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岳麓文化区 新穗 随便哪个来到长沙的人,她(他)总是要忙里偷闲来游览这个名山,瞻仰这个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的。 岳麓山是中国理学的发祥地,中国文化的渊源,远自宋代的岳麓书院到清光绪末年的高等实业学堂,高等师范学校,到省立湖南大学国立湖南大学,这里一直保持中国最高学府的尊位。继承着岳麓书院的遗风,作为中国的文化区域。 沿着山麓一带,这里有着一个大学,四个中学,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有着这样多的学校,谁说岳麓山不是一大文化区呢? 假使你从灵官渡过河,在牌楼口上岸,那末你最初看到的便是: 湖大的校舍正散布在山脚下,假使以你的来路作方向,靠你的右手边约五十米左右,你不是看到一些树林中间耸出一个很高的烟筒吗?那便是工学院的实习工场,只要你愿意进去看看的话,你便可以在停机场看到三架巨大的飞机和发电室,选矿室以及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 当你达到十字路口的时候,你的左手边不是有一座四层的大洋房?那是科学馆,理工学院同学上课的地方,物理化学的实习室也在这儿。 经过科学馆,那是新建造的第三舍和第五舍,三年级和二年级的同学住的地方。 再打科学馆的右方走,约百把米的光景,那是接连有三栋房子,靠最里面的一栋是第二院,文法学院上课的地方。在二院外方的是第二舍,即是屈子祠,新同学的宿舍,最外面的是四年级住的第一宿舍。 这时假使你仍照来的方向往里走,在操坪的左方经过阅览室,那里有一栋漂亮的房子,是女生宿舍,叫第四宿舍。 再进去,你便到达第一院了。这便是老岳麓书院,你可以在堂屋里看到“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和一些大大小小的字碑。这里便算是校本部,各部门办公的地方,教职员宿舍也在这儿。 这个学校的历史真是说得上一个“久”字,假使从岳麓书院算起,那末剑桥,牛津都是差远了。 这里现在五个院,文法理工商(商学院暂时办在左家垅清华大学的房子里)二十个系:中文,外文,史学,政治,经济,法律,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机,土木水利,矿冶,化工,银行,会统,合作,土经,工管,和一个矿冶研究所,一个矿冶专修科。 这里有教员二百六十余人,同学一千九百人,其中女生约一百人。 当你参观了湖大之后,如果你到左家垅去,离开关圣殿不远,在一个很幽静山坳里,你会发现几幢房子,这便是: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我们说湖大溯源于岳麓书院,这个学校便溯源于城南书院了。她的成为师范是在民国开始后不久便开始了,马日事变时曾一度停办附于省立高中,民国十八年,教育当局认为师范是专业训练,分开独立,设于长沙教育会坪,二十六年为避轰炸计,迁湘乡谷水西阳,二十八年合并于省立第一临时中学,三十年恢复,迁安化桥头河,胜利后返长,省府拨原来高农校址。那栋建筑在左侧山上的房便是高农旧址,现在该校用作办公室,实习室,阅览室等等。 高农靠里面还有两栋房子,他们现在用作男生寝室和女生宿舍等,前面平地上的新房子,那是教室,去年建造的。 这里现在有教职员五十余人,学生五百五十余人,其中女生占一百六十余,全校共十二班,每期招收两班,原来是男女学生各一班,去年来因有湘潭女师之故,奉令停招女生,因此现在男生有八班,女生只有四班。 这里的读书风气很好,课程的进度也快。除普通的课程外,还注意着书法的训练,是一年级同学必修的功课,到三年级,分别到该校所主办的两个附小去实习,三年一期作分实习,实习教学,每人两次,三年二期作总实习,实习学校行政等,每人一周,本期来他们同学请求加授英文,现在每周星期日都要上课了。 据该校教务主任张骏武先生谈称,从民国十八年起到现在,该校已有毕业生三千三百余人,这个学校确实给湖南教界培养不少的师资,在湖南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和一师并排在马路左侧的平地上,有一栋已落成的,和一栋未落成的红砖洋房,那便是: 岳麓中学 这个学校是民国二十七年罗敦厚先生创办的。罗校长是留美的,学农。曾在一些大学里当过教授。他现在把这个学校当作他的终身事业,这次该校建筑校舍,经费不够,还是他把自己水陆洲的房子卖掉来弥补的。 这个学校初开办是借高农的校址,即现在一师的校舍,二十八年迁东乡曹家坪,继迁祁阳文明铺,三十三年返长,长沙沦陷时,又迁安化,胜利后两星期即返长沙,为长沙各中学最先复员的学校。那时高农的校址划归一师,便借用清华大学的房子甲栋,本期搬入新校舍开课。 这是一个完全中学,高中六班,本期已到第十三班,初中六班,本期到十七班,共计同学六百五六十人(女生四十人)教职员三十余人。 继续跟着马路走,拐一个弯,约一里路光景,你便会看到一块大坪,几栋红色的房子傲然地矗立着,这便是清华大学的房子,共有四栋,从右边起,依次是甲乙丙丁,甲栋清华中学占了,乙栋湖大商学院占了,丙丁两栋的顶都没有了,最近清华大学拨了两三千万来从事修复。预备办一个什么学院,实现的话,岳麓山又多一个学府了: 清华中学 清华中学有五个,贵阳一个,重庆一个,成都一个,鞍山一个,长沙这个,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这里的校长和重庆的是一个人——傅任敢先生。他们到现在还没有在湖南省教育厅报案,学生的报案是在重庆市政府办理的。 他们的学校是借用清华大学的校舍,说妥使用十年,而实际上清华大学这边的全部房屋,和财产都委托该校管理。按清华大学在长沙有五百多租,二千多株橘树,目下亦归该校使用。 他们是去年秋开办的,秋季始业每季招收两班,到现在还只有四班,共计教职员十六七人,学生一百八十余人。 这个学校是清华大学的校友办的,经费的来源,便靠校友会,教员的待遇很高,教两班英文便是一个专任教员,教一班国文兼一班导师也是专任。课程方面,特别注重英数国三科,每科每周授课八小时,功课逼得很紧。从经费与校舍来看,这个学校是很有前途的。 看完了左边的几个学校以后,再回头看看右边的: 兴华中学 这个学校位于二里半的一个山上,第十军第三次长沙会战阵亡将士公墓旁边,是民国二十八年,第十军军长李玉堂创办的,等于第十军的子弟学校,原来设在辰溪浦市,胜利后迁到这里,在教育厅备了案,成为普通的私立中学。 她还是一个初级中学,教职员同学都不多,约三百人,就整个的情形看来,可以说还是在“黄瓜刚起蒂的时候”。 十一月四日于麓山 (原载1947年11月9-13日 湖南《国民日报》)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3 22:41 , Processed in 0.0946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