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标题: 长沙万象·社会百业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19:38
标题: 长沙万象·社会百业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编委】
顾问  张云川 文选德 谭仲池 杨顺初 钟兴祥 易希文 张贤遵
主编  郑佳明
副主编  彭宗佑 彭勃 张可夫 孙永鑫 陈森琪
执行主编  刘耀杰
执行副主编  陈先枢
委员  王国平 向建州 刘绪甲 李电晖 任骏 陈光 沈亮之 杨长江 罗斯旦 罗衡宁 罗力可 周英 郭玉岐 顾庆丰 梁小进 黄丽萍 黄纲正 童怀 彭跃飞 谭建华 (按姓氏笔画为序)
责任编辑  邓映如
【本册编辑】
图片收集  陈先枢 梁小进 周英 顾庆丰 龚坚 陈光 任骏 易家敏
编辑  陈先枢
著文  陈先枢 杨长江 梁小进 罗斯旦
审订  郑佳明 刘耀杰 梁小进
电脑制作  陈览月
资料图片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长沙市委宣传部 长沙市博物馆 湖南画报社
来稿图片  罗斯旦 彭跃飞 刘泱泱 沈亮之 黎建明 沈绍尧 文师表 周斐 卢承志 潘松骏 郑晋平 黄海军 易素琼 游振鑫 刘玉龙 羊定国 黄永年 谭子健 李应宗 范广兴 张书志 周全 金国纯 王守信 王森林 成超英 陈先纽 罗霄 谭正 邹新民 邹蓬 杨中信 杨锡贵 欧阳敏 黄曾甫 常友芳 丁克思 王丽西 田腴 童敏 李显模 李修能 朱楚湘 刘亚拉 刘国平 刘铁庚 何小玲 陈金华 郑文斗 易启明 黄敖玲 曹佩明 谢金庭 程亚林 谭迪新 (按来稿图片数量为序,数量相同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19:42
标题: 长沙万象·清末的官票

【清末的官票】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湖南制钱奇缺,新任巡抚陈宝箴以推行“壹两”银元和发行官票为对策,决定成立阜南钱号官局,由善后、厘金等局在待用各款中挪银4万两作为官本,委朱昌琳任总办。此后3年间,阜南钱号官局共发行制钱票10万余串、银两票七八万两,并铸有省平一两重的银饼以供兑现。1899年阜南钱号官局停办,由朱昌琳及该局营业主办朱卓钦自行垫款,以十足价值将所发钞票全部收回,维护其信誉,为后来湖南官钱局发行钞票奠定了信用基础。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湖南官钱局成立,随即发行银两票、银元票、制钱票及铜元票。各票背面印有巡抚俞廉三的告示:“不论何人持票到局,均照票面所载,如数兑付,决不片刻留难。”至1910年(宣统二年),因省财政人不敷出,发行稍滥。次年开始贬值。从光绪二十九年至宣统三年,湖南官钱局共发行银两票202.7万余两,银元票37.5万余元,钱票650余万串。
①湖南官钱局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印制壹串文制钱票。
②湖南官钱局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印壹两银票。
③湖南官钱局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印壹两银票。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19:44
标题: 长沙万象·和丰火柴公司的市票

