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沙建设第一声 ——沿江大道修筑记 胡人章 〔本报专访〕修筑沿江大道,是本市复员建设最大的一件工程中。这件工程,自去年九月二十五日开工,截至目前止,大体上看来算是已经完成;但是实际上,因为他经费的困难,及许多临时事故的发生,要想照预定计划完成,还得有一段遥远的艰苦的奋斗。为得这件工程的进行,曾拆去了若干棚户及房屋,引起当地居民一再向中央请愿,成为了每个长沙市民非常注意的一件事,为此记者特走访有关方面,将这个工程的全部,自开始至今日,作一综合性的报导。 这伟大的工作的开始,第一步是先发给拆迁费,但是沿江居民多不愿意领取,由于政府一面催促拆屋,一面挨户送发,经过三四个月的时间,才大部发竣。所剩极少数的人家,到现在仍坚持着不肯领去。 拆迁费的标准,棚户在公地建造者,每户一律发给×万元的津贴费;私地自建者,则按房屋之材料及占地之面积计算发给。这当然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的。 关于地价补偿问题,係按照三十五年所估地价予以补偿。但因为修筑马路者一部分地价增值受益者,照规定应向政府缴纳受益费,地价补偿即以此受益费为财源。可是时至今日,这笔受益费还没有一个人肯缴纳,所以,地价补偿至今也还没有发放一文钱。 这个工程的全部经费,在去年的预算为四十五亿元。但因为一次不能筹足,加之物价工资天天上涨,要因着筹款的情形来进行工作,所以无法作成固定的预算。但截至目前止已经使用者,计有救济署工赈米九百五十吨,麦粉罐头等四百五十吨,政府方面的款项约六亿元,最近省府已拨赋谷一万石,尚未动用。 工程内容:从建筑的程序上讲来,可分为一土方,二横沟,三纵沟,四桥梁,五路面,六行人道,七道牙碌岸,八码头,九公园布置,十路灯。 全路土方除灵官渡北尚有二百余公尺,因房屋未拆除尚未完成外,余均已完竣。惟中山路以南路幅尚未拆足,将来全部房屋拆竣后,屋基下之土方尚须补作。横沟北中段已完成二十七道,中西段一道。纵沟因经费无着,尚未开工。桥梁仅一座,跨度十公尺,原有旧石桥,计划加宽,限于经费,现仍利用旧桥。路面原计划采用柏油路面,也因为经费困难,又须即早通车,故仅铺泥砂碎石。并限北中段全段铺二十公尺宽,中西段铺十公尺宽。人行道经费浩大,暂未开工。道牙已完成者仅北大马路口二百公尺。碌岸北大马路至小西门原来已有,小西门至西湖桥长四百五十公尺,已打椿三千根,只余二百余根打椿部分即可完成。砌脚已完成百分之三十,中途因为水涨停工,须俟今冬水枯,才能继续完成。码头原有四十七处,计划调整为三十九处。除公用者由政府修建外,余均由承租人建筑。全部码头,现仅招商局一个码头已经加以整理,其余均未动工。公园布置目前仅由长沙市园林管理处设置苗圃于东郊,储育苗木五万株,现因工程尚未完竣,不能移植。路灯以江岸为城市之表面,不能不力求美观,业已拟订计划交由长沙市路灯委员会输电,现该会业已成立,而湖南电汽公司亦已正式发电,故预料不久的将来,沿江一线,当可大放光明。 当工程正在这里经济危机重重的情形下挣扎着前进,像一块大的绊脚石一样,有怡和、太古两洋行,横互在路线的要冲处,坚决不肯拆让。这件问题,现在已经引起了沿江一线居民几万人奔腾的愤怒,他们在虎视这件事情的发展。 建设新长沙市,这个工程是第一声。我们希望政府在极端困难的情形下,不惜快刀斩乱麻,使此路赶快完成! (原载1947年9月17日湖南《国民日报》) (转自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版《长沙烽火岁月——老报刊中的长沙抗战》张湘涛主编|陈先枢 杨里昂 彭国梁 辑录整理)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3 22:30 , Processed in 0.09459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