现在看得那样重,所以从一号汉墓出土时起,各方面在人力物力上均大力支援;从古尸解剖、科研,二、三号汉墓的大规模发掘,以及《西汉古尸研究》一书的编撰会议,每一次都有全国各地上百名专家学者的参与。当时通知,与会者凡来往路费及住宿费能回单位报销者,会议不予开支。至于科研经费更是一大笔开支,基本上是由各单位分担了,如果拿到现在,这一项开支当有上千万元之多。当时,正是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各科研单位的正常工作被打乱,学者专家无所事事,因此国务院一发指示,上百个医学、科学研究单位,即抽出大批人力、物力投入到马王堆汉墓古尸及文物的研究之中。如此,即形成了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出现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大协作。从客观上说,这岂不是一个好处,这是从微观方面说的。

从宏观上看。马王堆汉墓出土后的好处和贡献,是在于扭转了全国文物考古工作的不利形势。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的前一阶段,打着“破四旧”的旗号,否定历史文化,破坏历史文物的恶劣行径,一度毒化了社会,不少人认为“保护文物就是保四旧”,就是反对文化大革命。当马王堆汉墓轰动了国内外之后,这种妖风邪气才受到了打击,使社会各界对文物考古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接着又有秦兵马俑的出土,更进一步翻转了不利于文物考古工作的局势。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坏事能变成好事”。所以我们说马王堆汉墓的出土,对于文物事业来说,是扭转“乾坤”的扛杆,这样说,当不为过。

作者:侯良
原载:《千载难逢的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发掘纪实》湖南省博物馆编
来源:名城长沙网
编辑:周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3 20:21 , Processed in 0.6211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