【和丰火柴公司的市票】在长沙近代工业中,火柴工业起步较早。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长沙地区遭受严重旱灾,巡抚陈宝箴拨工赈银1万两,委长沙士绅张祖同、刘国泰、杨巩筹办火柴厂,实行以工代赈。次年,3位士绅又筹集资金12000两,另招商股8000两成立了“善记和丰火柴股份公司”,厂址设长沙北门外开福寺和迎恩寺之间,所在地的街道,居民名之“洋火局”。公司有工人1000余人,年产火柴1万箱左右,每箱售价银12两8钱,除销本省外,还销滇、黔诸省。制盒工序全部发厂外承包,公司附近贫民赖此为生者达数千人。公司业务的扩大,使交易所用的钱数增多,因钱重不便携带,商民多愿以制钱兑换钱票。其时,阜南钱号官局已发行有官票,但数量有限,故私票很有市场。因私票不可用于完纳地了租税,只能在市面兑换流通,故称市票。长沙盐号朱云谷堂、钱号普亨社、勤益社、宁乡黄村四知堂等均以发行钱票而闻名。和丰火柴公司亦出钱票数10万串,通行城乡,且受社会信任。1913年(民国2年),汤芗铭督湘后,取缔市票。和丰公司奉命停发新票,竭力筹集资金回收原票,并将公司不动产抵押给湖南银行代为收兑。1918年湖南银行倒闭,市票再度流行。次年,张敬尧为推行裕湘银行纸币,通令禁止市票流通。1920年裕湘银行倒闭,和丰公司重新发行市票,信用甚好;1931年又发行银角票8万元,在湘潭、邵阳等县广为流通。同年4月,湖南省银行开始发行银元辅币券,并通令取缔市票。和丰公司遵令设立清理处,分期回收所发60余万元角票,并确定在资本金不足清偿时,按面额十足兑换库存火柴。
①1909年(宣统元年)和丰火柴公司发行钱票(原大112×202mm)。
②1876年(光绪二年)宁乡黄材四知堂木刻钱票(原大102×207mm)。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19:47
标题: 长沙万象·民国初年的银行

【民国初年的银行】1912年(民国元年),湖南光复伊始,1909年(清宣统元年)成立的大清银行长沙分行被停业整顿,湖南都督谭延闿将清末官办钱庄"湖南官钱局"改组为湖南银行。湖南银行原有资本银53万两,后由历年余利项上加拨27万两,共80万两。由于政费军馆开支剧增,原湖南官钱局票币不敷使用,遂赶印湖南银行银两票、银元票、铜元票。银两票面额分一两、五两2种,俗称纸银;银元票为伍圆票一种,俗称纸洋;铜元票有当十文等6种,俗称台票或票钱。各票背面所印谭延闿签署的告示称:"各局所州县如有藉辞不收,或留难折扣,准该商民控告,一经本都督查实,定立即严行处分。"湖南银行还代理财政金库,经营存款、放款和汇兑,并附设湖南储蓄银行。民初还有官商合办的湖南实业银行和宝兴矿业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也分别于1913年和1915年在长沙设立分支机构。到1916年银行达28家,金融市场初步形成。
①1912年(民国元年)湖南银行伍圆银元票。
②1912年(民国元年)湖南银行银两票。面额分拾两、伍两、壹两3种。
③1913年湖南银行壹佰枚铜元票。
④1916年湖南实业银行壹圆银元票。
⑤1916年湖南实业银行“铜元壹佰枚”票。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19:51
标题: 长沙万象·臭名昭著的裕湘银行

【臭名昭著的裕湘银行】1918年张敬尧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后,因湖南银行已倒闭,其所滥发之钞票已不可收拾,乃于百月成立裕湘银行,以便发行钞票。该行额定资本1000万元,当时张敬尧声言由北京政府拨来200万元,以米盐公股向外商押惜300万元,其余500万元招收商股,实际上未募得分文,成为名符其实的空壳银行。为造声势,张敬尧在该行开业前数日,令造币厂调运大批钢元,车载人挑,络绎于途。随后发出布告,强调裕湘银行纸币与以前各种不兑换纸币调然不同,随时兑现,毫无留难。铜元票于9月初发行,面额为一百枚、十枚、二十枚、三十枚4种,次年3月又发行面额一元的银元票。民众对裕湘银行发行的钞票颇存戒心,到手后很快用出,或去兑现。1919年5月,张敬尧下令发行银元票300万元、铜元票500万串,银元票伍回、拾圆大抄出笼。但人民怀疑其信用,发行仅一个多月就无法维持。1920年5月,驻守湘南的湘军向北推进,势如破竹,裕湘银行发生挤兑。6月张敬尧逃往岳州,裕湘银行遂告倒闭,其存在各钱庄的期票有银元43万余元、铜元1万串,被湘军收去充军铜,致使裕湘银行钞票全成废纸。
①1918年裕湘银行铜元票。
②1918年裕湘银行银元票。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19:53
标题: 长沙万象·进入正轨的湖南省银行

【进入正轨的湖南省银行】1921年以后,历经谭赵战争、北伐战争,湖南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成立银行。直到1928年鲁涤平主持湘政后,才决定成立湖南省银行,额定资本200万元,次年1月15日在长沙藩正街正式开业,赵恒任行长,经营存款及储蓄、国内汇兑、放款及票据贴现、买卖生金银及外币、信托与投资、代公司行号收解款项,并受省政府委托发行兑换券,受中央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公库、经营公债与证券等。省政府吸取过去滥发纸钞的教训,对该行发行兑换券实行严格管理。发行额度由行长提交监理委员会议决呈请省政府核定,并由省政府派员会同各公法团代表按月检查,公布检查结果;必须保持十足准备金,其中现金准备不得少于60%;发行准备金必须分别存储,不得与营业资金混合。1933年起,湖南省银行开始发行纸币,分支机构发展到14个,遍布全省各地,总资本增至302万元。湖南省银行成立初期信用较好,头9年每年获利至少10万元,1936年高达79万元,相对稳定了湖南的金出市场。
①1940年湖南省银行贰角票,上图为正面;下图为反面,印有行长胡善恒、丘国维的签名。
②1940年湖南省银行拾圆券,此券系利用“长沙银行”钞票加盖“湖南省银行”字样,在丘国维任行长时(民国28年至民国34年)发行。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19:55
标题: 长沙万象·长沙航运话沧桑

【长沙航运话沧桑】长沙木帆船运输历3000多年,东通江淮,西接巴蜀,南及粤桂,北达中原,几度“转输半天下”。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鄂湘善后轮船局设南局于长沙,开长沙至汉口客运航班,为长沙港有轮船运输之始,是湖南近代航运业发端的标志。1904年长沙开埠,英日等国外轮进人长沙,垄断航运,使民族航运业受到排挤。后由于欧战发生,外人难以顾及在华航运业,民族航运业获得复苏。1913年,中华汽船公司在长沙成立,“曾左同裔”曾麟生、左绳荪分别任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大汽轮两艘,定期直航上海。抗战时期,长沙港轮船被统制担负军差,在抢运物资中有的被敌机炸毁,有的在敌军侵犯长沙时海员自行将船凿沉,海员、船工死亡流离数以千计,航运业元气大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长沙航运业得以复苏。1946年内战爆发,轮船运输复陷困境。1949年长沙解放前夕,广大航运职工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奋起护产保船,保存了大部分运力。
①刚刚出现轮渡时,抢走了摆渡人的许多生意。图为期民国初长沙大西门外湘江一景。
②20世纪30年代湘江航运仍以帆船为主。
③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湖南轮船公司的趸船初显气派。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19:59
标题: 长沙万象·战时长沙的纺织业

【战时长沙的纺织业】长沙对抗日战争的贡献,除在1938年“文夕”大火和随后的三次会战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外,还在经济上支撑着前线和大后方对纺织品的巨大需求。当时,湖南为后方四大产棉区之一,兼有地理和物产的双重优势。因而,在很短时期内,长沙地区的小型纱厂如雨后笋,纷纷建立。据记载,整个抗战时期,“黔、桂、粤诸省,均有赖于湘产土布之接济”。其时,因湖南第一纺织厂已迁安江,故在长沙新建了中国纺织公司。该公司能自造中型纺纱机,曾开纺200纱锭。但更多的则是小型手工业工场。省建设厅曾在长沙设立产业工人登记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亦在长沙设事务所,登记有生产技能的工人在近郊组织纺纱、织布、针织等工业合作社,救济失业工人和外地难民。战时的长沙纺织业因而获得大扩展。据有关资料,长沙当时共有木织机4000架,铁织机100架,年产布达1600万码;针织厂74家,各种织机3700部,年产袜110万打;棉纺业,城乡有纺纱机10万架,年产纱8.5万担;染织工厂176家,全行业从业工人达13万余人。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主席的薛岳在1944年3月召开的全省行政会议上也说:“湖南对国家贡献居全国之冠。每年除供军棉7万担、军布300余万匹、军粮1000万石外,尚须接济邻省更大更多之需求。”
①抗日战争时期长沙织布工厂的铁制织布机。
②抗日战争时期的长沙纺织女工。
③家庭纺织作坊仍是手工纺纱和木机织布。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20:02
标题: 长沙万象·印刷业的石印和铅印时代

【印刷业的石印和铅印时代】如今的印刷业已进人电脑制版和数字印刷时代,但仅仅在数十年前,人们普遍采用的印刷方式还是石版印刷和铅活字印刷。石印是一种古老的平版印刷技术,制版的方法是先把原稿用特制的墨写在药纸上,再轧印在石版上,涂上桃胶,干后再用水擦净,形成印版。它较之木刻版印刷是很大的进步。长沙最早的石印作坊是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建立的华兴印刷局。到民国初年,石印迅速向全省扩展,仅长沙、配陵等15个县,专营石印的就有95家,另有兼营者34家。长沙铅字印刷始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当时,谭嗣同等创办的《湘报》馆为了印刷报纸的需要,购置了平台机、铸字机等先进设备,印出的报纸字迹、图像清晰美观,受到读者好评。其后,民营铅印厂相继开业,最早的有乐中堂和宏文印刷公司。1912年(民国元年),吴受珉、沈焕南、徐延祉集资数万元,创办湘鄂印刷公司,兼营铅印和石印。吴曾到日本学过印刷技本,沈、徐则精于管理,故经营顺手。到30年代已有各种即回机27台,年产总值20万元,成为当时湖南省规模虽大、设备最全的印刷厂。抗日战争胜利后,长沙成为全省印刷业集中之区。1947年,彭虞阶创建天伦印回厂,购置了一台胶印机。从此,湖南始有胶版印刷,石印逐渐被淘汰,但铅印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期。
①20世纪40年代长沙印刷厂的石印车间。
②20世纪40年代长沙印刷厂的检字车间。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20:07
标题: 长沙万象·30年代长沙的工业

【30年代长沙的工业】20世纪30年代,长沙出现了一些颇有名气和成就的工矿企业。湖南省锌厂是我国第一座近代化的炼锌厂,1934年7月26日正式建成投产,9月开炉灶锌一举成功,结束了我国1000多年来的土法炼锌历史,也打破了国内市场洋锌一统天下的局面。1928年创办的湖南民生工厂,1932年10月改名为猢南机械厂,委周凤九(周光召之父)任厂长。工厂的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生产的汽车零件畅销于安徽、江西、贵州等省,工厂曾试制75马力汽车引擎40多台,组装出“衡岳”牌载重汽车,制造汽艇20多艘,生产汽车煤气发生炉72部,成为湖南省规模最大的机械工厂。长沙的轻纺工业在30年代也有一定的发展,有的产品如羽绒制品和“菲菲”纸伞,运用日本、英国、东南亚和港澳等地,在历届博览会上获奖。30年代还是长沙湘绣业鼎盛时期,年产绣品3万件以上。30年代长沙工业的振兴有力促进了湖南经济的发展,在湖南近代经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①湖南机械厂生产的五齿中耕器。
②湖南机械厂承制黑铅炼厂蒸汽锅炉。
③湖南炼锌厂在安装碾细砂机。
④⑤湖南公路局长沙汽车修理厂。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20:09
标题: 长沙万象·轰动全国的煤气汽车

【轰动全国的煤气汽车】20世纪30年代初长沙试制煤气汽车和酒精汽车一举成功,成为轰动全国的新闻。当时外商垄断汽油价格,以致油价昂贵,省公路局汽油费用即占运输成本的50-60%。为此,长沙实业界的有志之士决心研制煤气汽车和酒精汽车。1932年2月省工业试验所成立,由技师向德领头,先后研制出5种煤气发生炉。1932年8月11日,“271”型煤气发生炉安装在汽车上进行第一次试车,获得成功,从长沙城内六堆子至湘潭下摄司车站,载22人,行程63.3公里,时速39公里。10月10日在长瞩公路上举行试车典礼,有实业部和全国14个省市代表及外同专家观看,评价甚高。后又研制成除尘器,并获得专利权,解决了木炭污染问题。1935年,湘省汽车有20-30%改装成煤气出车,到 1939年发展到 50%以上。1935年又试验成功酒精汽车。因酒精比汽油价格低,到1940年全省32%的汽车以酒精代替汽油作动力。这样,木炭车和酒精车占全省汽车总数的82%以上.每年节省汽油18-30万加仑,价值4—100万银元。
①停放在长沙六堆子车站的煤气汽车。
②湖南机械厂承造煤气车散热炉的情形。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20:10
标题: 长沙万象·药王街的照相馆

【药王街的照相馆】1844年照相术就传人了中国,但长沙之有照相馆已到了 1862年(清同治元年),即开设在里仁巷的“长青阁”照相馆。这时的照相馆设备都很简陋,真正称得上照相馆的是1891年(光绪十七年)长沙西乡人程瑞卿在药王街开设的“镜蓉”照相馆。到20世纪30年代,“镜蓉”已成为长沙城一家颇有名气的照相馆。其背景台布置得古香古色,台柱上的对联“佳兆镜明蓉照澈红情空色相,春芳廉映草摄来绿影有丰姿”,不仅把照相的情趣和功能描绘得人本三分,而且把“镜蓉”二字嵌人了联内。此时,长沙目相业发展很快,全市有20多家照相馆,仅药王街就有近10家。著名的有“镜蓉”、“蓉光”、“四明”、“裕兴”、“金粟影”、“镜中天”等。照相馆一多,竞争自然激烈,各店频频推出种种优惠新招。感光照相馆曾以赠送8寸彩色放大像为号召,一时轰动全市,顾客有如潮涌,每天收人1000多银元,打破了行业纪录。
①长沙药王街镜蓉照相馆,摄影厅背景台的对联上嵌入了“镜蓉”招牌。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20:13
标题: 长沙万象·振兴国货 赤子情深

【振兴国货 赤子情深】民国前期,长沙多次发生抵制外货、振兴国货的浪潮,在长沙经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28年,抵制日货高潮迭起,经湖南模范劝业工场场长刘廷芳建议,决定在长沙建立国货陈列馆。1932年10月1日,国货陈列馆主楼在中山马路落成,大楼高8层,16根圆柱耸立于前,雄伟高大,十分壮观,成为旧时长沙标志性建筑和长沙商业文化的象征。1934年1月28日举行盛大开馆典礼,何健的女儿何玫剪彩,各方代表莅场祝贺,蔚为一时之盛。其时馆内一二楼为商场,有营业间70余号。三至五楼为产品陈列室。一楼临门的5个号子十分注目,分别由商务印书馆、江西瓷器店、三友实业社、湖南南药局和丁制鸭绒厂租赁,店员一律着灰色长衣,衣冠楚楚,颇具风度。国货陈列馆展出国货2万多种,而且规定:“有贩卖非国货情事,经本馆查实,即停其营业,没收其保证金。”从业人员彬彬有礼,顾客如用,营业兴盛,声名远扬。刘廷芳1949年赴美,加入美国国藉。1994年94岁高龄的刘廷芳重游“国货陈列馆”(今中山路百货大楼,抚摸前厅大柱,感慨万千。
①湖南国货陈列馆全景。
②③国货陈列馆附设商场。
④国货陈列馆陈列室,
⑤国货陈列馆馆长刘廷芳。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20:17
标题: 长沙万象·长沙老广告

【长沙老广告】长沙地区的广告,起源于古老的商品展示、吆喝叫卖、招牌、幌子、招贴等,逐步发展到包装装演、乐队游行和墙壁广告。清末,现代报刊创刊。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湘报》开始刊登广告。1915年,长沙《大公报》每日10版有5个版面刊登广告。这些广告,画面粗扩,言词朴实,令人有一种亲切可信之感。长沙最早的广告经营单位,是1907年外商英美烟草公司湖南分公司成立的广告部。20年代,长沙印刷业开始石印包装广告。抗战初期,长沙广告经营一度“繁荣”,经营广告印刷的湘鄂印刷公司开始承印套色包装。30年代,银官、远东、百合、国泰等几家电影院,除承办幻灯广告外,还兼营绘制路牌、墙壁广告。1934年,周合林等组成“长沙乌金广告公司”,这是长沙市第一家专业广告单位。相继又有“纵横广告行”、“西风广告社”、长城广告社”、“飞马美术社”、“朝花美术社”等广告企业出现,经营性质与油漆业相近,因此附属于油漆同业工会。1947年,长沙“丽华霓虹灯厂”成立,长沙始有霓虹灯广告的制作。
①20世纪20年代末长沙司门口警察局门前的广告墙。墙上除 商业广告外,还有各类政治广告。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917年长沙《大公报》的部分广告。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20:22
标题: 长沙万象·长沙老商号与老商标

【长沙老商号与老商标】长沙商号与商标历史悠久。红牌楼、坡子街一带,在清前期就是著名的商业区,先后诞生了“劳九芝堂”、“李文玉”等许多名老宇号。1650年(清顺治七年),江苏人劳徽在长沙创立“劳九芝堂”药号,堂址设坡子街,既制药,又卖药。“劳九芝堂”既是商号又是商标,取劳徽所绘《天香书屋图》中“植双桂,桂生芝九”之意。“劳九芝堂”制药,无论胶、丹、丸、散、饮、片,规程严格,一丝不苟,从不马虎,因此名声远扬。“李文玉”是清光绪年间江西人李文玉在红牌楼开设的金银首饰号。由于善于经营,逐渐成为长沙金号首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文玉”曾联合另两家金号,捐献1万元慰劳前线战士。长沙工商户使用商标,可上溯至元代。1985年在沅陵元代墓葬出土文物中,发现两张潭州城(今长沙)危家油漆作坊包装纸,黄色毛边纸上印有朱印、花篮图案和简要商标宣传文字。明、清与民国时期,商品包装上也常有“牌”或“记”,即用金粉、银粉、朱印、模印或火烙、雕刻的文字、图案标识。长沙商标注册始于1923年。坡子街老郑大有参茸号,改制参桂鹿茸丸,为杜绝他人假冒,用“脔”字商标向农商部申请注册,由此生意兴旺。1929年,阜民等25家针棉纺织厂家注册商标计有“鹿鹤”、“三星”、“双马”、“美女”等27个,其他还有和丰火柴“金钱”、民生机械厂的“齿轮”等商标。30年代后,工商户使用商标更为普遍,这里刊载的6件作品是当年注册商标的原件,今藏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①20世纪20年代长沙红牌楼(今司门口至苏家巷口)繁华市井。照片上“李文玉”金号、“中西”皮鞋庄、“福昌”广货号等商号招牌清晰可见。
②位于长沙市大东茅巷76号的长沙同春公秀油制造厂1937年8月28日申请注册的“地球”牌香油商标。
③位于长沙市下太平街的罗大兴裕药局1936年5月29日申请注册的“鸾旗”牌商标。
④位于长沙市祝威岗19号的第一烟草合作社1941年1月18日申请注册的“独立”牌卷烟商标。
⑤位于长沙市灵官渡21号的华丽烟草股份有限公司1944年3月3日申请注册的“雄龙”牌卷烟商标。
⑥位于长沙市黄兴路81号的湖南制烟厂1944年6月16日申请注册的“幸福”牌卷烟商标。
⑦长沙福裕化学工业社1946年3月19日申请注册的“尖塔”牌擦面牙粉商标。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20:25
标题: 长沙万象·南湘雅 北协和

【南湘雅 北协和】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美国雅礼协会医师胡美(Edward Humel)在长沙创办医院,始称雅礼医院。1915年,成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附设医院,随即改名湘雅医院。1921年,中华博医学程度标准委员会对全国医学院校进行审查,有7所质量合格,其中长沙湘雅、北京协和排在前列,从此“南湘雅。北协和”的美名蜚声海内外。解放后院名多有改变,至1992年1月,恢复湘雅医院名称。从各类专科创设情况来看,湘雅医院创立之初就设有内科,张孝骞、应元岳、吴绍青、杨克念等发表过有关内科医学的论著。1919年,湘雅医院开展新法接生,1925年设立妇产科。20年代,湘雅医院就有关于五官科的论文发表,1947年设立耳鼻喉科和牙科门诊,能进行多项手术;30年代,萧元定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曾在《博医汇报》予以介绍。30年代末,湘雅医学院设有儿科学专业。40年代末,湘雅医院已开展乳腺癌根治术、结肠癌切除术。胆囊摘除术、脾切除术。关节成型术、前列腺摘除术等外科手术。1951年,湘雅医院组建成全省第一个小儿科。当时,湘雅医院享誉全国,“北有协和,南有湘雅”,在医疗卫生界和医学界传为佳话。
①20世纪30年代湘雅医院门沴处。
②湘雅医院病室一瞥。
③湘雅医院内科人工气胸设备。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20:31
标题: 长沙万象·旧时长沙的医疗事业

【旧时长沙的医疗事业】长沙中医源远流长,坐堂医生一词就出自东汉末长沙太守张仲景的“坐堂行医”。至清代,在长沙设馆行医或从事著述的名医不乏其人。但是,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排斥中医教育,随后国民政府又拟废止中医,长沙中医界奋起抗争,中医根基得以保存,此间,先后创办了50所中医院(社),2所国医学校。至1947年,长沙市中医师公会共有会员323人。清末,西医传人长沙。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长沙知府吕恩湛刊布《劝种痘告示》,第二年设种痘公局,这是长沙预防天花工作的开端。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选派长沙学生刘谦等3人赴日学医。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挪威信义会在长沙首创信义医院。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美国雅礼协会在长沙创办雅礼医院,后称湘雅医院。1902年,留美医师颜福庆及外国传教土在长沙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湖南分会医院,1924年10月更名为仁术医院,1949年更名省立长沙医院,这就是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前身。1920年,湖南省医药学会、省警备处创办湖南公医院,这就是长沙市第一医院的前身。1936年,长沙天主教会意大利主教石道奇筹办天主堂医院,这就是长沙市第二医院的前身。至1949年,长沙境内有外国教会医院4所,公立医院4所,私立医院和诊所19所,医务人员1163人,住院病床812张。
①1934年的仁术医院(今省人民医院)。
②1934年的湖南公医院(今市立一医院)。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5-10 20:33
标题: 长沙万象·彪炳史册的湖南地质调查所

【彪炳史册的湖南地质调查所】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的著名地质学家刘基磐,1926年辞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博物系主任一职,回到长沙创建湖南地质调查所,志在振兴湖南的地质矿产事业。在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与同事们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其后以辉煌成就获南京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巨额资助;又为铁道部调查粤汉铁路长沙至坪石段沿线地质及矿产,获得丰厚报酬。刘基磐将这笔巨款全部用于购置图书、仪器、设备,开辟书,被誉为湖南地质事业的先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将图书、仪器、设备全部运往重庆保存,自己则前往江华开发用矿,支援抗日战争,表现了爱国科学家高尚的民族气节。
①②30年代湖南地质调查所陈列室一角。
③30年代湖南地质所化验室一角。
④湖南地质调查所所长刘基磐。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欢迎光临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http://changsha0731.cn/site/) Powered by Discuz! X3.2